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证藏“暗门”?北京姐弟独自补办新证骗贷234万,坑惨丈夫!

发布时间:2025-09-06 20:52  浏览量:1

你敢信吗?妻子拿着伪造的离婚证就能把夫妻共有的房子“变”成自己单独所有,还能瞒着丈夫,拿着新房产证去银行贷走几百万!

最近北京“扶弟魔”事件,就把这个隐藏的房产“暗门”扒了个底朝天:

林女士为帮弟弟贷款做生意,在中介怂恿下谎称房产证丢失,瞒着丈夫补办了“单独所有”的新证,反手就用房子抵押贷款234万。直到银行起诉强制执行,丈夫才知道自己住了几十年的家早被“偷梁换柱”!

这事儿不是个例,背后藏着贷款中介钻了十几年的“登记漏洞”。

今天咱们就扒一扒:中介到底是怎么操作的?为啥这么容易得手?普通人该怎么防?

先搞懂:啥是“形式审查”?中介的“甩锅神器”

很多人以为房产证办下来就万事大吉,却不知道房产登记有个“形式审查”的规则——简单说就是登记机构只看你提交的材料齐不齐、像不像真的,至于材料背后的猫腻(比如隐瞒配偶、伪造签名),他们不负责核实。就像你去银行办卡,柜员只看身份证照片和你像不像,不会查这身份证是不是偷来的。

中介就是抓住了这个“漏洞”,把“形式审查”变成了“钻空子工具”。从自然资源部相关调研及地方登记纠纷案例来看,房产登记中因“隐瞒共有情况”引发的争议占比超50%,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曝出近多起类似纠纷。

中介和林大姐姐弟敢于补办新证的三个“底气”

按照规定,补办房产证只需要产权人本人持身份证、签署“遗失声明”即可。中介会教客户谎称“房产证丢了”,出具虚假的单身申明,伪造“离婚协议”。

实际案例显示:北京林女士这类情况并非个例,结合自然资源部及多地登记部门披露的案例,2024年全国房产登记纠纷中,涉及“隐瞒共有产权”的情况占比超50%。她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和伪造的“单身证明”,不到10天就拿到了“单独所有”的新证,银行放贷时也没核实婚姻状况,直接放款234万元。

中介心里门儿清,就算事儿败露了,往往也是客户先扛雷。毕竟补办房产证的申请人是客户本人,

案例佐证:2024年上海奉贤区就判了一起类似案件,中介邓某帮客户补办房产证骗贷后卷款跑路,最终客户被判还款,而邓某只判了2年6个月。从全国范围看,2024年广东、浙江等地查处的多起房地产中介违规案件中,但其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足10%,大部分都是“罚点钱了事”。

很多银行放贷时,只要看到房产证是“单独所有”,就默认产权无争议,不会去查这个房产证是原始办理还是后期补办的。中介就是利用这种“信息差”,让银行变成了“提款机”。

这类骗贷手法已升级,技术手段更隐蔽。2023年底深圳就曝出典型案件:诈骗团伙通过房产中介"内鬼"获取业主房产材料,伪造公证书和抵押合同,甚至用AI换脸技术通过银行视频面签,最终骗走500万贷款。2024年11月又有类似案件曝光——中介与"背债人"勾结,拿到房主身份证、房产证后伪造文件,靠AI换脸完成面签,卷款跑路。

其实已有城市找到破解之法。2024年3月,杭州上线“房产登记区块链系统”,把房产证补办和婚姻登记、银行征信数据打通。只要申请人已婚,系统会自动提示需要配偶人脸识别确认,哪怕想隐瞒都没门。实施半年后,杭州补办房产证的违规率直接降到0.5%,骗贷案件几乎绝迹。

还有广州规定,补办房产证后3个月内不能办理抵押贷款,给监管留出“缓冲期”。这些做法都值得全国推广。

从2025年开始,将在全国推广“房产登记智能审核系统”,不仅要联网婚姻、征信数据,还要对补办房产证的申请人进行“二次核实”(比如电话联系配偶)。对中介来说,以后想钻漏洞难如登天;对普通人来说,房产证的“安全性”会大大提升。

最后提醒大家:家里的房产证一定要放好,配偶突然要“补办房产证”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最好亲自去登记机构核实!

请转发给家人朋友,一起守住咱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