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寒暑假期遇新改革,2大假期改为朝九晚五,家长十分赞成

发布时间:2025-09-08 00:29  浏览量:1

老师的辛苦并不是每个人想象的那样。工作时间一长,压力马上就能体会到——能不能真的顶住每天的忙碌,谁都不能轻易下判断。

最近几年,老师们天天说累。工资和付出对不上,一些人觉得委屈,还有的不想再干下去,这在校园里悄悄变得常见。有人盼着升职,但机会并不好等。

新办法把工龄当作晋级标准,有了年数才有机会往上走。

干了十五年才能往上提一级,二十年再升一级,三十年才有可能爬到最高的位置。这样的晋级方式,让老教师们心里有底。薪水和身份不再只是看成绩和关系,多了点公道。老师们积年累月在讲台上付出,终于在快退休时有点收获。高级职称拿到了,退休金待遇也水涨船高,日子踏实不少。

可是,假期的事又开始风起云涌——寒暑假还要不要像过去那么长。

有家长觉得老师的假太多,觉得不公平。有人提议能不能改成正常上下班,比如单位那样早九晚五。要是真的改,那老师会愿意吗?不少人以为,老师肯定反对;可有趣的是,学校里真有老师觉得朝九晚五还舒服些。

理由不难懂。假期看似长,其实老师真落得轻松的时间有限。假期里通知一来,老师必须回学校。有时候参加教学活动,有时候还要开会。有的学校实验多,老师一直跟着学生转,几乎没有真歇着。

“教学任务重,假期其实并不轻松。”

课后活动越搞越细,5+2模式让老师加班是常事。有的老师一天干10小时都不夸张。放假实际上也是轮流值班、备课、开会——并没有人想象的那样闲。真能朝九晚五,老师还不如直接答应!

在这种情况下,一边要管学生,一边还要让老师学习新政策,有的年轻老师也在琢磨要不要继续留在学校。有压力,肯定有人想换行。

取消假期?这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定。

教育部门很快专门出来说了,老师的假期一点没变。

《教师法》明明白白写着,老师该有的带薪假少不了。

寒暑假那是国家的明确规定,老师在这段时间里该休息、该反思都得安排上。教育部还一再说明,坊间传的“取消假期”什么的没有依据。考老师当机器用,教学质量迟早掉下去。老师身体扛不住,谁教孩子?这个账不是难算的。

有些地方确实测验托管服务试点,但咋安排、老师能不能自愿参加,都有讲究。一切都要看法律,不能硬往老师身上压,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老师的假期,意义可不只是“放松”。不少老师用这段时间学新东西,或者整理过去的教学内容。备课、培训、总结都有。对提升水平、上好新学期的课很重要。

现在的老师,和几十年前可大不一样。社会有变化,家长的期待也高。老师压力从不小,既要管成绩,还要照顾好学生的心理头绪。

认真说,不少老师并没有外人幻想的那种悠闲。

每天睁眼忙到天黑,课余时间还要批作业、想办法让学生进步,很多时间都搭进去了。假期哪有彻底轻松?一通知可能马上要回校。哪怕在家,也心系学生,不能完全放松。

爸妈希望老师多投入,多帮孩子学习,这本没有错。但如果老师都跨不过那道坎,压力一天重一天,不想干的人数只会多。到头来,影响的不会只是学校,更多的还是正在读书的孩子。

有老师静下心算过账,把加班时间算上来,其实工资一点不高。很多年轻老师想着跳槽或者考别的岗位,也就不难理解。招聘也没那么容易,谁都想以后轻松点。

许多家长不知道,老师很多时候是多面手。除了教书,还要管理班级,处理学生各种小事,甚至帮学校解决临时任务。碰上调岗,适应新班级又要时间,忙得连轴转。

假期加班现象本来就常见,怎么可能全部休息?哪怕有钱的老师多一点假,但忙起来照样头大。有调查显示,老师满意度有下滑的趋势,这和压力有关。

社会上对老师有误解。看到老师放假,就觉得是福利,其实大部分老师依然在为工作操心思。

想要老师认真上班、愿意留在岗位,总要让他们有盼头。不光光靠政策,还得让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难处,学会尊重和理解。看见表面,不如多了解背后。

教育部门已经明确,不会用取消假期换时间表。法律对教师假期有保障,外面传的流言靠不住。每个职业都有门道,老师也有属于自己的辛劳。

假设有一天,真有很多老师离开讲台,那是社会的损失。孩子的学习不能靠少数人支撑,重担必须分清楚。

现在,教育仍在改。只要老师的劳动能被认可,岗位才能有人来顶。教书育人本来就是顶天立地的任务。希望更多人记住老师的汗水和付出,让教育越来越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