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竞逐西太制空:中国无人制空机,能压制美国CCA战机吗?

发布时间:2025-09-06 09:59  浏览量:1

9.3阅兵式上,最有颠覆性的装备,恐怕就是那个“不太起眼”的无人制空战斗机了。当天的阅兵式上,我国分别展示了2款无人僚机和2款无人制空作战飞机,而这其中的无人制空作战飞机,就堪称是颠覆未来空战的重量级装备了。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无人制空作战飞机,其实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下一代战斗机”。

图为阅兵式展示的无人制空飞机。

在很久以前,就曾有说法认为,第5代隐身战斗机之后的下一代战斗机,可能会是无人作战飞机。原因在于,当时认为第5代战斗机已经发展到了有人战斗机性能的顶点,而这个“有人”已经限制了战斗机性能的提升。这种限制主要来自于2点,第一点是有人战斗机的机动性被锁死。其实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早已经能够制造出机动过载突破10G到-5G大关的飞行器,但是由于战斗机里面还有人,有飞行员,而人的承受能力极限就是机动过载正7G-8G,到-3G之间。

图为阅兵式展示的又一款无人制空飞机。

一旦飞行器在做出剧烈机动动作时的机动过载,超过了人的承受能力限制,比如突然地加速爬升、俯冲中突然的减速变向、超音速下的过失速机动等等,飞行员就会因为人类生理极限的影响,陷入到短暂的缺氧、意识模糊、无法行动的状态,严重者甚至导致飞机失去控制、乃至坠毁。因此,有人驾驶战斗机在进入第5代战斗机时代后,机动性其实并没有比第4代能量空战思维下的战机更高,即便是如今已经亮相的我国歼-36、歼-50等南北第6代战斗机,也因为搭载有飞行员,因而机动过载同第4代战斗机是相当的,只是提高了在超音速高速飞行下的机动性。

无人制空飞机的气动布局和六代机很相似。

因此,无人制空战斗机的一大特点就是,解锁了飞行器机动过载的限制。从此,人类的科技极限到哪里,机动过载就能发展到哪里。有专家甚至认为,我国9.3阅兵展示的无人制空战斗机,甚至拥有正15G到-6G左右的机动过载,比很多防空导弹都更为灵活高速,就算是被敌人地面防空火力锁定,也很难将其击落。而更高的机动过载,意味着它在对付有人驾驶战机时,会处于绝对的机动性优势地位。

图为阅兵式展示的无人僚机,其性能类似于美国CCA的增量1版本。

有人驾驶战斗机的第二个限制,就是飞机的重量和空间中,有很大一部分要交给飞机的操作、显控、环控设备,以及飞行员和生理支撑设备如制氧机等。要知道,现代战斗机的重量,都是一克一克来算的,多增加的重量、多增加的体积,都是对飞机飞行性能的破坏和降低。本身一架普通的中型战斗机,也就17吨左右的起飞重量,但是光是人工操作、环境控制和人本身的重量,就超过了1吨重。

而对于无人机来说,这些重量都是可以舍弃掉的。就拿9.3阅兵中出现的无人制空机而言,其中使用DSI进气道+菱形机翼的那款,长度超过了16米,翼展也和歼-10战斗机差不多,整体尺寸比歼-10还要更大;使用嘉莱特进气道+兰姆达翼的那款,整体尺寸比歼-10战斗机略小,但是差距也不大。由于没有飞行员和操作系统、环控系统的重量,那么这两款飞机就必然在尺寸和歼-10接近的情况下,拥有更强大的飞行性能,如飞行半径更大、飞行速度更快、载重量更大等。目前估计,这两款无人制空机的起飞重量,都达到了10-15吨左右。

图为美国CCA增量1项目YFQ-44A无人战斗机。

当然,从阅兵中展示的2款无人制空机来看,他们还必然应用了高度自主化的人工智能AI操控系统,以实现更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这一点是其区别于无人僚机的重要方面,即他们可以在地面决策站或者其他有人飞机如歼-20S、预警机等指挥下,有更高权限的自主决策和自导自射能力,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战斗机;而非是从属于有人驾驶战斗机的无人僚机。

图为试飞中的美国XQ-58A忠诚僚机无人机。

相比而言,美国也有一个类似的无人机,叫做CCA项目。CCA协同作战飞机项目,目前分成多个阶段,也就是“增量”阶段,或者叫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美国定义的增量1阶段中,CCA无人机的最终竞标者为通用的YFQ-42和安杜里尔的YFQ-44两款无人机,这两款无人机也都拥有一定的自主决策能力,搭载有“空中博格人”AI操作系统。然而,由于美国在无人机飞控技术上比我们略差,且AI技术有所限制,成本也控制更为严格,因此增量1阶段的CCA无人机,其实还是僚机的概念,必须要同有人驾驶战斗机搭配作战,还不能实现更高级别的自主决策作战能力。

图为无人制空飞机和歼-10战斗机的尺寸对比,可见其十分巨大。

再加上CCA项目中,YFQ-42和YFQ-44的起飞重量都比较小,都是2吨左右的起飞重量,因此没有搭载更高功率的雷达、电子设备,发电能力也很有限,因此在功能的完整性,如自导自射等能力方面,天然就比中国10-15吨级别的高性能无人制空机要差,毕竟中国无人制空机甚至搭载了EOST综合光电系统,可见其对自主探测和决策能力的重视程度之高。

图为早先已经公开的歼-20无人僚机FH-97。

因此,总的来看,我国展示的无人制空作战飞机,要比美国的CCA更为先进,基本达到了美国CCA协同作战飞机在增量2发展阶段的要求,也可以说美国在这个领域又处于落伍的状态了。而类似于中国这样的无人制空战机,将会决定未来西太上空的制空权归属,这意味着敌人在应对大量无人战斗机的交战之后,才能有机会面对歼-20等高性能有人战斗机的攻击,对于本就逐渐居于下风的美国空军而言,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