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大侠和古书中的大侠—17件逸闻趣事为您讲述

发布时间:2025-09-08 19:56  浏览量:2

1.游侠的老祖宗是春秋战国时的墨翟,他组织的墨家以行侠仗义闻名。墨家的首领称“钜子”,墨子就是第一代“钜子”。“钜子”可以指挥徒属“赴火蹈刀”,而墨徒则“死不旋踵”。

2.宋代的侠客都很窝囊的,最著名的侠客方山子,大碗喝酒,声称要杀尽天下混蛋,可终其一生,他的剑就从来没有出过鞘。

3.春秋时吴国张胥鄙、谭夫吾两人本来是朋友,后来因为一些事绝交。不久张胥鄙犯事要被处死,谭夫吾带人劫法场,成功劫出后张并不领情,认为已经绝交,就不能再接受谭的相助,于是撞墙而死。谭后来一想,自己竟然不懂张的意思,干脆也死了算了,于是自刎,两人去地下纠结去了。

4.秦汉之际游侠朱家,大量藏匿豪士和亡命之人,但却相当低调,不希望别人知道他是游侠,他家里穷得叮当响,仍然积极助人,就连季布将军也受过他的帮助。为此,朱家的声望相当隆,从函谷关往东,没有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的人。

朱家那会,楚地还有个游侠田仲,喜欢剑术,他认为自己德行赶不上朱家,因此对朱家相当恭敬,像服侍父亲那样服侍朱家。

5.西汉吴楚七国之乱时,太尉周亚夫带军经过河南,得名侠剧孟,周亚夫大喜,称“吴楚举事,都不来找剧孟,可见这帮人成不了气候。”后来剧孟相当风光,他母亲过世时,各方送来的丧盖达到一千多乘。

6.汉武帝时的大侠郭解是名副其实的黑社会大哥,洛阳城里曾发生过流氓团伙械斗,不少有脸面的人出来调停都无济于事,郭解到场三两句话,双方就扔了武器,握手言和。汉武帝见这小子影响力太大,于是动用军队把郭老大给做了。

7.西汉时期的黑道已经有了组织,而且划分了地盘,郭解、剧孟主要在洛阳活动,而朱安世则常常出没于京师长安,为京师总舵主,人称“京师大侠”,其他小混混则占据长安东西南北各道,各有势力范围。

8.萭章在西汉长安城中手下小弟一万多人,号称“城西”一霸。长安城的长官常常请他到办公室喝茶,一些官员见到萭章,鞠躬微笑,巴结他的人把他围成一圈,居然冷落了长官。后来,长安城里捕杀“豪侠”,萭章第一个被捉,稍即处决。

9.王莽篡汉时,长安城中有位江湖大哥叫原涉,手下杀手如云,杀人无数,而且常常连被害一方的姓名都不知道。原涉后来被政府处决,脑袋挂在长安闹市区的柱子上,渐渐的风干了。

10.王莽那会,还有个江湖大哥叫陈遵的,封列侯。当时列侯中有个与他同名同字的,每次吃饭时,下人通报“陈孟公至”,宾客无不动容,后来才知道搞错了人,这人也就得了个外号,叫“陈惊坐”。

11.东汉时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各色人等都有交往。他父亲去世,附近几个郡都有朋友来吊唁,因为其为人伉直梗正,在游侠中被称为最高境界的“伉侠”。

12.游侠的分类有很多,杜季良是“伉侠”,而汉时朱博重气持节,称“气侠”或“节侠”,田光轻佻狂放,称“轻侠”,晋时司马宗孔武强悍,臂力大过常人,称“壮侠”,三国时崔秉敏捷矫健,时为“健侠”。北齐毕义兴常作威作福,称为“奸侠”。看来,游侠也是分好坏的。

13.东汉末年的大军阀董卓年轻时就是混黑道的,四处都是兄弟,董卓本人还懂得一些武术,能单手击碎拳头大的石头。他后来在兰州发迹,没少靠道儿上的兄弟。

14.东晋时游侠李阳,干的不是疯狂英语,而是轻财仗义的事,不知多少人仰慕他,他一出现,人人争相出门一睹其风采,因为过于拥挤,还酿成了惨案,有人直接被挤死在桌下。

15.别以为游侠都是武功高强之人,南陈时的周敷,性豪侠,但屁武功不会,形貌渺小,穿衣都费劲,让乡里争相归附他的原因仅仅是胆力比较大,经常干些鸡蛋碰石头的事。

16.某年关中饥馑,米价飞涨,为了减轻长安的粮食压力,唐高宗皇帝准备东巡洛阳,又想到路上多盗贼,所以任命大臣魏元忠负责保护随行粮草财物的安全。魏元忠得令后,立即到监狱里找到一个人,这人神采言语异于常人,其实就是个盗贼头子。魏元忠把他放出来,带在路上,好吃好穿好对待,让他帮忙防盗防贼,盗贼头子哈哈大笑,欣然应允。果然,这一路上,数万人的大部队,竟然一钱不失!

17.下面的就是纯野史了。明时名臣高拱之子高捷,武功不错,家里又有钱,但这人向往干的却是跟江湖盗寇一起打家劫舍的“幸福”生活。

康熙、雍正年间的“江南大侠”甘凤池,武功确实不错,通内外两家秘奥,锡器被他握着,能瞬间捏扁。

清道光年间,四川总督宝兴贪赃枉法。一个绰号叫“靴子李”的侠客半夜入其室,盗去其侍妾的金钏,接着又跟踪宝兴到京,闯入宝兴宅,勒索走宝兴黄金300两、白玉鼻烟壶一具。宝兴遣人缉捕,靴子李坦然入狱。不料几天后靴子李“顿”足一呼,铁索寸断,上下桎梏如蜕脱,跃登屋瓦,几跳几跳已经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