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书”变身“电商达人”

发布时间:2025-09-09 08:03  浏览量:1

转自:邯郸日报

电商突击队队员为家乡产品代言。

本报记者 苑延涛 通讯员 张彦昆 张利伟

在大名县的乡野田间与网络直播间里,活跃着一群特殊的人。身穿军装时,他们是保家卫国的战士;脱下军装,他们成了带领乡亲们走向富裕的村干部。这群人兼具退役军人与村干部的双重身份——有的是村党支部书记,有的是村级组织的骨干力量。在部队,他们锤炼出钢铁般的纪律意识和担当精神;回到家乡,他们又以“兵支书”的身份扎根基层,肩负起带动群众增收、推动农村发展的责任,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电商突击队”。

从“战场”到“市场”的冲锋

“兵支书”电商突击队的组建,源于一次紧急助农。2024年秋天,大名县张集乡的万亩山药喜获丰收,销路却一度受阻,大量山药积压滞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行动,联系到有直播经验的退役军人和公益助农博主张金豹。他的一句“咱当过兵的,不能看着乡亲们的汗水白流!”瞬间点燃了大家的斗志。一场直播下来,山药销售两万余斤,销售额突破五万元。

初战告捷,但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意识到单靠个人力量仍显薄弱。于是,他们从全县132名退役军人村支书中精选出33名年富力强、表达能力强、有电商经验的人员,通过系统培训、提供专用场地、颁发“农产品代言人”证书,正式组建起一支专业的“电商突击队”。从此,更多“兵支书”拿起直播设备,为家乡农产品代言。花生、山药、大蒜、水果、蔬菜等时令农产品,借助他们的镜头走向全国,不仅有效降低滞销风险,更切实提高了农户收入。

把“滞销单”变成“致富单”

助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去年夏季,一场暴雨冲垮多处大蒜储存窖,许多农户心急如焚。“电商突击队”连夜赶赴现场,一边协助抢收,一边紧急策划“雨中助农”直播专场。镜头前,队员们细致讲解大蒜品质,手上还沾着泥土;镜头后,他们协调物流,打通雨天运输渠道。最终,借助张金豹44.9万粉丝的影响力,6000单大蒜迅速售罄,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

6月17日,吴未城村的瓜农打来求助电话:三个大棚的玉菇甜瓜已经熟透,如不及时销售将全部烂在地里,还会影响下一茬种植。“军人的字典里没有‘等靠要’!”“电商突击队”立即响应,赶赴大棚实地查看、定制包装、对接物流。夜幕下,大棚里的直播灯光亮起,队员试吃甜瓜的清甜仿佛穿透屏幕,打动了许多观众。仅用一个半小时,近两万斤甜瓜全部售出,单价还高出市场两角钱,为农户多创收6000元。瓜农紧握张金豹的手激动地说:“你们真把咱的事当自家事,真是‘及时雨’啊!”

埝头乡后刘胜村的“兵支书”王志强在直播助农的路上走得更远。他成立名莲农副产品加工厂,构建起集种植、生产、销售与直播带货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本村及邻村提供80个就业岗位,使当地人均年收入增加3万余元。同时,还辐射带动周边8个村集体,每村每年获得5万元分红,惠及全乡镇50户低保、五保及残疾人家庭。在一次直播销售红薯干时,面对网友对添加防腐剂的质疑,王志强毫不犹豫地带队直播全程加工流程,并邀请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现场检测。“咱当过兵,不搞虚的。”——这份真诚打动了观众,大名红薯干自此成为“网红产品”,带动全县红薯种植面积扩大6000余亩。

“多亏了这些兵娃子,我家5亩大蒜不愁卖,还卖上了好价钱!”西付集乡种植户王大爷提起“电商突击队”,眼眶湿润。去年大蒜滞销,西未庄乡小韩道村的“电商突击队”队员梁贝贝主动上门帮他拍摄视频、上架商品,一周内售完全部库存,收入比往年提高了近三成。

初心照亮前行路

两年来,“电商突击队”累计开展直播230余场,推广县内外农产品80多种,从花生、山药到小磨香油、石磨面粉,销售额突破四千万元。通过电商直播,农产品单价平均提升1%,农户平均增收10%–15%。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军人的执行力与责任感注入乡村振兴一线,不仅打通农产品上行新渠道,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军装可以脱下,军人的担当不能丢。”这是队员们常说的话。从保家卫国到服务乡邻,变的只是岗位,不变的是一片初心。未来,他们还计划将镜头对准更多乡村角落:帮助非遗手艺人推广作品,带网友“云游”乡村美景。

创新举措赋能乡村振兴

如今,“兵支书”直播基地已成为大名县的一张“金名片”。县委县政府精准施策,主动搭建专属平台,在“一品一播”直播基地专门设立“兵支书直播窗口”,为这一群体量身打造发挥所长的阵地,将其组织力和责任感与电商助农需求高效对接,为推广乡村特色产品开辟出新路径。同时,政府牵头推进“兵支书”直播培训基地建设,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培训提升电商技能,构建“培育-实践-提升”的全链条机制,增强助农增收的持续性和专业性。此外,积极争取全国性的直播代言培训会议和现场交流会落地大名,为“兵支书”提供更高层次的资源对接与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宽其发展空间。

在大名县委县政府的统筹推动下,“兵支书”电商突击队不仅成为退役军人再就业的优秀典范,更是助农增收、推动乡村致富的“贴心人”。他们以军人的高效执行力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提振了乡村的发展信心,那份“闻令即动、向难而行”的军人本色,正持续在带动乡村致富的道路上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