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的员外郎:二十四

发布时间:2025-05-22 10:43  浏览量:2

第116章 隐秘心思

宋倩如手里紧紧握着银票,如同攥着自己的命一般,她警惕地向四周看了一眼,然后迅速将银票塞进里衣内侧的口袋里,她心里很清楚,如果让婆母知道她手里有银钱,那这钱肯定就留不住了。

宋清淮离开后,宋倩如立刻回屋换上破旧的衣裳,因为等会还要去干活。

“走了吗?说了什么?”向氏端坐在圆木椅上,双手拢在袖子里,那模样,像极了一只慵懒的猫,说不出的惬意。

其实,向氏也怕宋倩如会不管不顾地把事情说出去,马家在青花巷内属于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放眼整个县城根本不够看。

马老爷有秀才之名,如今在私塾里教书育人,大爷同样也是秀才之名,托关系在县衙找了个吏役差事,虽然地位低下,但说出去也很好听。毕竟是在县衙办事,在不知内情人的眼里,属于顶顶好的差事。

而二爷马连云如今已是举人,正准备参加来年的会试,马家称得上书香门第。

向氏自儿子考中举人后,就开始各种看不上二儿媳的出身,儿子想要更上一步,儿媳的出身就差了那么一点。

无奈家里的银钱不够充裕,还需要宋家的银钱补贴,所以她一直打压宋倩如,又怕她选择鱼死网破,从而把孙子拘在身边。

“回老夫人的话,舅老爷说不管二夫人做何决定,他都支持,二夫人会不会……”离开马家?后面几个字,丫鬟实在难以启齿。

丫鬟也想不明白,老夫人为何要如此对待二夫人,不过她只是个下人,自身都难保,二夫人再怎么样也是主子,等二老爷考中进士,再谋个一官半职,那二夫人可就是风光无限的官夫人了。

向氏闻言心里猛地一跳,她坐直身子急切地问道:“宋氏是什么反应?”

“二夫人没什么反应,只说知道了。”丫鬟如实禀告。

闻言,向氏重新靠在椅子上,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酸甜苦辣咸,不知是何滋味。

江氏站在门口听了一会,生怕婆母不管不顾,导致宋氏那女人起反抗之心,那她的小金库岂不是没了进账,再说走了一个好欺负的宋氏,再娶一个厉害的回来,可就得不偿失。

于是出声提点:“母亲,听说那人还要在县城待上一段时日,最近就让二弟妹好好歇一歇,她可不能走。”

说完朝向氏眨了眨眼,宋家每年给的年礼可不少,还有其它节礼,足以说明宋氏娘家财力雄厚,还舍得为她花银子。

若非宋氏心软,马家这些年可过不上如今的好日子。

向氏听出江氏的言外之意,对着丫鬟吩咐道:“老大家的说的在理,让二夫人回屋歇着吧,这几天不用她洗衣裳了。”

宋倩如正在厨房洗菜,就见婆母身边丫鬟过来,起先她还不以为意,以为对方是婆母派来监视她的。

直到,对方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二夫人,老夫人让你回屋歇着去,这几日也不用洗衣裳了。”

“哦,好。”宋倩如根本没听清丫鬟说了什么,下意识的应道。

等她反应过来丫鬟说了什么后,惊得从小凳子上站了起来:“什么?不用洗衣裳了?”

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在她脑海中炸响,厨房里其他人,被她突如其来的惊呼声吓了一大跳,平日里只顾低头做事的二夫人,今天这是怎么了?

还有老夫人?平常恨不得二夫人一刻不得闲。

宋倩如恍恍惚惚地回到屋里,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想着婆母的用意,想着想着已是满脸泪水,若非弟弟出现,她怕是还在洗菜,如此,她更加不能回娘家,弟弟好不容易娶妻,若有个和离归家的大姐,名声总归不太好。

想罢拿出泛黄的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摸了摸身上的银钱,她是不是该立起来了?

思及此,眸光又暗淡了几分,夫君只听婆母的,凡事只会让自己忍让,可她这些年的忍让,只换来了婆母的变本加厉。

还有妯娌的嘲笑,而娘家送来的东西全都进了她们的口袋,想想就觉得气闷,等小弟下回再来,与他说一说这事。

从马家离开的宋清淮,心里犹如针扎般不是滋味,他是多么希望姐姐能过得好,只可惜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成为姐姐坚实的后盾。

张成紧跟在主子身后,见他面色阴沉地从马家出来,便小心翼翼地跟着,不敢出声打扰。

回头望了眼马家大院,那红墙绿瓦的建筑气势恢宏,令人惊叹,他不禁想,姑奶奶在他们家究竟遭受了怎样的委屈?

而且,他们家的下人嘴巴也严得很,刚才趁着老爷进去的间隙,他与守门的小厮聊了许久,却一无所获。

而附近的几户人家也都大门紧闭,仿佛与外界隔绝,根本无法打听到任何消息。

走出青花巷,外面的街道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宋清淮深深地吸了口气,试图压下心中的烦躁。

张成将骡车从寄存处牵过来,默默地站在他身旁。许久,见他没有动静,便轻声喊道:“老爷!”

宋清淮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身后的骡车,毫不犹豫地坐了上去,车厢内传出他毫无感情的声音:“去铺子里看看吧。”

县城的铺子,交由信任的掌柜打理后,他平常只是通过书信与之联系。家中琐事繁多,他还未曾亲自来看一眼。

宋家杂货铺位于西街的一个巷子口,位置颇为显眼,生意也十分红火,主仆二人抵达铺子时,由于时间尚早,铺子里没有多少顾客,掌柜正指挥着伙计们整理铺面。

“客官,您需要点什么?”

宋清淮刚踏进铺子,就被眼尖的伙计发现,立刻热情地上前招呼,宋清淮微微挑眉,对这名陌生的伙计颇有好感,心想吴掌柜的眼光果然独到。

“虎子,这是东家,还不快去忙你的。”吴掌柜听到声音转过身来,看到东家站在铺子里,赶忙上前亲自接待。

第117章危机

“东家,您是何时抵达县城的?铺子里满是灰尘,还请移驾后院。”吴掌柜弓着腰,毕恭毕敬地说道。

宋清淮朝掌柜点点头,率先朝后院走去,吴掌柜与张成对视一眼,交换了个眼色,赶忙跟上主子的脚步。

“这就是咱们东家吗?看着好年轻啊!”吴掌柜刚才的话,伙计们都听到了,一时间都停下手中的动作,偷偷瞄上一眼,想看看这位从未见过的东家到底长什么样。

“确实如此,看上去真是年轻啊,有点像学富五车的学子呢。”伙计们凑在一起交头接耳。

大伙说了几句便散开了,没有继续围在一起,足见吴掌柜管理属下很有一套。

后院大厅内,吴掌柜亲自给宋清淮泡了一壶茶,又斟上一杯茶水,这才立在一旁,向宋清淮汇报着近一年铺子的情况。

“东家,铺子盈利一直呈上升趋势,前景一片光明,只是…”吴掌柜看着眼前年轻的东家,心中感慨万千。

他跟随老东家已经三十年了,如今少东家上任,没想到他不仅经商天赋出众,还有几分胆量,竟然把铺子开到了县城,而且还大获成功。

只不过盈利太好,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事,怕是已经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看着吴掌柜欲言又止的神情,宋清淮一脸严肃地说道:“吴叔,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吴掌柜闻言也不再纠结,本来他就打算写信告知东家,如今东家亲自前来,他岂有不说之理。

“是这样的,最近有不少人来铺子里闹事,已经赔了不少银钱,小人本也打算写信回禀东家,怕是惹人眼红了。”吴掌柜想起最近发生的事,就如同一座大山压在身上,让他头疼不已,这是他的失职,没有打理好铺子。

宋清淮听罢并没有多生气,若是一年前的他,听说这事肯定会不知所措,经过一年的历练,他已经可以很好地控制情绪。

在听到吴掌柜的话,此时他也做好最坏的打算,外来者在县城做生意,若没有强有力的靠山,很快就会被人排挤或打压。

“可知被谁盯上了?”县城势力盘根错节,他一个小镇来的小人物,在县城里毫无人脉关系,若是有人故意针对,他根本玩不过。

“这……小人实在不知,对方并未亲自出面。”吴掌柜有些为难,他只是一个小掌柜,对方不露面的话,就如同大海捞针,根本查不出来。

“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我想想办法。”宋清淮揉了揉额头,无奈地说道。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姐的事还没有解决,铺子又出了事情。

吴掌柜叹了一口气离开,本来铺子盈利高,他还挺高兴,如今却巴不得盈利少一点,至少不会引起他人注意。

“老爷,这…”张成站在旁边,也听到掌柜的话,忧心忡忡。

县城某处富丽堂皇的院落里,一位小厮模样的人,快步从外头进来,附到一位青年的耳边低语,只听那青年反问道:“消息属实吗?”

“少爷,千真万确,咱们的人听到那老掌柜喊他东家。”小厮弓着腰,谄媚地回答道。

他负责盯着那家杂货铺,要知道因为那间杂货铺,四少爷负责的铺子盈利比往年少了一小半,还被老爷狠狠骂了一顿。

“派人再去闹一闹,若是识相的关了铺子,本少爷不介意放他们一马,若是不识相,就别怪本少爷用非常手段。”青年把玩着手中折扇,神色不明地说道。

他显然没把宋清淮他们放在眼里,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些事他只需动动嘴皮子,底下就有一大堆人抢着去办。

“是,少爷英明。”小厮恭维道。

青年用扇子敲了敲小厮的脑门:“去吧,注意着点,别闹出人命。”

若是闹出人命,父亲可不会保他。

“是是,少爷放心,小的一定把此事办得漂漂亮亮的。”小厮很快退出院子。

出了院子后,方才直起身子,快步朝外走去。

县城发生的事情,七里镇的苏白英等人毫不知情,此时,她正在偏厅接待罗绣娘。

昨天,表姑娘只提了一个小包袱进府的事,她也看在眼里。无需等婆母发话,早起时她就让人把成衣铺的罗绣娘请来,准备给表姑娘做几身衣裳。

“宋夫人安,怪不得早起时有喜鹊在枝头叫唤呢,原是你要光顾奴家生意呀!瞧瞧这些都是铺子新进的花样,每一种做成成衣,都很好看,这可是府城那边传过来的呢,请您挑选。”

罗绣娘小嘴如同抹了蜜,拿着一本样册,打开递给苏白英,脸上的笑容如春花般灿烂,晃花了人的眼。

宋家自从娶了新夫人,时常光顾铺子里的生意,罗绣娘可不得小心捧着。镇上成衣铺子可不止她一家。

“罗绣娘,您先别急着忙活,人还没到呢,先喝杯茶歇一歇。”苏白英接过样册放在一旁,满脸笑容地邀请她喝茶。

苏白英倒是见过罗绣娘好几回了,她身上穿的衣裳,除了少部分是自己做的外,大多数都是在罗绣娘铺子里做的。

罗绣娘愣了一瞬,宋家只有一位年轻的夫人,她原本以为是眼前这位要裁衣裳呢,没想到还有其他人。

“这样啊,好的。”说着,罗绣娘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不多时,就见秋知意跟在茶儿身后,袅袅娜娜地走进了偏厅。

罗绣娘只觉得眼前一亮,七里镇很少见到如此貌美的姑娘,一时间竟有些看痴了,不知道她与宋家是什么关系,竟然能让宋夫人亲自给她张罗衣裳等物。

秋知意也没想到,表嫂会请人来给自己裁衣,可见表嫂是真心接纳自己了,她心里感动不已,若是自己买布料做衣服的话,应该会省不少银钱,等会儿找个机会跟表嫂提一下吧。

这般想着,秋知意缓步走进厅内,来到苏白英跟前,盈盈一拜:“知意见过表嫂。”

说不出的好看。

第118章及时止损

“表妹,莫要拘谨,快快上前选些喜欢的样式,再让罗绣娘量一下尺寸,为你做几身合身的衣裳。”苏白英轻挥玉手,示意她上前挑选花样。

她刚才粗略看了一下,罗绣娘样册上的花样繁多,每一套都令人眼前一亮,表妹天生丽质,穿上必定美若天仙。

“谢谢表嫂。”秋知意仅有两套换洗衣裳,见表嫂真心实意要给自己裁制衣裳,便落落大方地应承下来,日后有机会定当涌泉相报。

苏白英对她的态度甚是满意:“罗绣娘,有劳了。”

“宋夫人言重了,这不过是奴家的分内之事。”罗绣娘喜笑颜开。

她又看了看秋知意,不禁夸赞道:“表姑娘生得真是花容月貌,这镇上怕是找不出几人能与之相较。”

说完,她从随身布包里拿出木尺,开始为宋家表姑娘丈量尺寸。

尤氏虽然不管事,但府里的大小事情都逃不过她的法眼,自会有人到她面前禀报。听闻苏白英请绣娘上门给秋知意量体裁衣,她甚是满意,不愧是她千挑万选的儿媳,如此善解人意,又好生养,没有半分小家子气。

待罗绣娘离开后,秋知意这才轻声细语道:“表嫂,意儿会做衣裳,买些布料自己做就行。”

话毕,她的脸颊瞬间泛起一抹红晕,又怕苏白英误会,赶忙解释道:“意儿并无他意,只是自己做能省些银钱。”

她觉得让表嫂如此破费,实在过意不去。自己与环儿在宋家白吃白住,如今还要裁剪衣裳,实在浪费。

“表妹放心,家中这点银钱还是负担得起的,你不必有心理负担。”苏白英深知秋知意的想法,因为她自己也是穷苦出身,自然明白其中的难处。

出声宽慰道,宋家家大业大,岂会差这点银钱,再说侄女儿初次登门,公爹定然不愿见到自己抠抠搜搜的模样。

两人说了一会话,苏白英还有其他事要处理,便与秋知意告别,去忙自己的事了。

秋知意从偏厅出来后,径直朝着兰香院而去,初来乍到的她,需得与舅母亲近一些,多陪陪她说话,若是不仔细经营,时间一久,她在府里的地位可就尴尬了。

不出意外的话,她将会从宋家出嫁,亲事这块还得仰仗舅母帮忙操持,自是不想给舅母留下不好的印象。

宋家这边岁月静好,县城那边却是一片狼藉。

宋清淮还没来得及从后院离开,就听见前面铺子里传

吴掌柜气得要死,这帮人每天都来惹事,且捣乱后就跑,等他请来衙役,根本就找不到他们身影,而且衙役每次都是敷衍了事。

“你们是何人?”宋清淮出来后,就见四五名大汉拿着棍子,在铺子里乱打乱砸,刚才还是整洁的地面,如今已是一片狼藉。

“你是这里的东家?少爷让我们给你带句话,识相的就自己滚蛋,否则后果自负。”大汉得到指示,见到宋清淮出来,放下狠话,而后带着人扬长而去。

他们倒也不想闹出人命,虽然他们并不怕,只是不想节外生枝罢了,毕竟少爷的那些兄弟们,可是对少爷的位置虎视眈眈,时刻盯着他,就等他犯错好将他拉下马。

宋清淮眼睁睁地看着人离开,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感受到这种感觉,头一次对权力产生了渴望。

如果他有权有势,这些人还会如此肆无忌惮吗?还有马家,敢看不起他们宋家吗?

“东家,这可如何是好。”吴掌柜让人把门关上,来到宋清淮身边,皱着眉头,苦着脸说道。

这些货物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就这样被那些该死的人给砸了。

这一刻,宋清淮想了很多,听到吴掌柜的问话,他无比冷静地说:“吴叔。先把铺子打扫一遍,再派人打听清楚,那些人是谁家派来的。只要银子给到位,肯定能打听出来。”

没关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他爬得够高,这些公道迟早都会亲自讨回来。他已经不是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了,不会做以卵击石的蠢事,家里还有娇妻和孩子在等着他,可不能做不理智的事。

“好的,东家。”吴掌柜立刻去办这件事。他在县城待了一年,自然知道哪里的消息最灵通。

以前他不是没想过要去打听,只是要花费的银子不是他能做主的,现在东家发话了,他自然要把这件事办好。

伙计们动作迅速地打扫着铺子,没想到对方越来越过分,看来他们的工作很快就要没了。

吴掌柜直到傍晚时分才从外面回来,而铺子里的伙计早就被宋清淮打发走了,只剩下两名从七里镇来的伙计,守在旁边。

他们倒不担心没事可做,毕竟跟了东家几年,回七里镇也有活干,只是可惜这间铺子,他们可是花了很多心思,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却不想招人嫉妒。

“东家,对方……”吴掌柜的声音有些干涩,得知对方的背景后,他已生不起半点其他心思,那是宋家惹不起的存在。

宋清淮连午膳都没用,一直在铺子里等,见吴掌柜吞吞吐吐,心里也做好最坏的打算。

他眉头紧蹙,沉声问道:“何人?”

吴掌柜哑着声音说道:“是崔家,仅次于六大家族的崔家,其势力不可小觑,听说马上就能赶超白家。”

这些是他下午打听到的,而这几大家族在县城盘踞不知多少年,崔家是近几年才起来的,族中的姑娘,全部用来联姻,其中关系错综复杂。

县城有周、杜、吕、程、唐、白六大家族,而崔家是仅次于白家的存在,听说崔家有位庶女在县令的后院极其得宠,他们连申冤都没人接。

“崔家吗?记下了,吴叔把铺子盘出去吧,过几天一起回七里镇。”知道是谁后,如今又没能力报复回去,宋清淮便不再坚持下去,及时止损。

第119章转变

吴掌柜闻听此言,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他真怕东家会不顾一切地去报复,好在东家还保持着理智,赶忙应道:“好的,东家。”

宋清淮离开铺子,马不停蹄地赶回福云酒楼,面无表情地回屋,吩咐伙计送来吃食,还有热水洗漱。

张成看着主子这副模样,忧心忡忡,生怕他想不开,此时此刻,宋清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冷静,他下定决心,要重新参加科举,为自己也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绝不让任何人有机会欺负他们。

若非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宋清淮还下不了这个决心,如今也算是完成少年时未完的梦想,当年的打击,让他放弃学业水平而今他有了想守护的人。

“老爷,你还好吧?”张成见主子一直沉默不语,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心中愈发慌乱,轻声呼唤了一声。

宋清淮抬头看了看张成,见他满脸忧虑,开口安慰道:“无妨,吴叔那里你帮着处理一下,等处理完就回去。”

暂时的忍让并非懦夫之举,他现在没有实力反击,只能奋力前行。

“好的,老爷。”张成叹了口气,应了下来,然后退出了屋子。他觉得老爷需要一个人静一静。

宋清淮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仿佛一尊雕塑,不知在思考着什么。直到感觉手脚僵硬,他才上床躺下。

接下来的几天,宋清淮没有踏进铺子一步,任由张成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而他则把县城逛了个遍,四处打听县城的各方势力。

不过,崔家可不是现在的他能够招惹的,对此他并不畏惧,反而激起了他的好胜心。

未成亲前,他的生活平淡如水,犹如一潭死水,如今,他的生命中好不容易多了一丝乐趣,却不想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不想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只有发奋图强。

离开前,宋清淮再次敲响了马家的大门,小厮看着那张熟悉的面孔,打开了一扇门,恭敬地说道:“舅老爷安好,请随小的前来。”

守门小厮惯会察言观色,眼前这位上次在马家露了个面,二夫人就不用做粗活,由此可见,此人还是有些能耐的,小厮自然不敢怠慢。

他将人领进偏厅,随手喊了名丫鬟看着,然后像脚底抹油似的,飞快地往后院跑去。

二夫人娘家弟弟再次登门,这事必须禀告老夫人,至于禀告二夫人?那还是算了吧,他可不想丢了饭碗。

小厮弓着腰,偷偷瞄了一眼上首之人,然后战战兢兢地开口道:“老夫人,二夫人的弟弟又来了,小的已经把人引到偏厅。”

向氏这几天心情郁闷至极,宋氏这几天不干活,她都找不到乐子,同时心里也很矛盾,生怕宋氏不管不顾地闹起来,那她还真没办法。

如今听说宋氏的弟弟又来了,她想阻止,又存着侥幸心理,觉得宋氏没那个胆子,沉默了好一会,她才板着脸吩咐道:“让老二家的去见一面。”

向氏身后的丫鬟,领命退下。

宋倩如这几天不用干活,只敢躲在厢房里缝补衣裳,根本不敢踏出厢房一步,生怕碰到婆婆或笑里藏刀的大嫂。

“咚咚咚.…”敲门声突然响起,宋倩如吓得浑身一抖,手中的针扎进了手指,她也顾不得处理,急忙起身掀开帘子一角往外看去。

见是婆母身边的丫鬟,她才稍稍安心,就怕婆母知道她手里有银钱,来找她的麻烦,询问道:“桃姑娘,可是母亲有什么吩咐?”

春桃脸上并无恭敬之意,淡淡的转速:“二夫人安,舅老爷在偏厅等你。”

春桃看着眼前的二夫人,觉得她有点可怜,同时又觉得她不争气,跟在老夫人身边,她可是知道宋家年礼有多丰厚,比大夫人娘家多了不止一倍,明明应是府里最有钱的主,却活得像丫鬟。

按她说,老夫人会如此待她,全是二夫人自己惯出来的。

听闻弟弟来了,宋倩如喜形于色:“谢谢桃姑娘。”

春桃看着她的笑,不禁心中一动,二夫人笑起来宛如春花绽放,要是圆润一些,肯定更加明艳动人。

“不用谢。”她不过是个传话的。

宋倩如踏入偏厅,就见自家弟弟一脸淡漠地坐在那里,她快步走近:“淮儿,可是要回去?”

宋清淮听到大姐的声音,迅速收敛好所有情绪,看向她开门见山的问道:“大姐,考虑的如何了?”

宋倩如闻言面露难色,在他身旁坐下,嘴唇嗫嚅好几次,终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淮儿,大姐不能让宋家蒙羞,若大姐归家,会影响族中姐妹的亲事。”

世风日下,世人可不管是非对错,他们只会把罪责归咎到女子身上,宋家可不是父亲说了算,她不能那么自私,不顾族中姐妹的将来。

见大姐不打算归家,宋清淮只好提议道:“听说姐夫要参加明年的会试,若金榜题名,大姐尽量跟着一起去赴任吧。”

考中进士,只要不是个木头脑袋,谋个一官半职还是轻而易举的。

宋倩如心里发苦,婆母哪会让她如愿,不过为了让弟弟安心,还是硬着头皮道:“大姐知道了。”

沉默过后,宋清淮问起许久不见的外甥:“子昂可还好?”

说起儿子,宋倩如脸上泛起一丝欣慰的笑意,语气轻快地道:“子昂勤奋好学,夫子对他赞赏有加呢。”

若非为了儿子,她早就支撑不下去了,当年嫁入马家时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悲凉,好在多一个乖巧懂事的儿子,日子才不至于那么难熬。

“如此便好,多多保重。”宋清淮说着便起身,准备告辞。

大姐不打算离开,也不好强行把人带走,只得努力上进,争取成为她的后盾。

“淮儿,大姐没本事,这两双虎头鞋是给孩子准备的,你带回去。”宋倩如听到他说要走,拿出这两天做的虎头鞋。

侄子出生,她没能回去看一眼,婆母管得严,也没机会买什么好东西,只能从箱底翻出一些碎布料,拼凑出两双虎头鞋。

第120章留下

宋清淮接过虎头鞋,只一眼便看出这料子陈旧,绝非今年所出,一时间心中疑虑丛生,大姐的日子究竟过得怎样?

他又问了一遍:“大姐,马家人对你好吗?姐夫对你如何?”

问完,他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见大姐露在外面的皮肤并无伤痕,回想大姐刚才走路的样子,也没有什么异样,他只得紧紧盯着她,试图从她的脸上看出一点端倪。

奈何宋倩如打定了主意,反问道:“淮儿为何如此问?婆母和夫君都对我很好,你放心吧。顺便帮大姐给父亲母亲问声好。”

马家在县城虽说算不上什么名门望族,可也是宋家惹不起的。大伯哥如今在县衙做事,就算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宋家也绝不是对手。

没必要因为自己,闹得两家不愉快。

“没事就好,大姐注意身体,弟弟下回再来看你。”宋清淮见问不出什么,也没从大姐脸上看出什么异样,稍稍放心了些。

想了想,他又从口袋里掏出几张银票,塞进大姐手里,这些,不过是县城铺子盈利的一小部分。就算大姐被婆母刁难,有银钱傍身,总归不会饿着。

“淮儿,大姐有吃有喝的,用不上这么多银钱,你还是拿回去吧。”宋倩如哪里好意思再收弟弟的银票,如今他已成家,若弟妹知道他这样行事,恐会心中不快。

“拿着吧。”宋清淮说着,便抬脚往外走。可他还没走两步,衣袖就被大姐拉住。

只听大姐轻声细语道:“淮儿,往后马家送多少节礼,你们回多少就行,无需再添。”

说完,不等宋清淮反应,她就把银票塞进他怀里,然后转身往院子里跑去,生怕慢了一步,那银票又会回到自己手中。

宋清淮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眼银票,想着前两天才给了一百多两,应该没这么快花完,也就不再坚持,转身离去。

跑开的宋倩如,像一只受惊的兔子,被向氏身边的丫鬟请到正院,还未站定,迎面飞来一盏茶杯,里面盛满滚烫的热水,“啪”的一声,砸在她脚边。

顿时碎片四处飞散,有些溅到她身上,好在有衣裳遮挡,紧接着便是婆母中气十足的骂声:“为何不要银票,你可知府里的开销有多大,子昂再过不久要交束脩,你男人再过不久就要前往上京赶考,路费、住宿处处需要银钱打点。”

面对婆母的责骂,宋倩如像一个犯错的孩子,低着脑袋,不发一言,任由向氏在那里无能狂怒,自己最多做些粗活而已,毕竟就算银钱给了婆母,自己也得不到好,凭什么呢?

“二弟妹,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明知家中境况,竟然把银钱往外推,不怪母亲会生气。”江氏在一旁煽风点火,生怕向氏火气不够大。

江氏瞧着宋倩如,内心深处的嫉妒像野草一样疯狂生长,小门小户出身,却能嫁给前途似锦的小叔子,而她只能嫁给没什么前途的老大。

要不是自己出身比宋氏高那么一点,被婆母责骂的人就是她了,宋倩如始终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她并非阿谀奉承之人,也不想奉承向氏。

看着十棍打不出一个屁的宋氏,向氏火冒三丈,又无可奈何,只得把人赶去做事,来个眼不见为净:“滚去洗衣裳。”

宋倩如闻言立即转身离开,她已经习惯如此,前两天歇在屋里,还有些不习惯,儿子年纪尚小,还不能成为她的靠山,夫君耳根子软,唯婆母之命是从。

只要再忍几年,待儿子有出息后,看谁敢瞧不起她,至于夫君,她从未放在心上。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江氏恨得咬牙切齿的该死的宋氏,到手的银钱竟然还往外推,不然她的小金库又能进账了。

眼珠转了转,江氏挑拨道:“母亲,二弟妹越来越不听话了,等二弟考中进士,成了官老爷,她岂不是要骑在您头上作威作福。”

“哼,她敢。”向氏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道幽光,她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唉!二弟妹的身份终究低了那么一点,在仕途上根本帮不上忙,若二弟有个强有力的岳家,也许早就成了官老爷,母亲就是官家老夫人了。届时,县城里那些眼高于顶的夫人,还不得恭恭敬敬的称您一声老夫人。”

江氏说完,拿着帕子捂住嘴装模作样道:“瞧我这嘴,净说些没边的话。”

向氏闻言眸光闪了闪,显然有些心动,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平静,马家说是书香世家,只是说着好听罢了,跟真正的书香世家,相差得十万八千里。

当年马老二到了说亲的年纪,向氏本想挑一挑,可惜......

县城有声望的家族根本看不上马家,身份低微的她又瞧不上,千挑万选后,才选择家中富裕,且兄弟读书天赋不错的宋家。

本以为能够互帮互助,没想到宋家却沉寂下去,除了有点银钱外,根本帮不上忙。

离开的宋清淮还不知道,他前脚才走出马家大门,他大姐就被向氏打发去洗衣裳了。

只是他来了两次,马家都未留饭,对大姐说的话,不禁有了猜疑,只不过大姐不说实话,他便以为只是简单的刁难,这才放心的离开,张成驾着骡车等在外面,见他出来,立刻坐直身子。

“走吧。”宋清淮坐好后,这才淡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还有深深地无奈。

“好的。”张成今天都懒得与守门小厮打交道。

两人来到城门口,与吴掌柜等人会合,驾着骡车便往七里镇而去,而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崔家小厮,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告知了自家少爷。

“当真走了?”青年漫不经心问着,脸上并没有太多惊讶之色,显然这种情况已不是第一次遇见,而结果与之前相同罢了,激不起他半分兴趣。

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毕竟他们这种人家,一般人根本不敢招惹。

精彩明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