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锡勇:以匠心铺就技能报国路
发布时间:2025-09-08 14:15 浏览量:2
在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九洲电器集团”)的电镀车间,总有一个身影最早出现在晨曦中。三十六载春秋,他将青春熔铸于方寸槽液之间,让精密镀层成为守护产品的“隐形铠甲”;他带领团队突破技术壁垒,为国家重点工程铸就坚不可摧的“科技盾牌”。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何锡勇。他以“匠心”为刻刀,用创新突破诠释时代担当,以薪火相传延续技术使命,成为新时代大国工匠队伍中的闪亮旗帜。
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首席技师
1989年,何锡勇进入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成为一名普通电镀操作工。在充满刺鼻化学气味的车间里,他常常省下生活费购买《电化学原理》等专业书籍,并在完成本职工作后主动留在车间,反复进行实验操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何锡勇仅用6个月时间,就从最初的“化学白丁”成长到能独立完成电镀操作。“第一次把油污乌黑的零部件变得光亮如镜、焕然一新,那种成就感和狂喜,我终生难忘!”何锡勇回忆。
36年来,何锡勇对极致的追求从未褪色。每天7点30分,何锡勇就准时出现在车间执行“晨检”——开窗通风,俯身逐一查验每个镀槽内溶液的颜色、澄澈度与温度。8点15分,随着员工的到岗,何锡勇开始分派任务,反复叮嘱安全规范:“防护服穿戴要规范!通风设备必须开启!”
为了持续精进技艺,何锡勇不仅自学了大量专业著作,还密切关注国际前沿技术动态,积极参加行业交流。正是这份严谨与执着,推动着何锡勇从普通工人成长为能娴熟驾驭19个镀种、精准调配218种复杂槽液配方、解决各类“疑难杂症”的首席技师。他调配槽液的稳定性与镀层质量得到了业内一致认可,大家都尊称何锡勇为“何大师”。
带领团队攻克行业难题
作为四川省高技能人才领军人物和四川九洲电器集团电镀领域首席技师,长期扎根在生产一线的何锡勇敏锐洞察到传统氰化镀锌工艺的致命缺陷:“剧毒氰化物废水、废气不仅危害工人呼吸道健康,还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革新刻不容缓!”随后,何锡勇带领团队向“无氰化”行业难题发起冲锋。没有现成经验就自主摸索,他们常常利用生产间隙在车间角落开展“游击式”试验。历经千百次失败后,无毒环保的无氰镀锌工艺终获成功并得到全面应用。这项革新不仅根除了重大污染源,更成为电镀行业绿色转型的标杆性成果。同时,何锡勇主持的国家级重点任务——“某型号产品项目喷涂工艺技术攻关”更突显了他解决“卡脖子”难题的硬实力。面对涂层附着力、耐腐蚀性等关键技术堡垒,何锡勇带领团队日夜实验,最终攻克难关,该项目不仅荣获了40万元创新补助,还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超2000万元。
三十六载潜心磨剑,何锡勇主导完成了六项核心专利授权,20余项创新成果荣获国家、省、市级科技荣誉。在解决技术疑难杂症时,他成为了团队公认的“定海神针”。
将一身本事不断传下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何锡勇深谙人才是企业发展、技艺永续的根本。他常说:“我这身本事,是国家和企业培养的,是师傅们手把手教的,我有责任传下去。”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何锡勇依托领办的“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及“绵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了一个技艺传承与协同创新的核心平台。在这里,何锡勇定期组织高强度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紧贴生产实际的案例研讨会,并将自己三十六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操作诀窍、故障排除心得毫无保留地编成教材、做成课件,甚至手把手地在设备旁演示讲解。同时,何锡勇还担任总教练,负责“绵阳技能大赛—九洲集团镀层工技能大赛”。该赛事已成为区域行业内的品牌赛事,为社会输送了80余名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过硬的高技能人才,其中多人已成长为技术骨干。
在何锡勇的悉心引领和榜样感召下,工作室团队成员迅速成长,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大家围绕生产难点共同立项、联合攻关,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工作室不仅是技艺传承的摇篮,更成为四川九洲电器集团表面处理技术持续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才蓄水池。何锡勇用行动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唯有在传承中才能焕发永恒的生命力。
以个人行动激发团队创造力
在朝夕相处的同事眼中,1997年入党的何锡勇是行走的楷模:工作中专挑最累的活,攻关时勇啃最硬的骨头;在徒弟们心中,他既是授业解惑的严师,又是关心生活的慈父。然而,在女儿成长中,他是一个“不合格老爸”。从女儿小学入学到高中毕业的十二年间,何锡勇缺席了家长会。“孩子的学习、家里的大小事务全靠妻子独自承担。”提及对家庭的亏欠,这位面对剧毒槽液都面不改色的硬汉满是愧疚。“如今,女儿早已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她也终于理解我身上的责任。”这让何锡勇很欣慰。
身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何锡勇也时刻铭记“榜样”的职责。工作中,他永远是安全规程的模范执行者:防护装备规范穿戴,工艺参数毫厘不差;生活中始终保持工人本色:谦逊随和,毫无架子。当车间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或工艺调试进入瓶颈期,他总是第一个穿上厚重工装:“遇到困难,党员先上!骨干先顶!”
何锡勇的行动也激发了团队创造力与凝聚力。在“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十六字作风引领下,电镀班为企业文化注入蓬勃生机,为安全生产筑牢坚实根基。同时,何锡勇还带领团队入选绵阳“科技城人才计划·卓越计划”的“表面处理涂覆领域技能团队”,全身心投入国家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
工作之外,何锡勇还积极参与技术扶贫、技能下乡等公益行动,用专业特长为地方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何锡勇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和赞誉,更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先,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十六载砥砺前行,何锡勇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四川工匠、四川省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面对荣誉,何锡勇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与清醒的头脑。在表彰大会的聚光灯下,他谦逊如初:“这些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它们属于集体,属于所有并肩奋斗的伙伴。对我而言,只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奋斗之路永无止境。”
如今,已近花甲的何锡勇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车间,穿梭于镀槽之间,指导生产,解决难题。更多的时间,他埋首于“何锡勇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带领团队向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对表面处理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发起新的冲锋。面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澎湃浪潮,何锡勇目光坚定,豪情满怀:“我这辈子就扎根在电镀这行当了!未来,我要继续磨好手中这把‘匠心’之刀,和我的团队一起,不断突破核心工艺,培育更多能工巧匠,为我们‘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再镀上一层又亮又硬、誉满全球的‘金色铠甲’。”(供稿单位/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