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大案调查第三期:索契案(上)

发布时间:2025-09-11 13:49  浏览量:2

苏联大案第三回——库班之王智斗检察院,列昆科夫怒破索契局

勋宗末年,苏联朝纲紊乱,法纪废弛,各级官员蝇营狗苟,尸位素餐,国势民心日益衰微。勋宗十五年,渔业案发,苏联克格勃及检察院联手执法,兴起大狱,众多官员纷纷落马。然渔业大案查至索契,索契有司却阳奉阴违,暗下奸计,局势一时波谲云诡,调查组茫无头绪。值此艰难时刻,检查官卡公献上奇策——以引蛇出洞之计,诱出靠山,洞察索契谜局,谁为魁首?调查组长奇公依其谋,未几,果得真相,索契之局,皆由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党委书记谢尔盖.费奥多罗维奇.梅杜诺夫所致。梅杜诺夫其人骄横跋扈,权势滔天,时人称之为——库班之王。

当听到梅杜诺夫这个名字时,奇茹克倒吸一口冷气,在苏联,梅杜诺夫这个名字的杀伤力确实太大了。

1915年,谢尔盖.费奥多罗维奇.梅杜诺夫出生于沙俄帝国捷列克地区的一个小村,父母都是铁路电报员。在沙俄社会里,梅杜诺夫的出身算是不错的,他的父母跟另一户同事有通家之好,而那户人家刚巧也有个儿子,名字叫做尤里·安德罗波夫!

尤里·安德罗波夫

不过,在梅杜诺夫漫长的宦海生涯中,他几乎从来没借过光宗的名头,因为他有更好的选择!

1931年,大学毕业的梅杜诺夫开始当老师,1939年应征入伍,在二战中,梅杜诺夫打满了全场,到1947年才退伍。退伍后,梅杜诺夫从区委书记做起,一步一个脚印。1959年,梅杜诺夫成为索契市委书记,在索契主政期间,梅杜诺夫让索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69年,梅杜诺夫升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省委书记(执行委员会主席、第一书记,为方便理解称为省委书记),同时还成为了苏共中央委员!

梅杜诺夫之所以官运如此顺畅,除了他过人的政绩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克拉斯诺达尔,梅杜诺夫有一项独一无二的优势。

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有一个叫新罗西斯克的城市,这里有一个临海的小沙地,是天然的登陆场。

卫国战争期间,红军在这里打了一场惨烈且漫长的保卫战,这场战斗中,有21名战士获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可见战斗之惨烈。

但是,在众多功勋赫赫的战争功臣之中,小地战斗中也有一位不起眼的人物。在战争期间,有一位政治部主任曾经两次冒着生命危险来此执行党务工作,虽然在激烈的保卫战中,根本没人在意这个政治部主任,但这次经历却成为了他终身难忘的记忆,他在之后直接写了一本名为《小地》的回忆录,还被收录进了苏联课文。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文笔有多么优美,单纯是因为他的名字叫勃列日涅夫。

勋宗勃列日涅夫

随着勋宗的官位越来越大,他对小地之行的回忆也越来越离谱,在勋宗的回忆录里,他说他曾经在此抱着机枪与敌人激战,但只有他自己这么说。虽然勋宗屡次通过给此战亲历者授予勋章的方式来希望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的战争功绩,但整体上效果有限。而在这种时候,梅杜诺夫的机会就来了。

由于对小地的特殊感情,勋宗上台后经常回到这里走走。而梅杜诺夫则直接在小地立了个碑,上面详细记载了勋宗在此抱着机枪与敌人血战的英勇事迹,同时让本地的每个学生都学习勋宗的英勇精神,勋宗当年蹲过的防空洞,被梅杜诺夫修复的如同原样一般,感动的老头潸然泪下,从此对梅杜诺夫格外青睐。

勋宗再访小地岛 边疆区班子陪同

除了拍勋屁外,梅杜诺夫也有实实在在的政绩。在这片古称为“库班”的土地上,梅杜诺夫让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有了长足发展。在他接手之前,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是纯粹的农业区,而梅杜诺夫主政几年后,克拉斯诺达尔的城市化比例就从从不到20%提升到50%。然而,剧烈的城市化却没有影响农业发展,1976年梅杜诺夫答应中央稻谷产量达到100万吨,当年就实现了计划!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克拉斯诺达尔的工业也大踏步发展,汽车机械水泥厂一应俱全,装备制造能力全国闻名。

最牛的是,在工农业大发展的同时,梅杜诺夫还搞起了文旅,在他的手中,克拉斯诺达尔的文旅事业飞速发展,除了索契这种全国胜地外,还有格连吉克和阿纳帕这种新兴的旅游城市,每年上百万的游客让本地的经济迅速繁荣起来。

总之,在苏联的一众地方大员中,梅杜诺夫属于是政绩十足有能力,躬下身来拍马屁,长袖善舞手段狠,勋勋感动认嫡系的实权派诸侯。在戈尔巴乔夫的回忆中,勋宗后期,苏共内部存在一个秘密的“快速反应集团”,这个集团由各地的地方大员组成,深受勋宗信任,是勋宗在党内地位的重要支撑,而梅杜诺夫就是这个集团的重要成员,是有资格给勋宗上密折的!

在地方上,作为勋宗心腹,梅杜诺夫也获得了绝对的权力,在他的经营下,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几乎成了半个独立王国。在苏联民间,这位“库班之王”有两个著名特点——其一是胆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比如梅杜诺夫答应给中央上缴百万吨大米,实现的手段就是把所有小麦田全部毁掉改种水稻,完全不考虑之后的灌溉问题。第二是跋扈,除了勋宗等有限几人,梅杜诺夫谁的面子都不给,对自己的手下动辄打骂。但是,梅杜诺夫对外却极其护短,除了他本人,任何人都不得染指克拉斯诺达尔的人事和权力。

所以,当奇茹克知道,梅杜诺夫就是莫兹利的保护伞时,他立刻意识到,这一次,检察院是遇到真正的对手了!

当意识到梅杜诺夫是保护伞时,奇茹克突然有了一个疑问——梅杜诺夫虽然护短,毕竟也是省委书记,莫兹利一个市委副书记,级别差这么多,凭什么能让梅杜诺夫替他出头呢?

副总检察长纳伊德诺夫很快解答了他的疑惑:“是莫兹利的妻子瓦伦蒂娜,那女人本来是个厨娘,做的菜很合梅杜诺夫胃口,因此深得梅杜诺夫赏识,而莫兹利娶了她,自然也就搭上了梅杜诺夫这条线。”

奇茹克这才恍然大悟,然后,他低声询问纳伊德诺夫:“领导,那咱们还继续查吗?”

纳伊德诺夫的声音显得十分困惑,他问奇茹克:“莫兹利有没有触犯法律?”

奇茹克回答:“当然!”

纳伊德诺夫又问:“索契干部是否存在大面积的贪污、受贿、盗窃国有财产的现象呢?”

奇茹克说:“有!”

纳伊德诺夫厉声说到:“那为什么不继续查?就因为对上了梅杜诺夫?检察院的职责是维护法律,他梅杜诺夫在法律面前算个屁!”

听着纳伊德诺夫坚定的声音,奇茹克严肃说到:“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一查到底!”

纳伊德诺夫

半小时后,奇茹克将调查组再次召集起来宣布:“现在莫兹利背后的人现身啦!是省委书记梅杜诺夫,我们追查莫兹利的申请被他驳回了,这次咱们可对上真正的大人物喽!”

会议室一片死寂,现场的每个人都知道跟“库班之王”作对意味着什么。终于,还是奇茹克打破了沉默,他指向了卡利尼琴科:“你来说说!”

卡利尼琴科哭丧着脸说:“这回我也没招了,不能抓莫兹利,行动还得提前向联合委员会申报,这完全是死局啊!”

奇茹克摇了摇头说:“如果长时间无法推进案情,咱们调查组肯定被解散,无论如何,咱们必须得有点动作。”

卡利尼琴科沉默了好久后说:“我还有两个办法,第一是更外围的调查,我们不去碰干部,而是去找黑市商人。莫兹利三教九流的朋友很多,尤其跟三个黑市商人走得近,查他们,我们不需要向联合委员会申请。”

奇茹克点头:“可以,这条线我来跟,另一条思路是什么?”

卡利尼琴科用手向上指了指:“更上级!莫兹利的朋友圈不止向下,边疆区领导里也有不少关系的,只要我们逮住一个,就可以作为突破口!”

奇茹克十分无语:“你说什么胡话,人家连莫兹利都不让你抓,还想抓到省里?当库班之王不存在吗?”

卡利尼琴科邪魅一笑:“谁说我们要在边疆区动手呢?”

说罢,卡利尼琴科从笔记本中拿出一张照片:“就是这个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省委常委阿纳托利·塔拉达,他一生都在库班地区工作,先搞经济后搞党务,号称梅杜诺夫的钱包,跟莫兹利关系也不错。根据人事信息,塔拉达要高升啦!他即将调往莫斯科出任联盟肉奶工业部副部长,调任就得搬家,搬家就得带钱,莫斯科可是咱们的主场,只要他有问题,我们就能把他拿下!”

老年的卡利尼琴科

奇茹克一拍桌子:“就这么办了!我这就给纳伊德诺夫同志打电话,咱们集中精力对付那几个商人!”

随后的几个月里,调查组四处出击,逮捕了数名在索契活跃的黑市商人,根据这些商人的交代,又有一大批餐饮和贸易部门的官员落马。然而,虽然调查组十分努力,却始终找不到直接关联到莫兹利的犯罪证据!

与此同时,库班之王也频频出招,不停的指责和投诉调查组越权!在双方热烈的交流中,1980年过去了。找不到硬证据的调查组压力越来越大,直到1981年1月7日夜,躺在床上失眠的奇茹克突然接到电话。拿起听筒,纳伊德诺夫的声音响起:“尽快派个人回来!参与对塔拉达的审问!”

奇茹克大喜:“人抓住了?有证据?”

纳伊德诺夫呵呵一笑:“抓住啦!接到你们的提示后,我一直派人跟着。上个月,塔拉达开始往莫斯科搬家,居然调动了边疆区的卡车。我请内务部帮忙,以超载为名拦停卡车,来了次突击检查。好家伙,满满一大车的珠宝、金条等奢侈品,连家具都是沙俄宫廷古董,没啥可说的,人我已经批捕,你赶快派人来审吧!”

次日上午,奇茹克派来审讯的检察官康斯坦丁·迈丹纽克(卡利尼琴科要负责侦查)就抵达了莫斯科。在拘留所里,迈丹纽克见到了气宇轩昂的塔拉达,塔拉达的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完全不像犯人,仿佛是来开会的。

见到人的迈丹纽克直入主题:“对卡车上的东西,你如何解释?”

塔拉达淡然一笑:“就是你知道那样,是腐败的违法所得。”

迈丹纽克没想到对方如此坦率:“你承认了?”

塔拉达从文件夹中拿出了一个笔记本:“不止承认,差不多每一笔我都有记录,这些年的事该有个了结啦!”

望着惊讶的迈丹纽克,塔拉达的眼中闪过一丝回忆:“你知道,我就出生在库班地区,一辈子都在那里耕耘,早年那个地方穷啊!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上学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家乡富裕起来,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并一直为此努力,因此走上仕途。

梅杜诺夫同志到来后,我看到了希望,他很博学,也很有活力,从第一天就给大家规划了未来——旅游业!我们有很好的自然条件!

发展旅游业,要先搞好服务。而服务贵宾和一般群众性价比显然不同,我也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总之,所有的服务慢慢都开始变味,大家想方设法的给贵宾们提供超值服务。当他们走到疗养院和招待所的房间,会一眼看到鲜花和水果,香槟鱼子酱一应俱全,还有宴会,演出,桑拿温泉等等,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接待一次高级贵宾,要花上万卢布,对于原本贫穷的库班来说,花钱如流水啊!”

迈丹纽克说:“那你们肯定有所求喽?”

塔拉达冷笑一声:“不然你以为库班怎么发展起来的?豪华的招待,可以让贵宾们对库班留下良好的印象,等我们申请经费,建材等各种各样的资源时,贵宾们难道不会予以倾斜吗?虽说分配资源是领导们分内的事情,但意思是这么个意思,如果你没那么点意思,那恐怕就没意思了。”

迈丹纽克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收钱的?”

塔拉达清楚的说:“1970年5月1日,参加国际劳动节庆祝活动后,72卢布50戈比,一笔微不足道的小钱,以找零的名义给我的,刚开始我甚至没意识到那是受贿。从那以后就一直有人送,我也一直收。”

迈丹纽克问:“送钱的人很多吗?”

塔拉达笑了:“成百上千!有时候我在睡不着觉的时候自己也在想,一个连吃饱饭都很满足的穷孩子怎么变成这样?现在,我终于不用再想啦!”

迈丹纽克沉吟片刻,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那位库班之王呢?他也收吗?”

塔拉达摇头:“不知道,反正没收过我的。”

迈丹纽克追问:“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塔拉达摇头:“没有!而且我认为他并不需要搞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梅杜诺夫有远大的政治前途在,没必要也没兴趣捞钱。”

迈丹纽克点了点头:“说说莫兹利吧!据说你跟他关系不错?”

塔拉达冷笑:“一个人渣而已!要不是看梅杜诺夫的面子,我早就收拾他了!”

迈丹纽克问:“莫兹利给你送过钱吗?”

塔拉达点头:“定期送,一直送,我给你存款账户,莫兹利一直往那里打钱,不过我从来没取。”

得到关键线索的迈丹纽克很高兴:“那就奇怪了,人人都说莫兹利是个人渣,为啥梅杜诺夫要这么护着他?难道他不清楚莫兹利的作为吗?”

塔拉达哈哈大笑:“老领导是否清楚莫兹利的作为很难说,但我感觉,你们好像至今都没弄清楚这一系列冲突的本质?”

迈丹纽克被问懵了:“本质?”

塔拉达说:“莫兹利死不死,根本没人在意,但这关系到梅杜诺夫同志的权威!你应该知道,我这位老领导工作风格非常强硬,你们检察院从莫斯科派人到他的地盘,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搞事情,还跟索契侦探搅在一起,想干什么?不觉得对他是种冒犯吗?”

迈丹纽克愤怒的说:“那也不至于弄死个人诬陷我们吧?”

塔拉达摇了摇头:“据我所知,洛贡索夫的死,不是边疆区或索契市任何人安排的,我们只是利用他的自杀借题发挥,比如有人听到临终控诉等等。”

迈丹纽克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洛贡索夫死前没有写控诉状,原来连那所谓的“临终控诉”都可能是假的!

死在拘留所里的塔拉达

在塔拉达被捕后,梅杜诺夫真破防了!他娘的检察院,你们居然偷袭!他立刻向中央投诉,理由是检察院凭什么不通报边疆区就对干部采取措施?

这回纳伊德诺夫可不怵了,塔拉达已经到莫斯科履职,跟你还有啥关系?凭什么通报你啊?凭你长得跟自然灾害似的脸比屁股大?

就在两边激情互动的时候,根据塔拉达提供的线索,调查组再次发动偷袭!在边疆区的一个司机的住所,调查组发现了大量金币、首饰和现金。当然了,这些东西并不属于这位司机,而是属于边疆区党委第二书记希林。

听说希林翻车后,梅杜诺夫怒不可遏,连连向中央投诉,塔拉达还可以说组织关系在莫斯科,希林呢?为什么不通知?调查组的行动连联合委员会都没通知,他们想干什么?栽赃吗?

纳伊德诺夫没给梅杜诺夫任何回应,直接向边疆区发出了公函,要求同意追究希林的刑事责任,我这边证据确凿,你没有任何理由驳回!

此时,梅杜诺夫的跋扈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铁证如山,他居然驳回了检察院动议,理由?希林身体不好,他病了!在医院治疗,无法配合调查!

这样毫不掩饰的袒护,终于彻底激怒了纳伊德诺夫。在他的命令下,苏联最高检察院直接派出了人马,乘飞机到医院逮捕了希林,又空运回莫斯科审问。后知后觉的梅杜诺夫气的发疯,几天以后,梅杜诺夫在自己办公室里收到一封信,拆开信封,希林的党员证掉了出来,信纸上是纳伊德诺夫手写的文字:“谨此呈上希林的党员证,他因受贿而被逮捕并追究刑事责任,并对所有罪行供认不讳!”

面对这极致的挑衅,梅杜诺夫没有再暴走,他沉默的在桌前坐了很久——纳伊德诺夫,你还不懂得力量的可怕,不要逼我出王牌,把你们全都送上天!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收到希林的党员证后,梅杜诺夫并未开始行动,局势平稳的度过了两个多月,双方都没有大动作。

1981年6月下旬,索契又一次忙碌了起来,卡利尼琴科一打听,原来要有大型接待活动了!

此时,在索契,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尤里·丘尔巴诺夫正准备举行干部大会,全国的执法机构的高官们云集。当然了,丘尔巴诺夫的号召力之所以如此之强,并不只是因为他是内务部副部长,而是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大公主加琳娜的老公,勋宗的女婿。

7月初,大会热烈召开,丘尔巴诺夫和梅杜诺夫在会场前谈笑风生,在会场里,还有众多执法系统高官,其中也包括苏联副总检察长——纳伊德诺夫。

是的,丘尔巴诺夫组织的这场宏大活动,主要目的只有一个——劝和。无论是梅杜诺夫还是纳伊德诺夫,他们与大驸马的关系都不错。在丘尔巴诺夫看来,梅杜诺夫跟检察院压根就没啥你死我活的矛盾,一个公事上的纠纷,你们俩至于吗?

丘尔巴诺夫认为,梅杜诺夫不可能是腐败分子,只是风格强硬又好面子,纳伊德诺夫更不用说了,完全是对事不对人,俩人根本没啥私仇,都是我老丈人的好同志吗,见面聊聊,把话说开了,也就没事了。

从梅杜诺夫角度来说,他是愿意讲和的,虽然脾气暴躁又死要面子,但梅杜诺夫还算是个政治家。梅杜诺夫明白,任凭他怎么胡搅蛮缠也无法改变一点——边疆区干部中有大量的腐败分子,死保他们就是与法律对抗,自己在道义上站不住。

而从纳伊德诺夫的角度看,他也不反对和解。虽然副检察长刚正不阿,但也不是愣头青——谁都知道库班之王是勋宗的嫡系,其中还有大驸马说和,你就算要坚持原则,也得考虑一下原则本人的面子吧?

所以纳伊德诺夫接受了邀请,准备跟梅杜诺夫谈一下,让两边都能下个台阶。

在大会开始后,丘尔巴诺夫按程序致辞,主要流程结束后,前来参会的高官们集体前往一个度假小镇,这才是真正开会交流的地方。

我们不知道,丘尔巴诺夫是如何调和的。总之,从到达小镇后,梅杜诺夫就一直端着,感觉在等纳伊德诺夫向他道歉。在酒会上提了四五杯后才把话题引到跟检察院的冲突上,表示自己历来对执法人员很尊重,铺垫半天后,梅杜诺夫才悻悻的说:“现在,请那个固执的家伙来到我们面前吧!”

然后,现场的人环顾四周,纳伊德诺夫呢??

发现人不在,懵逼的梅杜诺夫赶紧让人去找,几分钟后下属过来汇报,纳伊德诺夫压根没来度假小镇!

这下库班之王的脸可真挂不住了!大驸马,你看到了,这可不是我不给面子啊!是对方拿我这张老脸当鞋底子啊!

那么,纳伊德诺夫为啥没出现呢?

实际上,在会议结束后,纳伊德诺夫坐上了汽车,也准备出发去那个小镇。此时,索契内务部的一名副局长突然走了过来,低声说:“我不建议您去那个小镇,那是陷阱!”

纳伊德诺夫大惊:“什么?”

那人继续低语:“本地交警已经得到指示,会在您宴饮后的必经之路设卡拦截,以醉驾的罪名拘捕,这个丑闻会被大肆宣扬,到时候您百口莫辩!”

纳伊德诺夫震惊不已,他无法确信这个说法的真伪,但哪怕存在这个可能,小镇也不能再去了,于是,他果断成为弃车人,直接溜回了莫斯科。

那么,梅杜诺夫是不是真的给纳伊德诺夫准备了一个陷阱呢?

答案是否定的,直到很久之后,这场拦驾的真相才被解开。索契的另一名市委副书记特罗诺夫,一心想要扳倒莫兹利,而如果检察院中途而废,特罗诺夫就没有了打击对手的机会。所以,作为特罗诺夫的铁杆,这名内务部副局长直接搅黄了两大巨头的和解会议,但他当时没有想到,这次搅局会在之后,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

总之,由于这场搅局,丘尔巴诺夫的调停没能成功,双方还都觉得自己被欺骗,到了这一步,别说丘尔巴诺夫,就算是我拎两箱牛奶去恐怕都无济于事了。

回到莫斯科后,纳伊德诺夫立刻向边疆区发出了第二份针对莫兹利的动议,并附上了大量证据,要求追究对方刑事责任!

在另一边,梅杜诺夫更加怒不可遏。此时,苏联最高检察院的老检察长鲁坚科刚刚去世,新任的总检察长列昆科夫胆小谨慎,这更让梅杜诺夫有恃无恐。在索契,梅杜诺夫召开干部大会大骂检察院,激烈的态度惊动了列昆科夫,于是他给梅杜诺夫打了个电话,想探探口风。

梅杜诺夫有所不知,其实检察院内部也有矛盾。新任总检察长列昆科夫就和副总检察长纳伊德诺夫不太对付。但他此时已经对检察院有了应激反应,因此当秘书汇报说总检察长来电时,梅杜诺夫发出了一声尖锐爆鸣——“让他去死!”

不过,在冷静之后,梅杜诺夫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对方副国级,比他高半级)稍微打听了一下检察院内部的矛盾,梅杜诺夫发现,列昆科夫也许是个可以谈判的对象。因此,库班之王做出了让步——莫兹利是不能抓的,他已经关乎我的老脸。但是,这个王八蛋也确实不能啥事没有,我可以把他的市委副书记撸了,让他去学校干个闲职!

在梅杜诺夫看来,自己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检察院该知足了。然而并没有,他发现,奇茹克的调查组依然每天忙里忙外的调查,纳伊德诺夫每隔几天就发函要求逮捕莫兹利,自己的让步,让出了个寂寞。

屡次三番之后,梅杜诺夫终于狂笑起来,老子一忍再忍,一让再让,你们还要得理不饶人?兄弟给你面子,你揪兄弟辫子,行,是你们逼我出王牌的。

1981年9月,梅杜诺夫亲自去雅尔塔,拜见了勃列日涅夫。

在简单汇报了一下地方生产情况后,梅杜诺夫画风一转:“您知道,列昂尼达·伊里奇(俄语语境中亲近的称呼),我们一切都很好。但检察院却在折磨我们!人们被恐吓,以至于无法安心工作。纳伊德诺夫根本不把党的机关放在眼里,他甚至敢无视中央委员会的决定!他什么都不在乎!”

勋宗的回答如他所料:“好的!等我休完假回莫斯科,就会把一切都安排好,你过来,我们再商量一下。”

在回去的路上,梅杜诺夫心情十分舒畅,他不停的咒骂纳伊德诺夫,还信誓旦旦的跟随行人员表示,那家伙完蛋了!老子要把他赶到鸟都不拉屎的地方拉屎!这是注定的命运,没人能改变!

仅仅两天之后,梅杜诺夫的王牌就显示了威力——苏联副总检察长纳伊德诺夫被解职,没有理由,也不需要解释,反正苏联检察院从此以后没你这号人了,滚蛋吧!

当接到通知时,一向情绪稳定的纳伊德诺夫气得心脏病发作,差点当场去世。有趣的是,就在所有人都对纳伊德诺夫避之不及时,大驸马丘尔巴诺夫却伸出援手,将他安排进内务部当了个副处长,虽然从正部降为了副处,但好歹比去鸟不拉屎的地方当拉屎大王强。

失去纳伊德诺夫的支持后,奇茹克调查组立刻陷入绝境,首先,在拘留所里提供大量线索的塔拉达死了(正常死亡,脑出血)。其次,已经认罪的希林翻案了,理由还是那套,声称自己被刑讯逼供,还要反诉检察院!

考虑到总检察长列昆科夫与纳伊德诺夫一直不对付,且总检察长向来以不惹事还怕事而闻名,连奇茹克自己都认为,这起案子肯定没希望了,调查组离解散不远,这场索契大案,必将以虎头蛇尾告终。

然而,在这个接近绝望的至暗时刻,一个无私的好人,却出面拯救了调查组,而这个人,就是我们尊贵的库班之王——谢尔盖.梅杜诺夫。

谢尔盖.梅杜诺夫

接下来请看同款封面的本文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