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持续加码机器人赛道,投资版图再“扩容”
发布时间:2025-09-05 14:57 浏览量:1
小米在机器人产业链的布局覆盖了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系统集成及场景应用的全链条,主要通过旗下产业基金(如小米智造基金、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及关联投资机构(如顺为资本)进行战略投资。以下是其重点投资的企业及产业链环节分布:
01. 核心零部件,推动国产替代
■国华智能
2025年8月,小米智造基金入股国华智能,成为其第四大股东。过去四年,国华智能先后获得青岛里程碑创投、前海母基金、山东省财金、金杨股份、小米产投等资本投资。
据介绍,关节模组是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价值构成之一,占BOM成本的60%左右,既决定整机的运动性能,也直接影响可靠性和寿命。
而近年来,国内的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谐波减速器和高集成关节模组,但能同时掌握减速器、电机与驱动器自研能力的企业并不多。国华智能布局主要聚焦两个方向技术。一是聚焦谐波减速器与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传动部件;二是将这些部件与电机、驱动、传感等环节深度集成,形成一体化关节模组。凭借全链条能力,国华已率先实现高性能关节模组的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智造基金还通过战略配售布局相关产业链,在金杨股份 IPO 时对其进行战略配售,占股 2.51%。因金杨股份参股国华智能,能借此间接整合供应链资源。
■坤维科技
2025年5月,小米智造基金参投坤维科技B轮融资。
坤维科技主营六维力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是机器人实现精准力控的核心部件。本轮融资后,在现有六维力传感器1.5万台/年标定能力的基础上,坤维科技将继续新建3万台/年的标定能力。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单机需搭载4个以上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潜力巨大。这种传感器能够实时测量和反馈三维空间中的六个独立力和力矩分量,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精密装配、航空航天、医疗设备以及科研实验等领域。
坤维科技目前有六维力传感器、关节扭矩传感器、单轴力传感器、高精度数据采集模块、运动力台等产品矩阵,可基本覆盖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小负载六轴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纬钛机器人
2025年8月,纬钛机器人关联公司上海纬钛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是小米集团旗下的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具体的融资金额暂未披露。这是小米继2025年4月领投其近亿元天使轮后,再次战略布局。
本轮融资资金将被用于推进基于视觉的触觉传感技术、手眼协同算法研发及商业化落地。目前纬钛机器人已与多家科研机构及头部制造业客户达成合作,在精密装配、柔性抓取等场景完成了初步商业化验证。
纬钛机器人2024年成立,核心团队来自麻省理工、清华等高校。创始人李瑞博士深耕机器人领域20年,曾研发全球首款超高分辨率GelSight指尖传感器,现推出的工业级“GelFinger”触觉传感器,分辨率与多维力探测能力超人类手指,可适配常规两指夹爪、自研夹爪及五指灵巧手。
02. 整机制造与系统集成,加速场景落地
■宇树科技
顺为资本与小米生态链深度协同。顺为资本曾于 2021 年领投宇树科技 A 轮融资,并在后续的 B 轮融资中给予持续支持。
目前,宇树已推出覆盖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机器人组件的多元化产品线,产品出货量位居国内乃至世界前列。订单方面,今年7月,宇树科技和智元中标了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规模为1.24亿元。
■千寻智能
顺为资本先后参与了千寻智能的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融资。
千寻智能专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及下一代大模型研发,定位为“中国版Figure AI”。产品方面,今年6月,千寻智能已发布搭载自研VLA模型的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国内首款高性能全身力控人形机器人)。
Moz1全身配置26个自由度,搭载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配备国内顶尖的高精高速WBC算法,负载自重比达1:1。此外,该机器人可实现全身零延时遥操作,配合自研的多维度数采设备,能高效完成数据采集,支撑模型小时级迭代。
在具身模型层面,千寻智能自研的VLA模型Spirit v1持续迭代升级,能够精准完成桌面整理、扔垃圾、座椅归位等办公室任务,不断提升模型在多场景中的落地能力。
■斯坦德机器人
2023年,小米智造基金以1.5亿元入股斯坦德机器人,后者是工业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斯坦德机器人可量身定制的一站式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核心机器人技术平台、多功能工业智能机器人产品系列以及all-in-one智能协同系统RoboVerse。迄今为止,斯坦德已为超过400家客户服务,关键客户留存率超60%,涵盖小米汽车、富士康、OPPO等知名企业。
■隆深机器人
顺为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先后参与了隆深机器人的融资,其中,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持股11.88%,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隆深机器人一家专业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非标自动化设备及整线设计制造、 机器人本体、控制器研发及智能制造服务的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及整体自动化解决方案。
■小雨智造
2023年,小米通过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小雨智造,后者由小米初创成员乔忠良创立,作为小米的初创成员之一,乔忠良曾担任MIUI研发负责人。
小雨智造专注于开发适用于工业领域的大模型机器人技术,旨在为机器人打造能够适应各种任务的“通用大脑”。公司通过“大模型+制造”的创新模式,加速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
■首形科技
2025年8月,顺为资本领投了首形科技新一轮融资,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情绪基座模型迭代和多场景产品落地。
首形科技成立于2024年,公司专注于打造全球首个跨越动态“恐怖谷效应”的超高仿生情感交互机器人,通过软硬件全栈自研,将多模态情绪基座系统与高精度表情控制算法深度融合,并引入自监督学习机制。首形科技自研的CharacterMind是一款面向未来交互的情绪基座系统,旨在为机器人、数字人以及各种具象化AI角色注入真实的情绪感知与表达能力。
目前,首形科技已形成Elf系列、Lan系列及高性能无刷微型电机三大产品线。Elf系列为超逼真类人机器人,具备30个自由度,可实现环境感知、智能对话与自主学习;Lan系列:具有10个自由度与仿生皮肤,能够实现流畅动作;高性能无刷微型电机,专门为机器人面部精细动作设计。
■法奥机器人
顺为资本曾于 2021 年初领投法奥机器人 A 轮融资,并在后续的 A+ 轮及 B 轮融资中给予持续支持。
法奥机器人成立于2019年,在全球率先实现供应链创新,是一家全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的协作机器人公司。目前,法奥机器人通过阶梯式产品系列及结合最新技术如AI、视觉、传感为各行各业提供极智便利的深度智能系统,并实现了从工业贯穿到商业的普及应用。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2023年11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由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小米机器人)、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优必选)、北京京城机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京城机电)、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亦庄机器人)共同持股。其中,小米机器人、优必选和京城机电持股均占比28.57%,亦庄机器人持股 14.29%。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是国内首家具身智能软硬件全栈科技公司,2024年10月正式挂牌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围绕通用机器人平台“天工”和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两大核心任务开展攻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结束的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具身天工Ultra”与“天轶2.0”共收获2金6银2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