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补钾不用买贵的,这款“平民菌”就够了 | 营养分享
发布时间:2025-09-05 13:09 浏览量:2
最近好多朋友问:“秋季想给爸妈补点钾,有没有不用炖补、家常就能做的食材?”我第一反应就是口 蘑——这个在菜市场卖10块钱一斤的‘白蘑菇’,藏着连我妈都没想到的营养惊喜。
先和大家说个数据:每100克口蘑含3106毫克钾——而我们常吃的冬瓜,每100克才78毫克,差不多是39倍!
钾是什么?对中老年人来说,它是“肌肉的能量币”——维持肌肉收缩、心跳规 律。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津液耗损,钾会跟着汗液、尿液悄悄流失。
中老年人本来对钾的吸收能力就弱,缺了钾容易腿软、心慌、没力气。
再说说氨基酸:口蘑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 8种是人体必需的(比如赖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能帮身体合成肌肉蛋白,色氨酸能促进睡眠——刚好对应秋季老人“腿软+失眠”的常见问题。
其实古代医书里也有类似的说法,《本草纲目》里提到“蘑菇味甘性凉,主益肠胃,化痰理气”,虽然那时候没有“钾’‘“氨基酸”的说法,但“益肠胃”刚好戳中中老年人“肠胃弱、吸收差”的痛点——口蘑的膳食纤维软滑,不会刺激肠胃,反而能帮着消化。
去年秋天我妈总说“上楼梯腿像踩棉花”,去医院检查没什么大问题,医生说“可能是缺钾, 调整饮食试试”。
我就把她的菜单里加了口蘑——每周做2-3次,比如周一做蒜香口蘑鸡,周三做口蘑瘦肉汤,周末做口蘑炒虾仁。
大概3周后,她早上去买菜,回来和我说:“今天提了两斤苹果,居然没觉得胳膊酸”;又过了一个月,她自己主动问:“这周怎么没做口蘑?我想喝那个汤了”。
当然啦,这是我家的情况,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这个菜是我家每周都会有的“保留曲目”,做法简单到连我爸都能做:
1. 鸡腿肉2个,切成小块,用1勺料酒、半小勺盐腌15分钟;
2. 口蘑5个,切片(不用切太薄,炒的时候会出 汁);
3. 大蒜5瓣,切成末(蒜要多一点,香!);
4. 起锅倒一点橄榄油,先炒香蒜末, 再下鸡腿肉,炒到表面变色;
5. 加入口蘑,炒到口蘑软塌出汁,加1勺生抽、小半碗水,焖 5分钟;
6. 最后开大火收汁,撒点葱花——完成!
鸡腿肉嫩,口蘑吸了肉香,我妈说“连汤都想泡饭”~
我妈秋天容易口干,这个汤她每周要喝2次:
1. 瘦肉100克,切成细丝(或者剁碎,更 嫩);
2. 口蘑4个,切片;
3. 锅里加2碗水,烧开后放瘦肉丝(先煮1分钟,撇去浮 沫);
4. 加入口蘑,转小火煮15分钟;
5. 最后加盐调味,撒点葱花——完成!
汤清鲜,没有油腻感,口蘑的香味全煮到汤里,我妈说“喝了之后喉咙都舒服”~
我家孩子不爱吃蔬菜,但这个菜他能吃半盘:
1. 虾仁150克,去虾线,用盐、料酒腌10分 钟;
2. 口蘑5个,切片;
3. 起锅倒橄榄油,先炒虾仁(炒到变红就盛出来);
4. 再用锅里的余油炒口蘑,炒到软塌;
5. 把虾仁倒回去,加少许白胡椒、盐,翻匀就出锅——
虾仁鲜, 口蘑嫩,连我家挑嘴的孩子都说“还要再来一碗”~
这个菜是我加班回家常做的,简单到不用提前准备:
1. 瘦猪肉100克,切成薄片,用淀粉抓 一下(炒的时候更嫩);
2. 口蘑5个,切片;
3. 起锅热油,炒肉片到变色,盛出来;
4. 用余油炒口蘑,炒到软,加肉片翻匀;
5. 加1勺生抽、少许盐,翻几下就出锅——
肉片嫩,口蘑 吸了肉香,配米饭刚好~
最近降温,我妈要喝热汤,这个汤是我的“暖身款”:
1. 牛肉200克,切成小块,焯水(去掉 血沫,汤更清);
2. 口蘑5个,切片;
3. 胡萝卜1根,切成块;
4. 把牛肉、口蘑、胡萝卜 放进锅里,加3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
5. 最后加盐调味——
牛肉炖得软烂,口蘑 吸了牛肉的香,胡萝卜甜丝丝的,我妈说“喝完整个人都暖了”~
如果家里老人怕油腻,这个素炒绝对适合:
1. 西兰花1小朵,切成小朵,用盐水泡10分钟 (去农药);
2. 口蘑5个,切片;
3. 大蒜2瓣,切末;
4. 起锅热油,炒香大蒜,加西兰花 炒1分钟;
5. 加口蘑,炒到软塌;
6. 加少许蚝油、盐,翻匀就出锅——
西兰花脆,口蘑软, 清清爽爽的,我妈说“吃了之后肚子不胀”~
1.买口蘑要选“结实的”:菌盖紧实、没有黑斑、菌柄粗壮的,这样的口蘑新鲜,钾含量更高;
2. 泡口蘑要用盐水:先把口蘑放在盐水里泡10分钟,能去掉泥沙和杂质;
3. 不要煮太久:口蘑的氨基酸容易被高温破坏,炒或者煮的时候不要超过10分钟——比如汤煮15 分钟刚好,炒的话5分钟就够。
其实好的营养真的不用买贵的,像口蘑这样的“平民菌”, 换着做法吃,就能帮家人补到秋季需要的钾和氨基酸~如果你也试过口蘑的做法,欢迎 在评论区和我分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