29军军长宋哲元,执意要处决5000俘虏,他:我宁可背上一世骂名

发布时间:2025-09-05 10:57  浏览量:1

北洋时期,我国总体上处于一种四分五裂的无政府状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乱局之中,不是只有毛主席才清楚“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

所谓的民国军阀,其实并非所有人都出身于“军”,兵和匪在很多时候也是难以分辨的。

当时关中地区的匪患就非常严重,其中最大的两股力量就是麻老九和党拐子。麻老九原名麻振武,党拐子则原名党玉琨,后来都加入了郭坚的所谓“靖国军”。

1921年郭坚被杀后,“靖国军”就此分裂,麻老九和党拐子也从靖国军的支队长,成为了一方力量。

(郭坚)

而这两个人的落幕都和一个人分不开关系,此人便是宋哲元……

所谓的靖国军,其实不应该说是军队,而是由一群刀客所组成的“军队”,刀客是关中地区的一个特殊群体。

关中人好斗,这一点从秦代一直延续至今,晚清时期关中地区不是很太平,西北地区频频爆发回乱,关中难免受到波及。

在这种情况下,刀客这一特殊的群体也渐渐兴起,这些人主要活动于东府一带,随身携带三尺长的关山刀,后来变成了随身带枪。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人其实就是法外狂徒,有点和西部牛仔类似。之所以是“客”,是因为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也没有固定的职业。

这些人或是替人寻仇,或是从事押运物品,保护他人的工作,但是如果没钱了,他们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而是会动手劫财。

林则徐在1864年结束流放后,被任命为陕西巡抚,他刚刚到任时就把刀客视为需要解决的“首务”。

在林则徐眼中,刀客和大烟,乃同害!

然后同治回乱后,刀客再度大行其道,林则徐的努力终究付诸东流,刀客越来越多,事实上和东北的“胡子”,山东的“马匪”,也没啥太大的区别。

到光绪、宣统年间,陕西刀客已经开始名正言顺的“洗白”,由此加入军队,摇身一变成为“统治阶级”。

民国初年,陕西民众不堪盘剥,加入刀客者众,官方对此十分厌恶,却又无可奈何。

辛亥革命爆发后,关中刀客中地位最高的郭坚将刀客组织了起来,组建了所谓“靖国军”,打出旗号“驱逐鞑虏”。

或许郭坚这个人多少有些理想,但是其本人却被冯玉祥称之为“刚愎自用,任性好杀”,后郭坚被冯玉祥设计所杀。

郭坚死后,“靖国军”也就崩溃了,后来关中刀客中走出的最有名号的人物,是“二虎守长安”中的杨虎城。

李虎臣和杨虎城两人本为刀客,但是后来却成为了冯玉祥的部下,这一切的契机就是1926年的西安围城事件。

1926年2月到11月,曾经控制陕西长达八年的河南镇嵩军司令刘镇华,在吴佩孚和阎锡山的支持下,率军十万围攻西安。

杨虎城和李虎臣以不足一万的兵力,固守城墙长达九个月之久,西安城内冻死、饿死、病死,战死军民达5万人。

(刘镇华)

后冯玉祥派孙良诚率军支援,西安这次其解围,刘镇华无奈投靠了冯玉祥,杨虎城很快也被冯玉祥所收编。

冯玉祥也借助这一机会,将手伸入陕西,而陕西的原有势力,则是分裂后的靖国军各派。冯玉祥五原誓师后,立刻取道陕甘开始北伐,此后陕西境内的靖国军陆续被灭。

其中打得最艰难的,就是麻老九和党拐子。

宋哲元杀俘

靖国军崩盘之后,麻老九归附刘镇华守潼关,1925年麻老九一度歼灭了冯玉祥国民军的两个军,西安解围后,刘镇华投冯。

而麻老九则再度自立,据守同州老巢,最终被方振武部围困,两个月后方振武率部北伐,围困同州的任务被韩复榘接手。

麻老九此人,简单说,不是个好人,坏事做尽,最喜欢绑人,绑人之后还要杀了,即便是在江湖上,也是个不守规矩的。

他平日劫掠村庄,哪个村子敢于抵抗,他必定让其一个不留!

麻老九的老巢同州地势险要,有城墙,周围有河流,他还常年勾结阎锡山,各种武器装备都不缺。

可能很多人好奇,阎锡山在山西的军工厂都是怎么盈利的,就是卖枪,卖子弹给麻老九和党拐子这种人,这帮人搜刮的民脂民膏,最后都要进了阎老西的腰包。

言归正传,韩复榘攻同州两月不下,刘汝明接手,刘汝明攻两月还是打不下来,第十三军张维玺带着两个军四万人的精锐再度接手。

打了一个月差点没打下来,冯玉祥说再打不下来就处决张维玺和刘汝明。张维玺急了,要求挖坑道从地基炸城墙。

结果他还真炸塌了城墙,麻老九化装难民逃走,被当地民众认出,刘汝明部直接开枪,麻老九当场被击杀。

麻老九部5000多人被全歼,3000被俘。陕西省主席宋哲元来电,要求全部处决!

原因很简单,陕西刀客之乱到此竟已六十余年,必须杀鸡儆猴,处决全部俘虏,才能以儆效尤!

但是张维玺为人宽厚,不忍杀俘,于是将麻老九的手下全部放走,还自掏腰包给了三千大洋的路费。

宋哲元闻言大怒,可战事吃紧,他不能把张维玺怎么样,只能自己想办法,重新找个机会“以儆效尤”。

这个机会,就是党拐子。

宋哲元本就是冯玉祥任命的陕西剿匪总司令,干这些事情是他的本职工作,西北军开始北伐后,宋哲元也是少数留在陕西的将领。

凤翔城党拐子,向来听调不听宣,自持凤翔城坚,谁的话也不听,1917年以来,党拐子控制凤翔已经整整12年。

(党玉琨)

且在自己控制的地方,他也是无恶不作,百姓们对此苦不堪言,生怕一个不留神,就被杀了。

因为这样,他越发猖狂,甚至还学起了孙殿英。

或者说,孙殿英其实学的是党拐子,是先有党拐子盗唐墓,才有孙殿英挖慈禧墓。

党拐子在西安围城战期间,其实是站杨虎城一边的,但是他谁的话也不听,所以冯玉祥下令宋哲元消灭党拐子。

党拐子苦心经营凤翔城,城内的食物足够他的军队和城中百姓吃三年,他压根不怕围城。

但是同州一战后,西北军攻城能力大涨,遇到城墙就挖坑埋炸弹,凤翔也就这样城破,党拐子在战斗中被击杀。

因为这次凤翔之战纯粹是宋哲元自己打出来的,所以他也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党拐子所部5000人,除少数战死,其余人全部被处决。

处决期间,一名老者哭求宋哲元放过自己的儿子,其子是放羊的,被党拐子抓了壮丁没几天,根本没有做什么。

宋哲元发了善心,放了此人,除此之外,其余战俘全部被杀。

凤翔之战后,陕西境内再无成股的刀客,连盗贼都少了不少.……

《1926,西安围城始末》 杜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