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9号线拆除部分座椅引发热议,通勤难题何解?记者实地探访

发布时间:2025-09-10 14:46  浏览量:2

摘要:上海地铁9号线部分列车拆除车厢内座椅,打工人怎么看?记者实访

近日,有网友拍到上海地铁9号线某节车厢被拆除座位,原座位位置还贴上了防滑条等安全措施,相关话题瞬间冲上了同城热搜,引发热议。上海地铁给出回应,这是为应对9号线高峰时段车厢拥挤状况而进行的大胆尝试,旨在满足安全条件的基础上,增加车厢内乘客的站立面积。拆除了车头和车尾车厢各2排座椅,拆除后大约可增加25名乘客的站立空间。

拆除座位是否能缓解9号线拥挤状况?职场通勤族对这一做法有何看法?记者就此话题进行了现场探访。

实地探访:9号线早高峰频次已达“天花板”

为了深入了解9号线早高峰的实际情况,记者选择在这一时段前往沿线的地铁站一探究竟。在佘山站,早高峰的拥挤感从地铁站外便已显现,8点左右,进站口前便排起了绕弯的长队,队伍沿着车站外的人行道蜿蜒近百米,乘客们在栏杆指引下缓慢挪动。据了解,9号线日均客流位列上海地铁各线路第三。今年上半年工作日早高峰,全市居住相对密集区域进站客流最大的五个站点是泗泾、九亭、佘山、莘庄、曹路,其中四个站为9号线站点。

然而,记者在早高峰实地探访多个车站时,等待十几班地铁后,并未遇到这类拆除座位的列车。从乘务员处获悉,该改造仅在一列固定列车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试运营,目前试运营已结束,近期公众不会再看到该列车。

此外,记者发现,早高峰时段,9号线列车一直保持着一分三十秒一趟的高频次运行。每趟列车的拥挤程度不一。不过,在人流量最大的时段,部分乘客可能需要等待两班列车才能顺利上车,但这种“超拥挤”的时段持续时间并不长。

网友看法:支持反对者皆有,大多数人担心安全问题

针对地铁此举,不同乘客各抒己见,有些人支持这一做法,但也有人表示担忧。记者在9号线合川路站及列车上随机采访了几位通勤者,听他们讲述了真实想法。

在松江新城地铁站上车的程序员张先生,每天都要乘9号线前往合川路,他虽没遇到过拆除座椅的那班列车,但对拆除座椅的做法表示支持:“我住的地方离市区远,早高峰反正都抢不到座位,拆了座位能多站些人,至少能保证大家先上车,能站着上去总比上不去强。”赞同张先生想法的受访者不在少数,对他们而言,早高峰能顺利踏上通勤之路,比拥有一个座位更实际。

不过,反对的声音也同样鲜明。在社交媒体上,不少乘客担忧拆除座椅后的安全问题,认为车厢里人本来就多,拆除座椅后,如果没有增加相应的扶手等安全设施,一旦列车急刹车,乘客很容易摔倒。还有部分乘客担心,拆除座椅会让之前整治过的“板凳族”现象死灰复燃。在肇嘉浜路站换乘的上班族陈女士回忆道:“9号线车厢总有乘客自带小板凳,有的直接坐在过道上,后来运营方整治了才好一些。拆了座位,要是有人再带小板凳来坐,不仅影响秩序,还可能因为避让发生争执。”

应对通勤妙招:智慧出行,减轻压力

后续是否会进一步拆除座位,上海地铁表示视情况再决定。不过,因地铁拆除座位引发的职场通勤压力话题仍在发酵。

有专家建议,对于远郊通勤,尽快引入市域线等更快的交通模式是关键。此外,企业也可以采取相关举措,让职工的通勤之路更加顺畅。比如,可以开设班车,保障职工准时抵达单位,也可尝试“弹性通勤”,让职工错峰出行,避开早晚高峰地铁拥挤时段,从容规划通勤节奏。

也有乘客提出“是否可以增加列车班次以缓解拥挤”,记者从运营方了解到,目前9号线的上线列车数量已经达到全网最高水平,高峰运营间隔更是全国最短。而且,考虑到列车的重量载荷安全要求,无法随意大面积拆除座椅。可以说,9号线的运能已经挖掘到极限,很难再有更大的突破。

后续是否会进一步拆除座位,上海地铁表示视情况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