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师答卷”
发布时间:2025-09-11 15:44 浏览量:2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推动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全方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发挥“三名”工程支点效应,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山东省以“立德树人、求是创新、名师先行”为基本工作思路,用20年的坚守与探索深耕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三名”建设工程,带动广大教师将“躬耕教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构建起实践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良好发展格局,培育出一批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教育领军人才。“三名”工程已成为一个品牌、一面旗帜,既体现出教育家精神的引领,又注重融入现代教育治理智慧,全面激活了全省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池春水”。
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擦亮教师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服务”是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涵养师德、示范引领的重要路径,也是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特级教师工作坊、齐鲁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山东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全体教师志愿者大力践行志愿精神,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聚焦全环境立德树人、乡村教育振兴、“双减”工作等重点,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以良好的师德风貌、前沿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科素养、扎实的课堂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当地学校带去了新理念、新策略、新课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山东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置于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和谋划,多措并举,创新驱动,不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方位赋能乡村优质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优化乡村教师配置水平;加强培训引领,提升乡村教师综合素养;加强政策保障,营造乡村教师发展良好环境。积极探索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在乡村教师“留得住”和“有发展”上持续发力,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
二十载深耕不辍: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领头雁” ——齐鲁“三名”建设工程综述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我省始终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谋划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自2004年起,我省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历经20年深耕,不断完善培育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成果培育和质量管理,助力一批批教育领军人才从齐鲁大地脱颖而出,为全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齐鲁样板”。……
留得住,教得好!山东为乡村教师“撑腰”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在回信中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希望你们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把讲台“搬”到最需要的地方“同学们,实验中液体分层明显,固体各居其位,谁能用物理知识来揭秘神奇的‘密度塔’?”在菏泽市定陶区万福实验学校的课堂上,齐鲁名师常颖颖正演示实验,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生动场景。台下,原本拘谨的学生纷纷举起小手,连后排听课的当地教师也忍不住点头记录。这是山东省“志愿服务、领航先行”名师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常见画面。……
- 上一篇:我当村干其实很“傻”续篇
- 下一篇:艺术学院开展教师节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