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押注具身智能,京东三个月完成“六连投”

发布时间:2025-09-09 15:24  浏览量:2

京东、阿里、美团等科技巨头纷纷化身“金主”,在具身智能领域展开密集投资布局。京东自2025年5月以来已完成六次相关投资,阿里云也首次直接出手这一领域。

2025年9月9日,工商信息显示,具身智能公司RoboScience(北京机科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京东云计算关联公司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增至202.18万元。

另一家具身智能企业千寻智能也新增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等为股东。

01 大厂布局,京东的“六连投”战略

自2025年5月以来,京东在具身智能领域展开了密集投资布局。除了RoboScience、千寻智能外,京东还宣布了对帕西尼、智元机器人、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等企业的投资,实现了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六连投”。

京东的投资范围广泛覆盖具身智能全产业链,包括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运动控制技术、具身模型、交互大模型等领域。

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副院长何晓冬透露,对于具身智能方向的投资不会止步于此,京东对具身智能的投入和战略性认知是非常长远的。

除了对外投资,京东自身还建立起具身智能业务。京东已在3C数码事业群下成立智能机器人业务部,并推出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该品牌已与十余家头部机器人、AI玩具品牌合作。

02 阿里入场,自变量机器人获10亿融资

阿里云也首次出手投资具身智能领域。2025年9月8日,自变量机器人宣布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由阿里云与国科投资领投,国开金融、红杉中国、渶策资本跟投。

老股东美团战投超额跟投,联想之星、君联资本持续追投。这是阿里云首次投资具身智能领域公司。

自变量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12月,至今已累计完成8轮融资,总额超20亿元。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自变量全自研通用具身智能基础模型的持续训练和硬件产品的研发迭代。

阿里巴巴集团早已开始在具身智能领域布局,先后投资了逐际动力、星动纪元、宇树机器人、星海图、灵心巧手等多家相关企业。

03 美团加持,深耕机器人应用场景

美团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同样引人注目。2025年7月9日,具身智能初创公司星海图披露完成A4轮、A5轮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约7.2亿元人民币),而美团领投了这两轮融资。

这并非美团在机器人领域的首次出手。此前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它石智航、自变量机器人等均已得到美团的注资,美团在具身智能赛道的布局已然逐渐成型。

美团之所以热衷于投资机器人,背后是应对人力成本不断上涨、配送效率逼近极限的战略考量。财报中骑手成本占比的持续攀升,成为最刺眼的注脚。

从“腿”(移动)、“手”(操作)、“眼”(感知导航)到“脑”(决策),美团正试图以资本为线,串起具身智能落地的完整技术闭环。

04 资本化加速,多家企业筹备上市

在完成融资后,多家机器人企业正筹备在港股、A股上市,行业资本化进程明显提速。

今年7月,极智嘉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H股IPO,也是年内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 IPO。

此外,云迹科技、埃斯顿、兆威机电、三花智控、石头科技、卧安机器人、乐动机器人、斯坦德机器人及上海仙工智能科技等企业均已在港股递交招股书。

备受瞩目的宇树科技已官宣,预计将于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申报文件。

智元机器人则通过“收购股份+主动要约”入主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另据接近智元机器人的人士透露,虽暂无明确计划,但智元机器人确实有在港股上市的意向。

05 未来前景,具身智能的C端市场

具身智能被广泛视为下一代机器人革命的核心理念。该技术正推动机器人从机械执行向自主决策转型,有望对工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带来深远变革。

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潜认为,具身智能最大的市场机会不在工业场景,而在家庭服务、养老护理等C端领域。

“这应该是所有应用当中最大的市场,甚至会比工业场景等都要更大”。

王潜直言:“现在人形机器人进工厂干简单重复性工作,其实就是一个PR行为”,真正的商业化必须依靠模型泛化能力的提升。

在价格方面,他认为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可能是在一万美金到两万美金之间(约10万人民币上下),“当然,今天普遍还是做不到”。

科技巨头纷纷押注具身智能领域,京东三个月完成“六连投”,阿里云首次投资自变量机器人并领投近10亿元A+轮融资,美团也在该赛道连续布局。

随着多家机器人企业筹备上市,行业资本化进程明显提速,具身智能正成为科技界的重要发展方向,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张哲峰)

综合大公报、新京报、财联社、金融界、太平洋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