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纳粹!黑种犹太人为以色列杀人放火,白种犹太人却让其后院失火
发布时间:2025-07-28 14:20 浏览量:7
纳粹对犹太人的清算,直到二战末才稍稍告一段落。欧洲的朝雾还没彻底散去,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已有家破人亡的结局。这是一条不得不面对的死亡线——也是他们命运转折的起点,没人能想到,活下来的犹太人硬生生从废墟里爬了起来!对,就是这样令人不可思议。然后,他们掉头进了中东,这里不欢迎他们,但他们偏要争一席地。美利坚在背后撑腰,实力就是这么现实。
新国家诞生了,以色列,1948年。废墟、战争、拼命的挣扎,拼凑出了尴尬的家园。可惜团结很快就成了空谈。外头看是铜墙铁壁,内部却分崩离析。白种犹太人和黑种犹太人的裂痕,一开始就像被粉刷墙面上嗅不出的发霉味道,时间久了怎么都掩盖不住。谁会想到呢?犹太人自己内部的仇恨竟然比阿拉伯邻居还难调和。
楼上笑声未消,楼下白眼横飞。犹太黑人,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以色列的黑人,主要是从非洲——埃塞俄比亚——被接回的法拉沙人。80年代、90年代,跨越红海、秘密转移、各路间谍出没,电影都不敢这么拍。以色列政府前后一波接一波的“营救”行动,但说到底,用不着掩饰,实用才是硬道理。人口,永远是战争国家的紧箍咒啊。
战争,兵源,国防压力全堆给了黑人。据以色列中央统计局2021年数据,非洲裔犹太人在以色列约有15万,占总人口不到2%。可前线部队里,他们的占比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据Haaretz报道,2019年以色列国防军新兵黑裔比例已达战斗岗位的三分之一以上。数据背后暗藏着一条残酷的分界线:白种人为主的中上层,不轻易送孩子去一线;黑人犹太人“理所当然”成了填补战损的主力军。正义?大可笑。
不过这也不是说以色列政府全然铁石心肠,确实有白人知识分子在呼吁平等。但骨子里的优越感,白到透骨的那种,抹都抹不掉。很多以色列人沉迷于“回归祖先故土”的叙事。可他们打心底就不认同黑人的犹太身份。宗教光环和种族标准在这里扭成一团。白人拉比还开会严查血统,你信没用,看你爹妈长什么样。
而且吧,犹太黑人连自己的生育权都可能被剥夺。以色列护士2012年匿名向媒体爆料,早在2008年前后,黑皮肤妇女被秘密注射长效避孕药Depo-Provera——有人说是自愿,有人说毫不知情。BBC和以色列国家审计署联合调查,最终承认受影响妇女人数可能超过六成。官方一脸无辜地回应“出于健康考虑”,但这话有多少人信,谁敢打包票?总有人说他们只是临时举措,解决流动人口压力,可是到底还是,手段冷硬得让人发抖。
有说黑种犹太人“出身清白”,是古以色列人流亡非洲后的血脉延续。现代基因鉴定显示,确有一定的中东血统残留,但混了不少埃塞俄比亚本地人基因。这个群体自称法拉沙人,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曾被埃塞俄比亚王权追杀,信仰、语言、面孔、文化,全都和主流以色列社会格格不入。几十代人都在沙漠、山区苟活,中国人说的“完全没落的贵族”,大概就这感受。
每次兵荒马乱都是法拉沙人的生死线。1974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倒台,黑犹太人本以为盼来新生活,没几天又因为连年饥荒快饿死。逃亡海外,苏丹拒收,人家不把他们当一回事。可以色列日子也不爽,总在打仗,急缺可支配人口。看上去,彼此都需要对方。实际上,法拉沙人更像商品,被不同势力翻来覆去地估量。
1977年,以色列政府终于以“回归”为名义大规模接纳法拉沙人。事实上,这仅仅是人口政策的棋子。媒体披露,部分领袖甚至开会查证到底哪些黑人真的“够格”算犹太。间谍潜进埃塞俄比亚支招,史称“摩西行动”与“所罗门行动”。表面上是英雄救美,实际上多数黑犹太人回国以后才知道,苦难从未结束。
呃,得承认,以色列不少人当时真有点良知在作祟。一些社会组织自发为黑人争权益。可是现实把温情打得满地找牙。黑人新移民分配到社区,住房、教育、就业全线排挤。以色列人给他们贴上“治安隐患”“文化不符”的标签,舆论里少见理解。2015年的大规模黑人抗议,最终只是又一场新闻消化。
更讽刺的是,白种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争抢土地时毫不手软,直接赶人出境。可面对自己的同胞,黑不黑还是评判标准。以色列政府一边大讲民族统一,一边悄悄安排黑犹太人集居、限制生育,这些操作对国际社会却说是“出于关怀”。真有人信,怕是对国际新闻兴趣不大。
所以,黑人被安置在最大风险的环境里,光凭“血脉”掩饰不了生活的窘迫。即使几十年过去,他们依然处于社会垫底。当兵成了晋升的惟一门路,每年有大量黑人孩子志愿应征,但军营里8成的吸毒、酗酒、家暴事件,统计显示都集中在单一族群。是不是说,军人地位无法真正改善他们的生活?不一定,黑种犹太裔将军还是有的。可掌权之后,能否脱离成见?难讲。
据以色列《国土报》2023年报道,部分白人极端宗教社群仍然公开宣称黑人移民是“血统稀释”,社交网络里有专门的污名化短视频流行。某些政客甚至在竞选期间叫嚣“坚持犹太民族纯洁性”,有人反对,但没人动真格整治。以色列“全面一视同仁”的说法,外界指责声不断。
可是,这种坚持排斥黑人的老思路或许走不通了。新生代的黑人以色列人,越来越多人得到了高等教育,社会分化更明显。比如2022年,以色列理工大学录取的法拉沙裔比例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反过来,开放、融合的城市里,跨族群婚姻已经不算新闻。可现实还持续分裂,走着瞧。
诡异的是,有些白人群体口头上反对黑人入伍,说他们“动手狠、指挥难”,但前线缺兵时照样大批推送。你要问他们到底想怎样,其实自己也没想明白。既想保持压倒性人口优势,又怕黑人地位升高影响政治格局。嘴上一套,肚子里一套,矛盾吗,当然矛盾。但谁让战争从没真正停过呢?
有人觉得这是策略,够冷血。也有人相信,只是历史包袱里还残留太多旧的惧怕。对自己人都排斥不容,还奢望靠团结战胜周围敌对国家吗?未必。以色列外强中干,人心上的裂痕迟早要爆。有说法,非洲裔犹太人大规模集体自杀,这是真的?反正有些事,外人很难完全搞清楚细节。
其实,只要翻翻当地报纸,看看黑人移民的受教育与就业数据、社区矛盾频次、移民监狱人满为患的新闻,全都摆在那儿。种族歧视、身份危机、利益倾轧,每次新闻流出,又一轮热炒,最终被新的争端冲淡。没人认真解决,因为代价太高,撕破脸得罪国内利益集团,不如装聋作哑。
现在回过头看,以色列的顽强和冷酷往往共生。国家体量决定了领导人永远要精打细算,是不是道德自洽反而变成无关紧要的事。白种犹太人与黑人同胞的分裂,比所有外部敌对更扎实。未来他们会怎么走?谁也说不好。反正,这种互相利用的循环,可能只会越来越怪异。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策略赢家,现实的一地鸡毛才是真正的成败线。至于正义与否,历史绝不会说谎,只是很少有人精力去听完全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