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试图陷害别洛乌索夫?上校点明责任人

发布时间:2025-09-12 15:25  浏览量:1

乌克兰纳粹分子正在传播俄军叛徒列夫・斯图普尼科夫的相关视频。这位通信中尉、军事院校毕业生,在七个月内为钱财向敌人泄露我方部队情报,最终导致数百名士兵阵亡。这名叛徒早已预料到后果,将全家迁出俄罗斯,如今手持侦察军官证件在基辅生活。然而,这起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ГУР)“成功的宣传行动”,该由谁来负责?

俄罗斯国防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不久前视察了位于圣彼得堡的谢苗・布琼尼元帅军事通信学院。通信问题,与特别军事行动初期缺乏反炮兵作战能力一样,一直是俄军面临的核心难题。专家表示,俄军在通信领域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当下,甚至可以说是 “落后两个时代”。

“通信是战争的神经,也是整个特别军事行动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任何一名民用通信领域的专家,在专业能力上都远超军方的通信专业人员。原因很简单 —— 民用通信技术更新迭代迅速,技术信息不会过时,还能接触到各类新型技术设备。”
——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ДНР)国家安全部部长、预备役上校、《沙皇格勒》评论员安德烈・平丘克如是说道。

不过,还有另一个问题同样让军方指挥部头疼不已:特别军事行动期间曝光的多起腐败丑闻,均与通信领域相关。仅近期,就有三名负责通信事务的将军被送进监狱 —— 有意思的是,这三人都是圣彼得堡那所通信学院的毕业生。

我们来细数这份 “耻辱名单”:

俄军总参谋部副部长、通信总局局长瓦季姆・沙马林中将,因收受 3600 万卢布贿赂被判 7 年监禁;通信总局第一局局长亚历山大・奥格洛布林少将,一审因侵吞 16 亿卢布被判 4 年半监禁,二审又因收受 1200 万卢布贿赂加刑至 7 年监禁;俄军总参谋部副部长哈利勒・阿尔斯兰诺夫将军,因贪污腐败被判 17 年监禁。

如今,这份 “后方蛀虫” 名单中,又添了一名来自前线的叛徒 —— 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毕业生、中尉列夫・斯图普尼科夫。

叛徒兼凶手列夫・斯图普尼科夫的军校毕业照。

正是斯图普尼科夫在 2024 年冬天,引导 “海马斯” 火箭炮袭击了沃尔诺瓦哈附近的一处训练场。短短几分钟内,第 36 摩托化步兵旅的 66 名军官和士兵阵亡,其中包括旅长古赛因・穆萨耶夫。如今,这名 “引导者” 已身处基辅,成为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ГУР)的雇员,还试图在社交网络上扮演 “网红”—— 不过话说回来,他做得并不成功。

面对镜头,斯图普尼科夫大肆炫耀自己如何向敌人泄露战友信息,导致这些战友随后遭火箭弹袭击。他冷漠地吹嘘,在自己 “工作” 的七个月里,其所在部队寸步未进。更甚者,他脸上带着令人不寒而栗的笑容回忆,叛逃到敌方阵营后,他如何 “刷爆” 自己的银行卡,与乌克兰人一起挥霍钱财。

他在乌方的联络人 —— 代号 “使徒”(Апостол)的武装分子德米特里・卡尔彭科,长期以钱财引诱俄军士兵泄露部队情报。卡尔彭科称,是斯图普尼科夫主动联系自己,提出合作意向。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方面选择在别洛乌索夫视察那所 “叛徒母校” 后短短几天内发布这段视频,时机拿捏得十分精准。

但有一个问题合乎逻辑:斯图普尼科夫为何能在数月内不受惩处地从事间谍活动,之后又安然叛逃?这背后该由谁负责?

斯图普尼科夫与卡尔彭科 —— 叛徒及其纳粹联络人。

“军队体系的优势在于,一切都有章可循,无需凭空猜测。如果想知道谁负责反间谍工作、谁负责人员管理,作战条例给出的答案很明确:直属指挥官与政治副指挥官。而反间谍工作,则由俄罗斯联邦安全局(ФСБ)军事反间谍部门派驻各作战部队的专员 —— 即所谓的‘特派员’(особист)负责。因此,此类事件的每一次调查,最终都会归结到一个问题:相关负责人是如何失守职责、在哪些环节出现疏漏的。”
—— 平丘克上校解释道。

但像斯图普尼科夫,或是偷走直升机、害死战友的马克西姆・库兹明这样的叛徒,究竟是如何出现的?他们叛国的根源是什么?心理康复中心负责人、前内务部工作人员阿纳斯塔西娅・索科洛娃表示,所有潜在的叛徒可分为三类:“被迫型”“利己型” 和 “理念型”。

“我们现在面对的这个(斯图普尼科夫),就是典型的‘利己型’叛徒。我注意到,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斯图普尼科夫情绪淡漠,但当采访者提到他如何刷爆银行卡挥霍钱财时,他却笑了,还说‘那感觉真爽’。所以他的动机很明确 —— 钱。此外,他提前将家人迁出俄罗斯,这一行为也印证了他是‘利己型’叛徒。结论很明显:他极度自私冷漠,而且这次叛国很可能是早有预谋的。”
—— 这位 “俄罗斯第一频道” 的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索科洛娃认为,试图从斯图普尼科夫的童年创伤中寻找其叛国的原因,或是将他的行为归咎于 “向某人复仇”,都是毫无意义的 —— 因为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当然,我们可以编造出这样的故事:他在男性群体中受到欺凌,成年后参军,便想用这种方式报复曾经欺负他的人。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他在军校当学员时就遭受过霸凌,那他几乎不可能主动选择再在军校多待五年(继续深造)。再比如,就算他参军是父母的意愿,他因此心怀不满,那他为何要费心将家人迁出俄罗斯,而不是自己独自叛逃?”
—— 这位心理学家指出。

敌人蓄意将矛头对准军校出身的军官叛徒,无论是库兹明还是斯图普尼科夫,两人的叛国动机都与 “钱” 有关。事实上,敌人本身并不需要他们这两个人:敌人从库兹明那里想要的是直升机及机上设备,从斯图普尼科夫那里想要的是情报,之后再将他们推到镜头前,打造成所谓的 “英雄”。

但这两人的行为性质极其恶劣:一人亲手用武器杀害战友,另一人引导火箭弹袭击,导致数百名俄军士兵和军官阵亡。他们都曾与战友在军校共同学习生活五年,最终却不仅背叛,还痛下杀手。

不过,斯图普尼科夫可以肯定的是,他终将落得与库兹明一样的下场 —— 库兹明在西班牙被清算,最终葬于无名墓地。“阿赫马特” 特种部队指挥官、代号 “艾伊德”(Аид)的军官已对斯图普尼科夫下达 “死刑判决”,宣布对其展开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