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大学,到天安门阅兵场!她们,国家认定“优秀”!

发布时间:2025-09-05 17:55  浏览量:1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作为今年阅兵场上唯一一个全女兵方队,同时也是第一次出现在以抗战胜利为主题的纪念大会上的民兵方队,这支队伍备受外界关注。

队伍中有2名长江大学学生,她们分别是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柯思琪、计算机科学学院应届毕业生石春梅。她们以昂扬的面貌和铿锵的步伐,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展现了长大人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今年初,2人接到学校武装部通知接受训练,接到命令后就进入训练场,经过层层选拔和严格训练后,成功入选阅兵民兵方队。

民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此次参阅的民兵从全国15个省份抽组。

石春梅是学校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共党员,2020年参军入伍,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6609部队。

军营是磨砺意志的熔炉,更是成长蜕变的舞台。在部队服役期间,石春梅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高强度体能训练中从不叫苦,内务整理时一丝不苟,战备演练里冲锋在前。高度的纪律性与超强的执行力,让她在众多战友中脱颖而出,凭借优异表现荣获“四有优秀士兵”荣誉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军旅生涯的肯定,更塑造了她坚韧不拔的意志与雷厉风行的作风。2021年,带着军营赋予的宝贵财富,石春梅退伍重返长江大学,为契合未来职业规划与个人兴趣,她转入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继续深造。

退伍复学后,石春梅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刻苦学习,积极参与学校武装部组织的各项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同学关注国防、热爱国防。

石春梅:“作为民兵方队的一员,数月的艰苦训练将汗水与骄傲深深烙印在心。我们经历的不仅是体能的淬炼,更是意志的升华。当以最昂扬的姿态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时,所有的付出都化为澎湃的热血与无比的自豪。这一刻,我们代表着新时代中国民兵的力量与风采,这份荣光,终生铭记!”

柯思琪是学校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专业本科生,2020年参军入伍,曾服役于中部战区陆军某部。

在部队期间,她刻苦训练、表现突出,曾获优秀新兵、“四有优秀士兵”等嘉奖。2022年9月退伍复学,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运用自身所得与所学,积极投身于学校与社会各类活动

怀着对军旅生活的热爱与对国家荣誉的坚守,今年初,她毅然报名参加阅兵民兵方阵选拔,历经数月高强度训练与多次严格筛选,最终成功入选,代表湖北、代表长大学子走上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能参加阅兵,是我一生的荣耀!”柯思琪在和学校老师交流时说,参加阅兵训练的艰苦程度超乎想象,参加阅兵不仅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当战机呼啸而过,群众欢呼鼓掌,我更加懂得这份荣誉不只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每一个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中国人。”柯思琪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与青年担当。

荣耀时刻,她们的父母满是骄傲与感动。阅兵直播时,全家人都围着一起看,为孩子感到骄傲,为国家感到自豪。

9月3日上午,长江大学师生以各种形式收看大会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致敬伟大胜利。

阅兵仪式结束后,长大校园沸腾了。师生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转发阅兵新闻,为学校学生能参加如此盛大的活动而感到光荣,也更加坚定了师生铭记历史、发奋图强,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报效国家的信心和决心。

从军营到校园,从训练场到阅兵场,长大学子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挺拔的姿态,向所有人展示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与力量。

素材来源:长江大学官网/官微,长江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长江大学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