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老兵看完阅兵当晚离世,最后画面曝光,孙女透露更多细节
发布时间:2025-09-05 20:51 浏览量:1
九三阅兵结束后,一个令人既敬佩又心酸的消息传来。
102岁的抗战老兵彭长竹,在病床上坚持看完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后,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这位英雄的离去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追思,大家更愿意称之为“光荣归队”。
随着他的离去,官方也给出了回应,老人的孙女也透露了更多细节,让我们得以拼凑出这位百岁英雄生命最后时刻的感人画面。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彭长竹老人已经在重症监护室(ICU)里住了很久。他的身体机能已经非常衰弱,但意识里始终有一个执念,那就是亲眼看一看9月3日那场盛大的阅兵。
这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对他那一代人浴血奋战换来成果的最高检阅。
阅兵当天,老人躺在病床上,那时候他的状态已不甚理想。老人的儿子和孙子知道爷爷的心愿,便将手机举到他眼前,调大了音量,确保他能看清、听清屏幕里的每一个画面。
老人仰着脖子,专注地盯着手机屏幕,当整齐划一的方队、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时,他的心跳开始变得有力。
尤其是看到无人机编队划过长空时,监护仪器上的数据波动明显,那是他内心深处激动与欣慰的直接体现。
老人就这样看完了整场阅兵,眼中流露出的是满足与释然。他看到了,他曾经用生命守护的一切,如今都变成了现实,甚至超越了当年的所有想象。
这份执念,源于他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本色。
据彭长竹的孙女所说,80多年前,刚满16岁的彭长竹,在国家危难之际,没有丝毫犹豫便主动报名参军。第二年,他便作为一名新兵,投身到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的洪流之中。
1939年9月,日军强渡新墙河,战斗异常惨烈。彭长竹所在的连队在新墙河与汨罗江阵地顽强阻击,当时部队打到弹尽粮绝。
在一次近身肉搏中,他为了掩护战友,腹部被刺刀划开长长的口子,右眼也被重创,血流不止。他倒在地上,凭借着求生的本能,硬是屏住呼吸装死,这才躲过了日军的补刀,捡回一条命。
天黑后,他忍着剧痛,摸黑逃离战场,幸得一位老乡搭救。在家休养了不到两天时间,他的伤口还没好利索,他就执意要去找部队。
老乡拗不过他,只能把家里仅有的五个鸡蛋煮熟塞给他。靠着老乡的这点补给,他一路乞讨,走了半个多月,才最终归队。但是由于右眼伤势过重,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失明。
因伤无法再上一线,部队首长便安排他回乡养伤。但彭长竹的报国之心并未因此熄灭。他转身投入了另一场战斗,制药救国。
他参与筹建“生药厂”,负责采药、制药等一系列繁琐工序。1941年,他和同伴们研制出了多种专治战场创伤和疾病的药品,及时送往战地医院,救治了大量伤员。
他们的贡献得到了高度认可,还获赠“输财卫国”金匾,以及多位高级将领的题词嘉奖。
1943年,常德会战的烽火燃起。彭长竹内心的热血再度翻涌,他难以按捺参战的渴望,毅然向部队提出请求,欲投身这场激烈的战斗。
凭借着过往的战斗经验,他获准重返战场,参加了艰苦卓绝的城内巷战。直到后方药品告急,在首长多次劝说下,他才依依不舍地撤回药厂,继续为前线提供保障。
战争结束后,彭长竹回到了家乡湖南桑植县,与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完婚,过上了平凡的生活。80岁退休后,他依然闲不下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公益事业中。
他省吃俭用,为村里修路搭桥,解决几百人的饮水问题,还资助了多个孤儿和孤寡老人。
2015年,国家为他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这是对他一生付出的最好肯定。
在今年过年期间,还有志愿者给他送去了衣服和日常用品,那时候的他身体看着还挺硬朗,坐在椅子上,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士兵,挺直腰杆的样子,让人肃然起敬。
志愿者为他换上了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服装,那身衣服衬得他愈发英姿飒爽,帅气不减当年。
然而在看完阅兵仪式后,他没有遗憾的离世了。
据官方回应,彭长竹老人是在9月3日晚上9点26分于医院安详过世的。
他用前半生浴血奋战,换来了山河无恙;用后半生见证了国泰民安,最终在亲眼看过这盛世的缩影后,带着无憾与骄傲,完成了他102年的人生旅程。
英雄虽已远去,但他留下的不仅仅是挂满胸前的勋章,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我们会永远铭记,并沿着他们的足迹,继续守护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
希望他一路走好!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