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世袭的达利特“掏粪人”,4个学位的博士生,依然要当清洁工

发布时间:2025-09-06 12:12  浏览量:1

说实话,谁要是没经历过被贴标签、被困在命运夹缝里,大概真理解不了“出身决定一切”这种无力。咱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哪怕再难,至少不会因为祖上干了什么活就一世都只能干那个。可别觉得印度是古早的事儿,现在2020年代了,他们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死死被种姓制度捆在低处,怎么也翻不了身。苏尼尔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博士头衔一大堆,白天在研究所,到了晚上还得拿扫把去街上混一口饭。你要真去印度街头问问,恐怕不止一个苏尼尔。

听起来好像荒唐,其实仔细一琢磨,这还真不是新鲜事。想当年有个叫巴拉的,也是出身“不可接触者”,小时候读书成绩杠杠的,结果读到硕士还是进不了正常的办公室,最后也是成天前脚挪到讲堂,后脚还得绕回去刷厕所。他不缺能力,是社会不认。要说为什么——简单,祖辈几代人都干这行,你想换,他们不换你想啥用?

掏粪工、清渠工、剖牲口,讲到底,全是达利特的“专属”。你以为印度大城市多繁华,实际上公厕旱厕隔着几十米就有一坑。那些高楼大厦外面的巷子,一遇雨污泥成河,谁来收拾?别说现代化机器了,看看他们用的那种竹竿、破铁桶,有点像五十年前乡下赶庙会用的阵仗。最夸张的是,有人一生没见过自来水抽水马桶。城市亮闪闪没错,可你要走下地铁去隐秘点的胡同,一股味道迎面扑来,穿着蓝布衫的男人女人背着桶,手里捏个饭团,一口气能憋十几分钟下井,人仿佛机器一样干着自己的“天命”。

你辛苦一辈子,一个月能有多少?别心疼人民币,一千出头。所以你看即使是旁边高种姓的中年大叔也不会搭理你,为啥?这活天生不是“正经人”干的。每天十二个小时,干得地骨头都发酸的那种活,结果存不了几个钱,却还要时刻小心谨慎,被大街小巷所有人白眼。

这里顺便插一句,咱们刷视频的时候有时候看到有人恶搞地模仿“印度厕所梗”,其实现实比你看到的要苦得多。下水管道复杂,小道消息说有些地方一点通风设备都没有。曾经有个叫拉古的掏粪工,没戴口罩跳井救同伴,直接被浓烟呛昏。很多年后他们还是没凑到给他盖房子的补偿款。

想象一下,站在污泥里挖垃圾,手上只有一层破布把肉包着。医疗废弃针管、烂蔬菜、狗尸体、甚至旧报纸全塞在一槽。你身上味儿粘一星期都洗不掉。印度有钱吗?有,2019年GDP都上天了。可是政府真正掏钱搞全机械化吗?没见动静。照例便宜人多,哪怕是一群本地小企业主,脑瓜子算账——雇人一天给点零钱,何必砸钱买贵设备?

咱老百姓常说“想翻身靠自己”,可达利特家庭,有时觉得这句话像是笑话。上一辈阿婆拉着孙子说:“你乖点,等长大也得帮妈妈捡粪。”这都不是打击,是一种低声下气的妥协。想努力?努力了又能怎样?法律不是没颁布过,甚至有议员站出来大声嚷嚷“绝不能再让贱民掏粪!”可下面执行的人一个眼神:走个过场意思意思就了事,该谁干还是谁干。咱们要这么说,在农村你有点关系都能脱身,可在那边,他们哪怕读书读到头,试试公职单位、国营企业,面试官看一眼姓氏,简历直接丢一边。

你说为什么大家还忍?苦啊,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造反。其实有时候不是不想,而是改不了,村里亲戚、邻居都眼看着你家三代干这个,突然想别行当,别人反倒觉得你有病。就像苏尼尔,他父亲是清洁工,年轻时候回家喝两口闷酒,一闹情绪就摔锅砸碗。这种暴躁或许真的是一种宣泄,一种无声的抵抗。谁愿意一辈子活在铁皮桶和臭气中?能选,谁不想做别的?可命运就栓在这里。

偷摸说一句,有媒体拍过纪录片,一家人刚干完活,孩子在屋里啃着冷饭,父亲还没洗干净身上就躺窝里睡过去——不是懒,是太累了。有人说“只要你有知识,肯定能出人头地。”但真相呢?哪怕拿满了学位证书,有哪一天能真正进体面的餐馆吃顿饭?我们习惯说“知识改变命运”,但到他那,命运就像墙根下的黑油水,越挣扎,越陷得深。

有个小细节让我印象很深。孟买、加尔各答这样的城市,下水道流量大,轮到紧急时刻时,一帮“专家”来现场,最后还是让底层工人跳井解决。针头划破皮肤的人,半年后就没影了,没人追究,没有赔偿。有点像垃圾被冲进下水道,永远不会再回来。

女性遭的罪和男人不太一样。她们通常分到厕所外头的轻活,可那“轻”只是相对。别说手套口罩了,就那口鼻前随意一块纱布——其实啥作用也没有。一次见新闻,清理工手指被铁丝割了一条小口,没想到一天后高烧不退,好端端一个劳动力就这样失去了。你说可惜也没用,周围熟人见多了,也麻木了。

有时候我也会想,印度官方那么看重大国地位,经济数据年年创新高,可到底有多少人能被拉扯着往上走呢?现代机械、智能科技不是用不起,是没人真想花这个钱。毕竟利益摆在那里,“底层人便宜好用,不如多雇几个。”

法律、立法、政策都有人喊口号,可现实是另一回事。种姓这个“病”,是一种根子上的鄙视,光靠写在纸上的变化没什么用。街头巷尾还是默认这些人天生就干这些活。那些管理者、掌控规则的人本身就来自高种姓,换谁也不会真心为低种姓的人争取那些辛苦的权利。

有记者追踪过,有一户达利特人家三代下来都没离开过那片生活区,哪怕闹得再凶,也不过是十几年的冷暖,世事无常后还是得继续拾起扫把。这像不像某些影片里的命运轮回?你拿什么去和命运较劲呢?

说到最后,或许除了感慨和无奈,剩下的只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愤怒。苏尼尔们的故事,放在网络上一两天就被刷没了,但现实中类似的冤屈,每天都在重复。我们都知道生活不易,但谁又会真正停下来想想,这种牢笼多让人窒息?那些读再多书的达利特,夜里仍要出门消失在黑暗里,把城市的垃圾像往常一样一点点捡干净。

您说,这种轮回,什么时候才算个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