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曾经拥有的5大重宝,每一样都价值连城,可惜都下落不明!
发布时间:2025-09-06 10:16 浏览量:1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让人琢磨的那位皇帝,秦始皇绝对在榜上有名。他把中国变成一个“大一统”的大盘,很多规矩、制度,就是从他时候立下的。可你说他是千古一帝吧,后面骂他的也特别多,说他苛政如虎,对老百姓一点怜悯没有。史书上那些褒也好,贬也罢,反正把他的人生搞得黑白分明,像一刀横切、泾渭分明,连我小时候在镇上破旧的新华书店翻《史记》的时候,都觉得司马迁笔下的嬴政,真的是“又神又狼”。
但啊,要说统一中国真的有人能做成这事,嬴政绝对有点本事。我爸跟我说,咱们汉字之所以能从南到北都认识,就是因为秦始皇下令小篆统一文字。还有度量衡、车轱辘的宽度,全天下规矩一样,这你不能不服。后面毛主席都说他“过去的君王没人比得过他”,你要说中国发展这条大路,后面多少朝代用他的规矩,嬴政这人就是开路先锋。可惜啊,人也就那几年精气神在正事上,六国一平定,他就开始有点变味了。混得顺了,嬴政变得比谁都怕死,养一帮道士、神婆,天天要和仙人聊天,追着长生不老的梦跑,折腾工程、摊派铜钱,老百姓苦不堪言。宫里头歌舞升平,外面百姓哀声载道,谁还管得到?
其实他后期尤其怪,有时候你琢磨着也不知道是权力使人疯狂,还是寂寞把人吞了。刑法狠到极致,搞文字狱,把人往绝路上逼。那些年地方上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场面都能比小说更夸张,老秦人有点胆小的都开始盘算怎么往外逃。就这么,秦帝国离裂开的日子其实已经倒计时了。你说嬴政这人,辉煌和悲催都能算上,完全就是人间一台戏。
可嬴政小时候那会儿,别看后来啥都敢做,小时候活得太苦了。母亲被弄得名声一团糟,父亲对他冷淡,非常人环境。其实你想想,那种“不是在跑路就是被惦记”的小孩,他对人和事看得早,比大多数成年男人还现实。反正,人情冷暖,他学得最扎实。一回到秦国,踏入宫门那刻,我猜他心里肯定是翻江倒海的。那个疼痛和渴望,外人是看不出来的。
说句不怕别人笑话的话,嬴政其实没有父亲带着骑马射箭,没有宫里帝王父子的温情。自己苦学本事,全凭一股狠劲。手段也好,心思也罢,到了大了能独自出招,比宫里那些兄弟狠多了。我估计,后来的政坛风云,他那会儿已经预感到自己得主动出击,不然连命都不保。
嬴政一旦掌权,身边的那些人本事都高,但每个人都盘算自己的路,吕不韦再有手腕,也挡不住嬴政的心思一天天变强。等真正做稳秦王,嬴政想的根本不仅仅是“我做个秦国老大”,他眼里只有整个中国的大山大河。那种心气,别说跟别人比,历史上能有几个?
他打下六国,不光靠兵力,也靠了不少歪道儿。比如说“合纵连横”、派使者游说,这些别人也用过,他用得最透。还有个事,很多人不喜欢听——嬴政在国内把贵族的地盘都收了、“废分封、行郡县”,其实是把权力全揽手里,他就是一步步把自己的城池修成铁桶。等他称皇那年,咸阳城大街小巷突然热闹起来,百姓一边骂,一边也有人佩服,说“快意人生就是这等模样”。
也得说一说那些规矩。你比如货币统一,当年用的是黄金铸成的“秦半两”。我姥爷年轻时在河南淘金,说一提秦半两,还有人迷信这玩意能辟邪。后来汉朝沿用,千百年都没变过,这也是嬴政的本事。舆车标准、度量衡,南方种蔬菜和北方收稻子,都是一码事。这些对农民最管用,至少买卖不吃亏。所以,你说秦始皇是坏帝王,人家种田卖菜、打铁炉子都还得感谢他呢。
但嬴政一高兴,也就折腾得厉害。你比如咸阳造桥、修渠,有些真是为富民,有些纯粹是显摆。还有东巡祭海,专门找海边的神巫问“不死药”,这些事在民间都说成笑话。有回他路过山东费县,百姓们偷偷在墙根写字:“皇帝出游不如种地。”你看,民心思变不是一两句话能遮的。
说宝物吧,正经说,嬴政身边厉害的宝贝不是只有传国玉玺。像那把霸王矛,据传是从巴蜀大铁矿铸出来的,一戳下去能透三层甲。前几年博物馆有展出一把所谓的“秦王剑”,有人说是嬴政用过的,可专家仔细一看,纹路不对,又说可能是后世仿造的。总归,这些“神器”越传越神,你让老百姓说,嬴政的剑能斩妖除魔,但谁真见过?反正后宫妃子没少因为这些东西做噩梦。
还有一样,嬴政统一之后,把地方的原有祭祀宝器都收了。比如宋国的“嘉禾鼎”,据说能分辨谷物优劣,嬴政照拿不误。据考古学家说,这些宝鼎后来在咸阳附近挖土能找到碎片,但完整的至今没人见过。还有一件稀罕事,史书里有“青铜编钟”,据说被嬴政运到咸阳,每逢重大节日敲钟祭天,俨然是要震慑群臣。那钟声过去老百姓吓破胆,觉得是“鬼哭狼嚎”,实际满城还是得吃饭做活路。
再提和氏璧,不妨拿更冷门的宝玉比一下。当年赵国有块“袖玉”,能藏在衣袖里,传说见血不染,嬴政派使者几次去要,最后还是赵王脱身时拿走了。你说玉的传奇,其实到处都有,但也都跟嬴政“正统合法”这些想法离不开,他想的是权力不流失,人心要归拢。
十二金人这事儿,其实有好几个版本。有说是嬴政收起天下利器,让工匠在咸阳铸成十二个金人,高三丈多,外头贴铜粉,远看像金一样亮。还有一说,这十二金人是为了摆给后世看的,每一个都刻着灭掉的六国名字,谁也别肖想复国。还有朝野的传说说十二金人里面藏了机关,只要皇帝一死,金人自毁。听着玄乎,但你搜遍陕西一带的地下,至今没见着个铜块。
至于太阿剑,有人说在咸阳失踪了,也有说入了秦陵随葬。其实别说古时,连我年轻时在铜器厂里干活,师傅都给我讲太阿剑削铁如泥,半夜能听到锋芒嗡鸣。这些传说像讲故事似的,等你年纪大了才知道,刀剑也就陪一时,最后都是埋在土里,谁也捞不出。
嬴政那个人啊,干过的事、用过的宝物,留下一堆谜头。你在老旧史书里找,一层流言一层断章,谁知道哪一句真?有人说过,“千秋大业,不如一方老百姓温饱;天命所归,不挡一夜月色清凉。”想想秦始皇,功过都是一堆谜,但他造下的制度,有时候真比他的名字响亮。我们也许该多琢磨琢磨,权力拿得再重,有些东西终究不是自己的。等有一天咸阳地宫真被打开,也许金人和宝剑都锈成了积灰,留下来的不过是世人的长长叹息罢了。
有些谜,永远没有答案。这不,秦始皇身前身后都在追“长生不老”,到头来他自己倒好,成了千古谜团。谁知道,这种权势牢不可破的人生,到底有没有一句真正的归属感?你我做个普通人,或许也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