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笔执行款流向都晒在阳光下
发布时间:2025-09-11 06:03 浏览量:2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庞遵美 殷晓春 “案件审结都两年多了,一直没拿到钱,突然收到了到账短信提醒,真是意外之喜!”近日,江苏省江阴市的赵先生接到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法官的电话时难掩激动。 此前,赵先生因健康权纠纷将王某诉至梁溪区法院,胜诉后虽申请了强制执行,但因王某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一直没能拿到执行款。今年2月,新吴区人民法院收到了一笔申请执行人系王某的执行款18万元,执行人员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关联案件查询时,发现王某还有一笔尚未履行生效判决书确认的4.53万元给付义务,正是赵先生的案件。 为此,执行人员当即将案款线索通知梁溪区法院,采取相应措施划转了4.53万元,并将相关事项向王某进行说明,剩余款项在两日内发放至王某账户内。 近年来,无锡两级法院持续创新实践,不断强化执行案款发放管理工作,严把案款管理、发放、监督关口,持续优化执行案款发放管理工作,以更新举措、更完善工作机制保障执行案款安全、快速、准确地发放给胜诉权利人,全力兑现胜诉权利人合法权益,竭力把“真金白银”安全高效地装入胜诉权利人的口袋里。
求新
“一些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可能同时是其他案件的被执行人,进行关联案件查询能够有效预防逃废债,减少了关联案件申请执行人的人力、物力支出,大大缩短了执行流程,执行效益进一步提升。”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主任缪星介绍说。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起,无锡两级法院执行部门在发放执行款前,需在执行案件管理系统查询申请执行人是否存在关联案件,若申请执行人存在作为被执行人未实际执结的执行案件,应当通知涉及的法院采取相应措施。 求新不止于此。2024年,江阴市人民法院联合江阴市司法局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案款“类提存”公证模式,有效破解执行案款管理难题,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江阴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勇告诉记者,该模式创新“执行+”工作格局,将公证业务融入法院司法辅助领域,借助公证平台的中立性、专业性、独立性,进一步建立完善执行案款管理长效机制。 “相较于‘提存’,‘类提存’创新打破了‘五年时限’的权利壁垒,若案款‘提存’超过五年未领取的,由公证机构返还法院,再由法院统一上缴财政;若案款‘类提存’,受领人超过五年主张权利并获得依法支持的,仍可至法院申请领取案款,再由法院向财政申请将对应案款返还法院,发放给‘类提存’受领人,最大程度为当事人留存了维权空间。”张勇告诉记者。
规范
“没想到的是,上午刚接到执行款已到账的手机提醒,下午款项就已汇至公司账户,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宜兴某民营企业负责人特意赶到无锡中院表示感谢。此前,该企业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因及时拿到400余万元执行款,得以渡过难关。 无锡法院不断健全延缓发放反向审批、月度对账、定期开展暂存款集中清理等制度,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跑出执行案款发放“加速度”。根据相关规定,全市两级法院除法定情形外,执行人员应在执行款到账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执行款核算、执行费用结算及执行款发放,坚决杜绝无理由超期发放现象。 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累计发放执行款255268笔,涉及126992件案件,发放金额417.9亿元,发放平均用时7天。 此外,2021年,无锡中院出台《关于严格规范执行案款延缓发放反向审批制度的意见》,实行延缓发放反向审批制度,将每次延缓发放时长由上级法院规定的最长1年缩短至最长6个月,将上级法院规定的案款延期发放5种法定情形细化为14种,并明确其中5种情形延缓发放时长不超过1个月,1种情形不超过2个月,6种情形不超过3个月。“以严格时效管理,倒逼案款发放工作的规范高效。”缪星介绍说。
透明
“每个环节都会收到短信提醒,不管在哪里都可以掌握执行款的动向。”申请执行人华某告诉记者,让他安心的是,从执行款到账的那一刻起,后续案款审批、发放的每个节点,他都会第一时间收到提醒信息。 这并非个例。2023年以来,在执行案款到账、案款延缓发放、案款发放三个重要环节,均向当事人、承办法官、案款专员推送短信提醒,是无锡法院保障当事人知情权、监督权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是对承办法官、案款专员的督促提醒。 近年来,无锡法院持续加强执行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区块链案款管理系统”,确保执行款信息安全可靠可追溯。“依托区块链技术,申请人账户信息、执行款到账信息、执行款发放审批信息等数据全程上链,通过对接人民法院统一司法区块链平台,执行款从银行到账到审批发放的全流程节点信息都会进行存证校验,实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无锡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闵仕君介绍说。 审批流程管理方面,无锡法院研发运用流程节点短信签名系统,执行案款审批操作每一步骤前,系统均会向责任人发送手机短信验证码,通过验证后,才可成功执行该指令,从技术层面上确保各审批节点均系责任人本人操作,避免出现盗用管理账号、冒充审批的情况。 据统计,自区块链案款管理系统及短信提醒机制运行以来,无锡法院累计区块链上链信息165万条,未发生一起因信息泄露、流程疏漏导致的案款纠纷,让每一笔执行款的流向都晒在“阳光”下,真正实现了执行款管理“透明可溯、安全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