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贵阳】加强学员管理 提高培训实效
发布时间:2025-09-08 10:09 浏览量:1
中共中央日前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条例》指出,“学员管理是实现党校(行政学院)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坚持从严要求,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果。”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大力加强学员管理和作风建设,以抓管理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根本,积极探索和创新学员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党校党性教育“大熔炉”、不正之风“净化器”、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
完善制度,多方参与,促进学员管理精细化。第一,管理制度化。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学员培训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学员守则》《学员考勤制度》《课堂纪律制度》《学员管理量化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学员管理和学风建设制度,要求学员严格执行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和贵州省《干部在党校学习培训期间加强作风建设的十五项规定(试行)》等各项规章制度。第二,管理联动化。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加强与党委组织部、纪委等部门的联系与协调以及与学员派出单位的沟通与配合,加强对学员的共同管理,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可邀请组织部和纪委领导参加党校培训班开班式、组织生活会等重大活动,并将有关制度列为讲话重要内容,强调学习纪律,端正学习风气。同时还可邀请纪委领导为学员专题讲授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干部培训的风清气正营造良好氛围。第三,管理严格化。根据参训要求,组织有关科室全程跟踪班级管理,坚持派员跟班学习管理制度,配强班主任和组织员,按照规章制度对所有学员实行严格管理、严格约束,严肃校规校纪,培养学员良好的学风。加强对学员培训情况的考核,全面考核评价学员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和遵规守纪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将学员培训考核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级评定,记入个人学习培训档案,并及时向组织人事部门、学员单位和个人反馈,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人为本,强化督查,推动学员管理科学化。第一,管理人本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管理,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形成全员抓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服务者的良好氛围。在党校基本培训班中建立跟班管理小组,由校领导挂帅,相关科室参与管理,为处理好学员学习、生活、管理各方面问题提供保障,从教学一线到后勤保障,严密组织,服务到位。同时,充分发挥班委会及学习小组的作用,强化学员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学员自身的积极性,发挥班委会与学员熟悉的优势,加强班委会对学员的日常监督,及时发现、提醒和纠正违反校规校纪的不良倾向,引导学员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实现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第二,督查经常化。狠抓制度落实,检查督促到位。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为各项制度的落实和督查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学风建设督查机制,通过部门联动抽查、暗访督查、定期座谈自查,到课堂、入食堂、进寝室进行明察暗访,了解真实情况、发现问题、查找根源,加强对学风建设的指导和督办,从严要求,确保培训质量。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突出学员管理规范化。第一,培训计划规范化。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拟定各班次培训方案,根据培训学员的实际,对培训课程的设置、班主任和组织员的选任、后勤服务的保障等提前进行合理安排,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第二,入学教育规范化。狠抓入学教育,促使学员尽快实现身份转变。将有关管理制度,作为入学教育资料配发给每一个学员,利用开班式扎实做好入学教育,组织学员学习相关制度文件,组织学员观看警示教育片,并与学员签订学员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使学员自觉转变角色,努力实现从领导干部向普通学员转变、从繁忙的工作向集中精力学习转变、从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转变,迅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树立刻苦的学风、团结的班风、严谨的作风。第三,常规工作规范化。对于常规性的工作,明确要求,严格管理,努力做到科学管理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在学员报到时下发详细的学员须知及服务指南,明确学员上课、就餐、住宿等各个环节的有关制度要求。在社会调查、活动组织等方面,尽力做到周密细致、不出差错。当学员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困难时,及时协调有关科室,主动帮助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安心学习。第四,党性教育规范化。把学员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党校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严肃党内生活,积极探索党性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锤炼党性的教育活动。半个月以上的培训班可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会和“政治生日”活动,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性分析,自我剖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增强学员的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激励学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唐寿东 作者系中共贵阳市白云区委党校正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