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明军畏敌如虎战力低下的表现,崇祯南迁能让大明守住半壁江山吗

发布时间:2025-05-22 00:29  浏览量:2

因果关系正好反了,明军中的主力部队一直坚韧顽强、吃苦耐劳、骁勇善战,是因为有以崇祯为首的大明朝廷他们才打不赢。

畏敌如虎的当然也有,比如芜湖之战中黄得功部下们的表现,但那是因为黄得功的嫡系本来就几千人,他那八万大军就是靠短短几个月内收编杂牌武装乃至抓壮丁凑出来的,当然会这样。明末的正规营兵经常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意卖命,但是在没有朝廷拖后腿的时候,他们战斗力从来都不能算差。

尤世威、尤世禄兄弟在榆林抵抗李自成战死,他们的部队被闯军收编了,然后这些不久前还是明军的人在宁武关就吊打了周遇吉。

李成栋跟着高杰的时候被闯军撵得到处抱头鼠窜,被清军吓得溃散之后试图渡江南下,又被郑家的海盗们打得哭爹喊娘。然后李成栋转身投降了清军,在镇江之战中做开路先锋,打得郑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松锦之战前期,明军在洪承畴的指挥下稳扎稳打,能和清军打得有来有回。然后崇祯派了张若麒、马绍愉这俩特派员来瞎指挥,明军就冒进、断粮、崩溃一气呵成。

孙传庭本来能和李自成维持对峙局面,因为装备好,还能在局部战斗中压制闯军。然后崇祯逼他出兵,冒进、断粮、崩溃一气呵成。

明军基层将士的战斗力从来不比清军和农民军差,实际上清军和农民军就脱胎于明朝东北、西北的边军。石廷柱、佟养和等人本来都是明朝的女真夷丁将领,张献忠曾经是洪承畴麾下的先登勇士。但明朝官僚队伍的整体腐朽使得明朝没能力组织他们,保障不了他们的后勤,提供不了足够的未来发展期望,也无法进行相对公平的奖惩。

所以在明末历史中,某个将领带着自己厚待的嫡系部队,和人数对等的清军打成平手很正常,打赢了也有可能。但是一旦组织大型会战,需要友军互相配合,需要复杂的大规模后勤保障,明朝就能做到每次都拉胯。

很显然不是明军将士的责任,是整个朝廷都烂透了。

后来南明能坚持十八年,恰恰是因为南北两京崇祯、弘光的破朝廷被彻底消灭了,重新组建永历朝廷只不过是张献忠儿子们的傀儡。

只要南北两京的大明朝廷不被消灭,明军就得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