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真的!杭州某校有家委班级群提醒家长自行购买教辅,被学校制止

发布时间:2025-09-09 17:29  浏览量:3

新学期以来,多地教育部门收紧了教辅材料进校园的政策,把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搞得措手不及。

虽然每个地方具体的规定各有不同,但也有共同点,那就是严禁学校或教师推荐课后教辅材料,严禁家委会向学生推荐购买教辅材料。并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收紧教辅进校园不只是说说而已,是要“来真的”。

近日,有杭州某中学的家长反映称,其孩子所在班级有家委会成员在班级群里发言,提醒有需要的家长自行购买教辅资料。该家长询问此行为是否违反了相关规定,要求教育局管一管。

收到投诉后,杭州市钱塘区教育局立即进行了核查,查实涉事中学确有某班级家委会成员在家长群请有需要的家长自行购买教辅资料,但学校已及时制止,并将教育局的文件再次和该家长重申,请家长取消资料购买。

钱塘区教育局还强调,将继续严格督促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教辅资料征订工作,坚决杜绝不合理收费行为,并要求学校加大对家委会的工作监管,做好各年级各班家委会工作自查,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发生。

按理说,家委只是在班级群里提醒家长们自行购买教辅,并没有推荐家长们给学生购买哪些教辅,更没有要求大家要购买,只是做了作为家委的分内之事,却被学校制止和教育了,可见这次收紧教辅进校园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来真的”,至少目前如此。

当然,学校和教育局会这样做也不难理解,就是为了防微杜渐,避免由于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导致政策变形。看到在群里提醒家长们要购买教辅的做法没问题后,部分人可能会进一步试图,推荐家长们可以购买哪些教辅,进而发展到集体购买教辅……久而久之,教辅的购买又退回到原来的光景,努力就白费了。

所以教育部门现在必须严抓,不能留下模糊的可操作空间,规范教辅进校园的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实,规范教辅进校园不过是让教辅市场回归本来的秩序。

以前学校除了课本和作业本、练习本,是不会发其他教辅资料的,学校或者老师也不会要求家长、学生要购买其他的指定教辅资料,学生如果自己觉得“吃不饱”,需要自行选购适合自己的教辅资料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校或者老师会要求购买指定的教辅材料了,很多情况下还要到指定的书店购买,并且为了推责,都是由“家委会”负责操作的。结果就是,每个学生的书包里都装着好几套教辅,课业负担日益沉重,家长的教育负担也越来越沉重。而很多老师也形成了路径依赖,无论是教学还是布置作业,都高度依赖教辅材料,尤其是在布置作业时,直接让学生做教辅书上面的题目,而不是亲自编创作业内容,导致作业过多且缺乏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足。

伴随而来的,是教辅行业乱象丛生,教辅材料成为部分人贪腐、利益输送的渠道,甚至出现教材的编写人员亲自下场兜售自己出的书的情况。

规范教辅进校园,严格实行“一科一辅”,就是切实为学生和家长“减负”,同时整治教辅行业,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当然,光靠行政上收紧教辅进校园和实行“一科一辅”,是无法“根治”教辅行业乱象的。其实“一科一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问题在于教育部门指定的教辅的实用性太差,内容浅而少,远远达不到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的要求,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在中考、高考脱颖而出,必须额外去购买课外教辅资料,这才导致了教辅材料的泛滥以及教辅行业的种种乱象。

所以说,在规范教辅进校园和严格实行“一科一辅”的同时,教育部门也应该学生评审出一套高质量的教辅书才行。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