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华坤:教育家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糸及育人之道

发布时间:2025-09-10 04:45  浏览量:2

陶华坤:教育家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及育人之道





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能快速分析问题,将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从深层结构思考,从深层看问题。思想力是能力之本。教育之道,道在心灵。做学问,最重要的是认准主攻方向,将“学习点”拆成思考的问题。明确树立学理意识、问题意识、方法意识。



1.教育哲学第一问:人是什么?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公理?

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就是人的发展,抓住了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事事皆有规律,教育不仅是育人,更重要的是育心,造就人的正确思想和精神。让心智成长,让教育回归本真。教育的本真在于使人成为人。教育改革亟需新设计。真正的教育是精神的浸润与扎根。教育的土壤是什么?是当下的现实、眼下的生活、未来的社会。教育和学习的核心是唤醒内驱力。罗素曾言:“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这种超越时代的追问精神,使得哲学思想能够突破时空限制,为不同时代的人们提供智慧支持。



2.雕刻自己:把思想装入别人的脑袋。

真正的学者,不单单属于自己,也不单属于所在单位,而是属于整个民族乃至人类。他的存在不应当限于他生前,而应当在人类的历史上有自己的印迹。除旧布新,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都是在为国家和人民说话,启发读者心智、净化人的灵魂。道之本源,术之方法。道是思想、理念、规律、方向;术是策略、手段、方法、技巧。教育的本质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既要教术,又要育道!



3.教育家是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

教育家具有大格局、大眼界、大学问。修炼格局的维度:境界高度、胸怀广度、眼界宽度、思想深度、担当力度。格局是人所经历的一切,对世界、对社会的认知、理解最后形成的胸襟、气度、胆识等方面的宽度与广度。真正的大师一定在凡人目力所不及的地方,在离经叛道不通世情的迂腐里,克难前行,坚韧进取,静静地修炼与成长。教育家思想价值的跨时代性,其价值往往超越具体时代的认知局限,需要漫长时间的实践检验与思想沉淀。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升,其思想的深刻性与前瞻性才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