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教顺德!从“育分”到“育人”的跨越突围
发布时间:2025-09-12 09:06 浏览量:1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教师节随风而至。9月10日,顺德区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2025学年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教育发展成果,聚焦教育与高校深度合作,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顺德也正悄然从传统的“育分”转向“育人”。
如果把时间拉长,能更清晰看到这条演进脉络。从2015年教育体制综合改革开始,到“初中壮腰工程”“四好工程”的实施,再到2024年顺德“教育二十条”提出打造“四优”高质量教育体系,顺德教育战略并非零打碎敲,而是始终围绕一个核心: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身。
顺德区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2025学年教育工作会议。
■ 根基与新起:顺德教育“根深叶茂”
顺德自古文风鼎盛,地名也烙着文教印记:杏坛、伦教、金榜、广教……这些不只是符号,更是一种深植于民间的地域自信。传统不等于守旧,顺德自2002年就已经是广东首批“教育强市”,2004年10个镇(街道)100%成为广东教育强镇,2009 年又成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可以说,顺德教育“根基”深厚。
近年来,顺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四优”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目标,持续推动区域教育提质增效,努力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遇到好老师、享有好教育。2025年,顺德教育再结硕果,成绩亮眼、振奋人心。
最美校园行动、老旧学校焕新、集团化办学100%全覆盖……让“学区有优校”在顺德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掷地有声的民生承诺。顺德高起点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北师大、华东师大等高校托管新建校,2.3亿元改造49所老旧学校,64个教育集团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家门口的好学校”正在成为现实。
焕新后的华侨小学。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头雁工程”对全区600余名学校领导实行100%常态化考评,近三年校级领导调整率达50%——干部“能上能下”从理念变成实践。而“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工程”“名师工程”“教育家孵化工程”则构建起教师专业成长完整阶梯。
数据是有力的注脚:新招聘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从2021年不到30%提升至2025年的70%;高层次人才6881人,顶尖教师数量稳居全市第一。教师队伍正从“数量满足”走向“质量优化”。
有了好学校和好老师,2025年顺德在教育质量上实现了新突破,清华、北大录取实现历史性突破。顺德普通类特控上线率与本科上线率位居全市前列。
■ 贯通与融合:
打造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立交桥”
2025年,顺德在奥林匹克竞赛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在2025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广东赛区中,顺德一中4名学子荣获省一等奖,1人成功挺进省队,并在全国竞赛中首摘铜牌——成绩亮眼背后是值得关注的培养理念。
这与顺德与国内顶尖中学的合作密不可分。区少年科学院带领基地校与华东师大二附中、巴蜀中学等国内培优学校深入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的合作。顺德一中、李兆基中学开设“巴蜀班”,北滘中学开设“钱学森实验班”“成都七中班”,引入了国内优质教育资源。
顺德一中教育集团与巴蜀中学教育集团签约。
顺德以贯通培养打破了学段壁垒,以多元合作打开了外部资源,一座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正在构建。
顺德区与国内四所顶尖高校达成教育合作。
在当天的教育工作会议上,顺德区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展“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开展“顺德区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工程”,这也标志着顺德教育与高校的合作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 潜能教育与教育自信:回归育人本质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个‘道’就是潜能教育。”当天,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陈新文引用韩愈《师说》指出,“如果只注重考试成绩,忽视潜能教育,就是‘小学而大遗’”,提出“潜能教育”理念。
潜能教育是什么?它不是简单的特长培养,而是发现、唤醒、培育、释放每个孩子内在潜能的教育哲学。其核心是三个支柱:终身学习的能力、不屈不挠的精神、正向正气的三观。
“即便没考上985、211,有这三个品质,干什么都会成功。”这一定位,清晰传递出顺德的教育价值观:从选拔“优秀者”转向成就“每一个”。
从乐从学校午休安排引发的讨论,到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理性监管,顺德试图在社会焦虑与教育规律之间找到平衡点:不一刀切,不盲目跟风,而是基于常识、凝聚共识。
在教育焦虑弥漫的当下,顺德提出“教育自信”显得尤为可贵。这种自信体现在拒绝“折腾”。按教育规律办事,减少无效劳动,让学校更宁静、教师更专注、学生更自主——这是一种系统的从容。
从“四好”到“四优”,从“育分”到“育人”,从“知识灌输”到“潜能激发”——顺德教育正在进行的是一场关于“何以成人”的深度探索。其价值,或许不仅在于培养出多少高分考生,更在于探索一种更加人性、更具韧性、更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
优不在绩,而在质;不在少数,而在多数;不在当下,而在未来,共同期待顺德教育今后的“满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