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机器人装上“大脑”,华南首个多模态机器人训练场落地佛山|未来已来•佛山机器人产业
发布时间:2025-09-10 10:17 浏览量:1
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正从屏幕里的虚拟算法向实体智能跨越。
9月8日,华南地区首个多模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在佛山正式投入运营。该训练场由中科紫东太初(佛山)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建设与运营,首期建设面积达1200平方米,且未来将扩展至5000余平方米,其目标明确,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能训练标杆。
“一脑多形”实现跨品牌兼容
走进这个充满科技感的训练场,“一脑多形”的具象化便展现在眼前,里面既有人形机器人,也有工业机器臂,还有医疗机器人等等,都是由紫东太初具身智能平台来控制。
华南地区首个多模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在佛山顺德投入使用,算法工程师正在进行动作捕捉采集数据。
记者在现场看到,算法工程师在平台中输入“请对桌面直管分类”的指令后,一台双臂机器人自动运行起来。只见机械臂精准地抓取桌面上放置的红、蓝两色直管,随后稳稳地移动到对应颜色的塑料框前进行放置。倘若遇到一次性没有抓取成功的情况,机器人会迅速重新运算,再次尝试抓取。整个运行过程的数据都被平台分步骤详细记录下来,为后续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华南地区首个多模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在佛山顺德投入使用。
中科紫东太初(佛山)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关系部总监杨波介绍,机器人训练验证场目前已建立起工业流水线、商超服务、医疗护理及仓储物流等多个领域的仿真场景。基于具身智能训练平台,这里实现了机器人技能开发到产业应用过程中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功能验证的全链路闭环,完成从实验室到产业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大模型迭代提供技术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紫东太初具身智能平台背后是紫东太初大模型,目前已迭代至3.0版本,具备千亿级参数处理能力,为具身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训练场二期工程也已提上日程,计划新增2000多平方米场景空间,进一步拓展训练场的应用领域和功能。杨波补充道,目前已经和二十多家具身本体应用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佛山本地企业美的集团、华数机器人等,共同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事实上,佛山在具身智能产业布局方面早有动作。今年5月7日,佛山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在顺德南方智谷顺科置业大厦签约落地。该中心由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及顺德区政府三方携手共建,主体包含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验证场。
中科紫东太初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20年的科研积淀,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深耕多年。公司总裁楚汝峰表示,佛山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汇聚了产业、资本、人才、政策等核心要素。家电、陶瓷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和丰富的工业场景,能够构建起“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紫东太初在此布局,可以补齐具身智能大小脑协作的关键环节,与具身智能产业形成良好的共振效应,实现互利共赢。
据了解,该训练场即日起对外开放,企业可预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