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评论:为教师减负,关键要敢于“刀刃向内”

发布时间:2025-09-15 16:33  浏览量:1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昌林)《江南晚报》报道:第41个教师节当天,无锡新吴区教育局发布《关爱教师十条》,其中明确提出“取消教师手写教案的硬性要求”。这项减负措施,赢得广大网友热议与众多教师赞许。

设计教学、撰写教案是教学应有之义,但教案撰写方式无需千人一面。新吴区取消手写教案硬性要求这项小动作引起大反响,契合减负需要,顺应教师愿望,也体现出管理思维从“管束”向“服务”的转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学校是育人场所,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减负最终要落实在各地各校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譬如面对大量社会事务向学校转移的现象,各县市区教育管理部门应增强责任担当,当好学校和教师“减负”的守护人。要做到源头把关、过程监管与追责问责相结合,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规范管理长效机制,细化教师减负清单,筑牢抵御形式主义“进校园”的坚固防线。更重要的是,要勇于刀刃向内,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取消重形式轻内容的活动与干部绩效考核挂钩。

教育行政部门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管理即服务的意识,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从整合形形色色的表格、精简可有可无的会议、取消花里胡哨的活动、减少华而不实的调研入手,引导机关干部深入学校、走进课堂、贴近师生,现场听取心声呼声,实地解决急难愁盼,以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教师的“减负指数”。

学校要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实效出发,向内使劲。比如教案撰写类似工作,手写也好,电脑打字也罢,都应以便利有效为宜。学校管理应遵规守章,完善工作报备报批和活动协调统一机制,要求管理干部用自身教育教学行动引领教师。

减负松绑,回归教师育人本位,是中小学教师期待潜心教书、渴望静心育人的共同诉求和期盼。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将更多时间精力放到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上、放到立德树人的使命任务上,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恃人不如自恃,寄望莫若求己”。各地各校应自警自省自律自强,通过政策护航、措施加力、行动导向,切实“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真正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让广大教师心无旁骛、轻装上阵、专心育人,真正实现热心从教、安心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