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辞职第二天,中方对日本发起反制,不许“汉奸急先锋”入境
发布时间:2025-09-08 11:24 浏览量:1
日本政坛这几天的戏码可以说是连环翻车。7日,刚刚当了不到一年的首相石破茂,突然在首相官邸开记者会,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话音刚落,日本舆论圈一片沸腾,政界的震动更是可想而知。很多人本来还以为他会撑到最后,结果没想到在党内大佬一番“劝退”之后,他就这样选择交出权力。
石破茂的下台并不是孤立事件,而是自民党这几个月连败后的必然结果。去年10月,众议院选举没拿到过半,今年7月参议院选举又是惨败,加上更早的东京都议会选举也丢分,这三连败直接打掉了自民党的传统优势。更致命的是,党内派系林立,反对石破的力量借机坐大,逼宫的声音越来越强。石破虽然嘴上说自己“不恋栈”,但实际上他也不是没有挣扎过,只是党内形势已经不容他继续硬撑。
在政策层面,石破茂也有过一些尝试。他上任后提出要推动政治改革,主张在日美同盟上“权责对等”,在中日关系上也比安倍、岸田那些前任温和一些,不再一味挑衅中国的底线。可问题是,他的这些动作在日本国内并没有赢得广泛支持。经济上,通胀高企,民生压力沉重,老百姓对自民党的执政失望透顶;政治上,“黑金丑闻”不断爆发,民众对政客的信任感持续下滑。换句话说,石破茂并不是问题的根源,但他最终成了背锅的人。
而他的辞职也让自民党陷入一个新的尴尬局面。党内马上要启动总裁选举,高市早苗、小泉进次郎、林芳正这些名字已经被媒体反复提及。特别是高市早苗,这位铁杆右翼政客在上次竞选中输给石破,这次很可能卷土重来。她的对华立场极其强硬,如果真上台,中日关系就很难有缓和的余地。相比之下,小泉进次郎的风格稍微温和一些,但他是否能在复杂的党内派系博弈中突围,还要打个问号。
就在日本还在为政坛大洗牌焦头烂额的时候,中方突然出手,对长期反华的石平实施反制。这一消息在8日正式公布,明确禁止石平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入境,同时冻结他在中国境内的资产,还禁止中国组织和个人与其合作。这一举措可以说是精准打击,直指问题人物。
石平是谁?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陌生,但他在日本政坛和舆论场上却是个响当当的“汉奸代言人”。1962年出生在成都,北大哲学系高才生,后来公派去日本留学。按理说,他应该是中日交流的桥梁,可他选择的路却完全相反。2007年加入日本国籍后,他摇身一变,成了日本右翼最积极的反华急先锋,长期在媒体上散布各种对中国的污蔑性言论。
他的套路很简单:把“中国人”的身份包装成噱头,拿着“中国背景”当招牌,然后在日本舆论场疯狂抹黑中国。他否认南京大屠杀,鼓吹日本发展核武器,支持参拜靖国神社。在四川大地震时,他甚至主张日本不应该给中国援助。这种言行已经不是“立场不同”能解释的,而是赤裸裸的背叛。
更讽刺的是,这样的人居然在2025年参议院选举中混进了国会,成了日本二战后第一个“成年后加入日籍的华裔参议员”。不少右翼媒体吹捧他是“归化成功”的代表,但实际上他只是在贩卖仇恨,把攻击祖国当成投名状。可以说,他的存在就是日本右翼用来挑动对华敌意的一张牌。
所以中方这次对石平的反制,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对那些公然反华、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人,绝不会手软。有人可能会问,石平只是一个议员,他能有多大影响力?但问题就在于,他不仅是一个普通政客,他还拥有“华裔背景”这个特殊标签。这让他的言论更容易被日本右翼利用,用来证明所谓“连中国人都看不起中国”。这种效果比一般的外部攻击更恶劣,所以必须正面反击。
这件事放在石破茂辞职的节点上看,耐人寻味。一边是日本国内政治动荡,自民党内部撕裂严重;另一边是中方果断出手,堵死“汉奸急先锋”的生路。两者叠加,说明中日关系未来的走向可能会更加复杂。石破时期,中日关系有过阶段性的缓和,但随着他下台,如果新首相是鹰派人物,那么摩擦不可避免。而石平这样的角色,正是鹰派政客最喜欢借用的“工具人”。中方现在先行一步,堵住这个口子,也是未雨绸缪。
- 上一篇:TikTok墨西哥MCN申请成功案例分享
- 下一篇:那些为成说出口的,为何最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