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民政部等多部门通知:这四类残疾人将获重点照顾!

发布时间:2025-09-07 23:05  浏览量:1

咱都知道,残疾人生活不容易,需要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最近,民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发了通知,有四类残疾人要被国家重点照顾啦,这可真是个实实在在的好消息!下面咱就来仔细说说这到底是咋回事。

哪四类残疾人能得到重点照顾?

第一类是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上的残疾人。为啥定16周岁呢?因为16周岁以上就差不多算是成年人了,他们在生活和就业方面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需要国家给予更多支持。

第二类是不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残疾人。啥意思呢?就是说有些残疾人,他们的情况还没达到那种特别特别困难,能被列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程度,但他们又确实存在生活上的困难,所以这次也把他们纳入了重点照顾范围。

第三类是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程度为一级或二级的重度残疾人。一级和二级的重度残疾人,身体功能障碍比较严重,生活自理能力差。比如说,有的可能没法自己走路、吃饭,有的可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肯定得有人照顾,国家就想着要重点帮帮他们。

第四类是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或者属于建档立卡的残疾人。这些残疾人本身经济条件就不好,生活比较困难,国家当然得重点关注,给他们更多的照顾。

国家会怎么照顾他们?

对于符合这四个条件,而且有意愿入住各类照护服务机构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各地会依托和整合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像敬老院、养老院、托养机构这些,给他们提供集中照护服务。也就是说,会有专门的地方让他们住进去,有人负责照顾他们的吃喝拉撒,还有专业的护理人员给他们提供护理服务,让他们生活得更舒适、更有尊严。

那要是符合条件,但不想去机构住的残疾人咋办呢?也不用担心,国家也有办法。会组织他们的家属、邻居,还有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给他们提供居家服务、日间照料、邻里互助等社会化照护服务。比如说,邻居可以帮忙给他们买个菜、做个饭,或者有专业的机构派人上门给他们打扫卫生、洗衣服、进行康复护理之类的。

相关数据和政策支持

根据中国残联的相关数据,2022年起开始施行的第一期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已经通过辅助性就业和集中就业的形式,帮助了很多智力、精神、多重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 。而在2025年7月16日,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在会上表示,为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就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四个方面共提出13项政策举措,明确提出实施十大行动,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行动,促进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行动等,还明确了农村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差异化帮扶路径 。

另外,为了让这些照顾残疾人的政策能更好地落实,各地还会加强特殊困难残疾人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 。对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残疾人,会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还能参照“单人保”纳入低保范围,并且会为纳入低保范围的残疾人增发10%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

还有,2025年起,中央财政对接受集中托养、日间照料、社区(居家)托养服务的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年人均补贴1500元。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残疾人家庭的负担。

给残疾人朋友的建议

这次国家对这四类残疾人的重点照顾,真是一项充满爱心和温暖的举措。咱残疾人朋友要是觉得自己符合条件,就赶紧去当地相关部门问问,看看咋申请这些照顾,别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申请的时候,一般需要向当地的残联或者民政部门,比如街道、乡镇的民政办咨询和申请,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和家庭需求评估你适合哪种服务并协助你办理。你可以准备好自己的残疾人证、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证件和材料,这样申请起来会更顺利。

也希望咱社会上的其他人,能多关心关心身边的残疾人,大家一起帮忙,让他们的日子能过得更好。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像帮忙提个东西、让个座之类的。要是看到有残疾人遇到困难,也可以主动上去问问需不需要帮忙。

总之,国家出台的这些政策就是为了让残疾人朋友能生活得更好,希望这些政策能尽快落实到位,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照顾和帮助,也希望我们大家能一起努力,让残疾人朋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