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看耳朵,女看嘴”:告诉儿女,找对象之前,这句老话一定要明白!
发布时间:2025-09-05 22:46 浏览量:1
周末逛公园,偶遇一对银发老人牵手散步。
偶然听到老太太笑着对老伴说:
“当年我妈就是看你耳朵大又厚,才同意我嫁给你!”
老先生幽默地回问:
“那你看我这耳朵,这些年来可还合格?”
两位老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历经岁月沉淀的温柔。
这简短的对话,却道出了中国民间一句经典的识人智慧,“男看耳朵,女看嘴”。
这句话看似带着封建迷信的色彩,实则蕴含着古人对人品性格的深刻洞察。
在这个自由恋爱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完全抛弃这些“老话”?
或许,我们应该告诉正在寻找伴侣的儿女们,这句老话背后隐藏的深意。
一、男看耳朵:用倾听打磨真心
古人云“耳大必有福”,并非真的认为耳朵大小决定命运,而是借耳朵比喻一个人倾听的能力。
一个善于倾听的男人,懂得尊重他人的声音,能够接纳不同的意见,这样的品质在婚姻中尤为珍贵。
邻居家女儿小薇曾谈过一个男友,外表出众,家境优越,但每次聚会,总是他在高谈阔论,从不让别人把话说完。
小薇稍微表达不同观点,他就会不耐烦地打断。
起初小薇觉得这是“有主见”,但时间久了,她感到自己在这段关系中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渺小。
果不其然,订婚前夕,因为小薇对婚礼细节有点不同想法,男友就大发雷霆,最终不欢而散。
心理学研究显示,倾听是健康关系的基石。
善于倾听的人能够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而不善倾听的人往往更自我中心,难以在亲密关系中实现真正的平等与尊重。
找对象时,不妨观察他是否真的在听你说话:
是会耐心听你把话说完,还是经常打断你?是能理解你的感受,还是总是急于表达自己?是尊重你的不同观点,还是强行要你接受他的想法?
一双会倾听的“耳朵”,远比一双只会甜言蜜语的“嘴巴”更值得托付。
二、女看嘴巴:用慧语吸引福气
老话“女看嘴”,并非真的以唇形断吉凶,而是强调女性言语的智慧。
一个言语得体、懂得沟通的女性,往往是家庭的“风水”,能够为家庭带来和谐与幸福。
我表弟曾带回家一个女孩,长相甜美,家境优越,但一顿饭下来,我姑姑就隐隐担忧。
原因无他,这女孩说话实在太“直”了。
她当面批评我姑姑的拿手菜“太咸”,笑我表弟的发型“老土”,甚至对来访的邻居老人也直言不讳:“您这衣服颜色真显黑。”表弟认为这是“单纯没心机”,坚持要结婚。
婚后不久,问题接踵而至。她因为“直率”得罪了公婆,因为“毒舌”气走了朋友,甚至因为言语伤害与同事关系紧张。
最严重的是,她从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反而责怪别人“开不起玩笑”。
如今表弟疲于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周旋调解,苦不堪言。
语言不是简单的发音和语调,而是一个人思维方式、教养水平和情绪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会说话的女性,不是指巧言令色、阿谀奉承,而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既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够照顾他人的感受。
告诉女儿,观察一个未来伴侣的言语方式:她是善于鼓励还是习惯批评?
是建设性地沟通还是不停地抱怨?
是平和地表达还是情绪化地攻击?
一张懂得说话的“嘴”,远比一张只是漂亮的“脸”更能维系长久的关系。
三、和本身就很好的人结婚
“男看耳朵,女看嘴”的终极智慧,其实是教我们要看一个人的本质,而不是外在条件。
耳朵和嘴巴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背后所代表的人格特质,善良、尊重、体贴、智慧。
现代人择偶,往往容易陷入外在条件的比较:
收入、房产、学历、长相......这些固然重要,但都不是最根本的。
一个人是否本身就是一个“好”的人,远比他如何对待“你”更重要。
因为热恋期的殷勤可能会消退,但一个人本质的善良和修养却会持续一生。
朋友小林的婚姻令人羡慕。
她丈夫不是什么浪漫高手,但本身就是个极好的人,对服务员会说谢谢,对同事愿意帮忙,对父母孝顺尊重,甚至对陌生人的困难也会伸出援手。
这样的人,在婚姻中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果然,十年婚姻,他们几乎从不吵架,不是因为完美契合,而是因为他本质的善良和修养让他懂得尊重与包容。
不要只选择对你好的人,而要选择本身就好的人。
因为当激情褪去,生活回归平淡,那个“本身就好”的人,依然会以善良和尊重对待你,而不是露出截然不同的面目。
结语
“男看耳朵,女看嘴”。
这句老话不是在教我们以貌取人,而是在提醒我们:
择偶时,要超越表象,看清一个人本质的品格和修养。
告诉我们的儿女,寻找伴侣时,不要只看对方如何对待你,还要观察他如何对待服务员、如何对待家人朋友、如何对待陌生人;
不要只听他对你说了什么甜言蜜语,还要看他在压力下如何表达、在冲突中如何沟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言语。
婚姻不是短暂的激情相遇,而是长期的人格磨合。
选择一个人,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未来几十年的情绪环境和生活质量。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愿我们的儿女都能有慧眼识人的智慧,找到那双善于倾听的“耳朵”,那张懂得说话的“嘴”,那个“本身就好”的人,携手走过漫长而美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