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虽然喜欢玩营销,但比起某些牌子的相机来说还算良心

发布时间:2025-09-08 12:18  浏览量:2

现如今的相机市场,已经不再是10年前各品牌有序竞争拼技术、拼体验、拼镜头群的格局。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性能的不断提升,相机市场在低端阵营已经日渐衰落,大家更多集中在中高端机型开展竞争,而相机的价格也与日俱增,想要找到一些高性价比的机身和镜头,已经很难。当然,我说的是新机,二手市场不在本次探讨范围。但是,现如今的相机市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靠实力说话,高价,未必能买到高性能,高端,未必是真正的高级货。这些年不少老摄友抱怨佳能这个老牌相机厂商喜欢玩营销,有些机器和镜头价格不怎么稳定,虚高,然而,放眼到2025年的今天,佳能还算是实在的了。

佳能传统的竞争对手,毋庸置疑,就是尼康。在单反时代,佳能、尼康是你强我更强,你优我更优的互相追逐比拼竞争氛围,在尼、佳的相互竞争过程中,用户也找到了自己的器材定位,可以买到相对于比较适合自己的机器,踏实开展创作。然而,在微单横行的今天,佳能的对手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尼康,索尼、富士、松下等一众机器都加入了进来。按理说,消费者应该更高兴才对,毕竟竞争环境复杂了,竞争激烈了,更应该让消费者得到实惠才对。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当微单机型发展到第二代以后,各家技术其实都已经不相上下。微单时代的技术重点无非就是对焦系统、操控系统、防抖系统、镜头群,而各主流相机厂商在这几方面几乎都已经没有短板。所以,竞争已经白热化,拼什么?拼价格?相机这个行业显然不像电器厂那样拼价格战,因此各厂商都钻营出了一套各自的营销套路。这其中就有被广大摄友诟病的佳能的“营销战略”。

佳能在进入微单时代之后,很长时间内不开放自己的rf卡口,通过封闭系统的方式,在镜头方面大做文章。佳能推出了一系列牛头,吊足了摄友们的胃口,但价格却都相对比较高昂。类似于rf28-70mm f2、rf24-105mm f2.8、rf50mm f1.2这样的超级牛头,画质真没的说,做工也非常出色,但就是贵,搞得很多摄友都在镜头这方面付出了不少投入。并且,佳能还喜欢搞一些饥饿营销,比如以产能不足为由,使得一些镜头在市场上价格飙升。一方面没副厂可选,一方面又必须接受加价,广大摄友苦不堪言。所以,有些摄友转到了尼康、索尼的阵营,有些则一直坚持玩EF镜头转接。

但是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佳能搞的这一套营销战略,虽然吃相不好看,但却是扎扎实实建立在技术底子之上的。无论是机身还是镜头,佳能绝对不能说是只搞噱头,没真东西。大部分产品经过了市场几轮洗礼之后,价格还是基本趋于稳定了。虽然偶尔还会小波动一下,但建立在主流技术水准、高质量控制、出色的色彩科学等基础之上,佳能这么玩,还是有它自身实力的。

然而放眼现在的摄影器材市场,居然有些品牌已经比佳能的吃相难看多了。具体品牌我就不说了,以免被扣上一顶营销号、广告推手的帽子。但凡是玩摄影的都大概了解情况。有些品牌一没那么强大的技术实力,二没有稳定的产品策略,三没有良好的用户群口碑,却偏偏只在营销上玩噱头。例如推出一款主流厂商好多年前技术水准的机器,却冠以怀旧复古的名号,在外观上做一些漂亮的设计,却把价格搞到超过佳、索、尼三家以上的水平。有些厂商也学着玩饥饿营销,推出一款多少年都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的便携机,价格却上了万,这种玩意儿在十年前就是个四五千块钱的东西,现在要高出一倍以上的定价。更有些厂商用老旧技术,重新拾起来,搞胶片机,却做的还不如30年前的真正老胶片机,但价格却一点不实在。

玩复古、玩情怀、玩文化,这没问题,都是正当的竞争手段,但却打着这些旗号、名头,不思进取,只做表面文章,只做营销操弄,这就不怎么良心了吧。特别是针对一些刚入摄影圈的新摄友,在缺乏必要的摄影常识的前提下,往往就容易被这些营销所鼓动,当了冤大头。年轻人本来挣钱就不容易,一个不小心就被这些厂商收割了一波。

现在这个时代玩摄影确实不容易,已经越来越小众,挣钱不好挣,器材价格又普遍偏高,所以大家还是要多了解一些摄影基本常识,选择符合使用需求的主流器材,千万别被带偏了节奏,搞一些花大价钱,却实用价值很低的产品,摄影没玩好,落到手里一堆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