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催收新规落地!欠债、讨债都有“硬框框”,不懂规矩的吃

发布时间:2025-09-08 02:40  浏览量:2

速看!国家级催收新规落地,欠债讨债规则全变

最近,金融圈出了个大新闻,国家级催收新规正式落地!不管你是不小心背上债务的,还是眼巴巴等着收回欠款的,这新规里的门道都得吃透,不然一不小心就踩坑。

催收行业为啥要“大洗牌”?

以前催收行业那叫一个乱,暴力催收、骚扰式催收到处都是。催收员不分昼夜地给债务人打电话,甚至半夜也不放过,债务人的家人、朋友、同事也经常被骚扰。这种乱象不仅严重干扰了债务人的正常生活,还让整个金融市场乌烟瘴气。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关于催收违规的投诉就多达数十万起,暴力催收成了大家深恶痛绝的行业毒瘤。正是因为问题太过严重,国家果断出手,出台新规,给催收行业来一次彻头彻尾的整顿。

新规下,欠债人能松口气了

1. 告别电话“轰炸”:新规明确规定,催收人员只能在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之间进行催收,其他时间债务人可以安心休息,再也不用被半夜的催收电话惊醒。而且,每天给同一债务人打电话不能超过3次,现场催收每天最多1次,还得至少2人同行,严禁进入私人住宅或办公区域,债务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终于不会被催收行为肆意打扰。

2. 隐私有了“安全锁”:催收人员只能向债务人本人催收,不能随意联系债务人的家人、朋友、同事等联系人。就算要联系担保人等连带责任人,也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进行。联系联系人时,只能询问债务人的联系方式,不能透露任何欠款信息。一旦联系人明确拒绝被联系,催收人员就必须停止骚扰,债务人的隐私得到了切实保障。

3. 协商还款有“绿灯”:要是债务人确实遇到困难,没办法按时还款,可以主动与债权人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债权人在接到协商请求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积极回应并给出解决方案,不能一味强硬催收,给债务人留出了喘息的空间,也让还款这件事变得更人性化。

讨债方,这些红线可别碰

1. 考核方式“大换血”: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不能再单纯以债务回收金额来考核催收人员,而是要将合规操作、催收效果、信息安全、投诉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纳入综合考核。这样一来,催收人员就不能为了拿高提成而不择手段,催收过程将更加规范、合法。

2. 外包业务“紧箍咒”:金融机构要加强自身催收能力建设,如果要将催收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机构,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管理、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第三方机构存在不当催收、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要立即采取措施,如终止合作、向监管部门报告等,不能让外包业务成为违规的“避风港”。

3. 信息安全“强守护”:催收系统要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要求,债务人的个人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必须加密处理,且要屏蔽显示,防止泄露。债务人还清欠款后,金融机构要立即终止催收,并通知第三方机构销毁相关数据,同时双方都要继续承担保密责任,保护好债务人的个人信息。

这次国家级催收新规的落地,是对债权债务双方的一次重要规范和保障。它既让债务人不用再担惊受怕地生活,也为债权人提供了合法合规的催收途径。大家对这个新规有什么看法?觉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