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系主任刘嘉哈工大校长韩杰才华为任正非谈AI、教育、追赶美国

发布时间:2025-09-09 01:38  浏览量:1

一、AI会不会产生自我意识

在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心理与认知科学系系主任、新雅书院MBM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嘉教授说:“以科学为明月,以人本为归途,于心理—脑—AI交汇处开创新心理学”的发言。”

刘嘉接受采访时表示,AI不只是知识、技能、智能,“AI是一个全新的物种……人类需要一场全新的进化,人类的认知、教育与生存方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大家要充分做好准备。”

只要网络足够大,AI一定会产生自我意识。

一头狮子吃饱了,它不会再去主动进攻牛群;但我们吃饱后,会把90%以上的动物变成食物、宠物,吃饱了还是想要其他的。这就是自我意识,是关于“我”的概念。AI也一定会产生自我意识。

但是,AI短期内还产生不了“我”的概念。因为它的复杂度还不高,架构还需要进化,还需要继续向人类学习。现在的人工神经网络架构还是过于简单,大算力、大数据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目前只有人类才有从0到1的创新能力,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之处。

二、AI领域我们什么时候能赶上美国

刘嘉教育在2024年底,在作报时说,我们在AI领域与美国的差距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种差距还在扩大,以加速度扩大。

美国第一,并不是我们紧随其后,美国是“一骑绝尘”——我们就在那片尘雾中!

有人可能认为,刘教授是研究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身处其中,步履维艰,甘苦自知,所以对我们的困难和弱项感受深一些,所以才说我们与美国差距在加大。

那我们听听任正非先生的意见他。

任正非说,在AI领域,我们不可能发展很快,因为我们目前的教育,还是沿袭工业文明时期的模式,以培养工程师为主。要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和投入。

任老之论含我们瞬间清醒。凡谈及基础研究和基础投入,肯不肯投入和甘坐冷倾心研究这本身就是问题,即使肯投入资金和精力,也不是十年八载能见效的,因为这意味着漫长的寂寞和有无回报的遥不可测。





哈工大校长韩杰才也强调在杰出人才培养中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2025年7月3日,《中国高教研究》杂志《建设教育强国研究》专栏刊发《融合 创新 引领: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笔谈)》,精选5篇来自全国的知名高校领导、高等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文章,其中包括哈工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的笔谈——《探索智能时代高等教育顶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




韩杰才院士指出:

要打破原有受教育治理技术框定形成的学科、校际、产学、国际边界,“以人为本”构建跨域人才培养资源供给体系,极大促进学生集大成求卓越。哈尔滨工业大学打破学科专业界限,实施“厚植数理基础+夯实领域基础+学科交叉融合”的“1+1+X”人才培养体系。

三、今后教师会不会被大量被淘汰

刘嘉教授说,AI会淘汰95%的教师。





论授业,AI的知识量远胜人脑,这是大模型擅长的活。

论解感,大模型的诊断往往比人还精准。

论传道,“AI向善!”

总结:

在我国经济直追世界第一美国,博士和工程师培养数量稳居全球第一,很多科技领域我们已赶上和超过美国的形势下,面对AI大潮及其对教育的冲击和挑战,我们要自信,也要清醒;要勇于迎头追赶,更要厚打基础,从长计议,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