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儿无女的于月仙:去世四年后,丈夫张学松的选择让人泪目

发布时间:2025-09-15 18:00  浏览量:1

文| 柚柚

编辑| 文静

初审|小满

说起于月仙,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乡村爱情》里那个泼辣能干的"谢大脚"。

这个把角色演得活灵活现的女演员,一生没有儿女,在事业最红火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永远离开了我们。

她走了之后,丈夫张学松的做法让无数人动容落泪。

一个男人对妻子的爱能深到什么程度?当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他又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份深情?

于月仙的人生起点并不高。

她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观念很重的家庭里,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

小时候的于月仙就展现出了对文艺的天赋和喜爱,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对一个穷人家的女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命运给她开了一扇窗。

高中时期,于月仙在职业学校读书,学习成绩相当不错。

老师们发现这个女孩子不仅学习好,还特别有艺术天分,就推荐她去沈阳音乐学院学舞蹈。

这对于月仙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她抓住了这个机会,在音乐学院里刻苦学习舞蹈。

毕业之后,于月仙留在学校当老师。

那时候的她觉得自己的人生轨迹已经定了,安安稳稳当个舞蹈老师,日子也算过得去。

可是生活总是充满变数,家里的变故很快就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

弟弟于英杰的出生,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

更要命的是,弟弟8岁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脊柱侧弯,弯曲程度达到了174度。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不及时治疗,孩子可能会瘫痪,甚至有生命危险。

治疗费用是个天文数字。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开始出毛病,根本承担不起这笔医疗费。

作为家里唯一有稳定收入的人,于月仙毫不犹豫地扛起了这个重担。

她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拿出来,给弟弟看病。

钱不够怎么办?于月仙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考中央戏剧学院,要进演艺圈赚钱。

这个决定她甚至没有告诉家人,因为她知道家人会觉得这太不靠谱了。

一个已经在学校当老师的人,突然要去追求演员梦,在外人看来确实有些疯狂。

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求学过程是艰苦的。

于月仙年纪比其他同学都大,经济条件也不好,学习压力很大。

就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张学松。

这个男同学不仅在学习上帮助她,在生活上也给了她很大的支持。

两个人的感情在艰苦的求学生涯中慢慢升温。

张学松看到了于月仙为了家庭所承受的压力,也被她的坚强和责任感深深打动。

在学校期间,于月仙接演了人生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这让她看到了希望。

毕业分配的时候,问题来了。

学校要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工作,这意味着两个相爱的人要面临分离。

张学松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宁愿缴纳违约金,也要和于月仙在一起。

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违约金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毕业后的于月仙正式进入了娱乐圈,张学松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打拼。

两个人本来计划结婚后要个孩子,过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可是弟弟的病情不等人,医生说必须尽快手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于月仙和张学松商量后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推迟要孩子的计划,全力以赴为弟弟筹集医药费。

于月仙开始疯狂接戏,不管是什么角色,只要给钱她都接。

那段时间,她几乎没有休息过,拍完这部戏马上赶下一个剧组。

张学松也全力支持妻子的决定。

他知道妻子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仅要赚钱救弟弟,还要承受没有孩子的遗憾。

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反而默默承担起了照顾于月仙的责任,让她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

娱乐圈不是那么好混的。

虽然于月仙很努力,但好的剧本和角色并不是想要就有的。

她经历了一段相当艰难的低潮期,接不到什么好戏,收入也不稳定。

那段时间,夫妻俩的日子过得相当紧巴。

就在最困难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于月仙的表姐马丽娟嫁给了赵本山,这个关系为于月仙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赵本山正在筹拍《乡村爱情》,需要一个女主角来演"谢大脚"这个角色。

说实话,赵本山一开始并不愿意用于月仙。

毕竟在娱乐圈,关系户的名声不太好听。

于月仙也知道这一点,她没有主动去找赵本山要角色,而是继续默默努力着。

最终是赵本山主动找到了她,邀请她来试戏。

接到《乡村爱情》的邀请,于月仙心里既兴奋又忐忑。

她知道这可能是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必须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她认真研读剧本,深入理解"谢大脚"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谢大脚"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于月仙量身定做的。

她把这个农村女人的泼辣、善良、坚强演得淋漓尽致。

观众们一下就记住了这个角色,也记住了于月仙这个演员。

《乡村爱情》一拍就是十几部,于月仙也因为这个角色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有了稳定的收入,于月仙和张学松的生活终于有了起色。

弟弟的病也得到了及时治疗,虽然花光了夫妻俩所有的积蓄,但至少保住了弟弟的生命和健康。

两个人从来没有为这些付出后悔过,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家人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于月仙和张学松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彼此就是对方最重要的人。

张学松一直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从来不会因为她工作忙而抱怨。

于月仙也总是在工作之余尽可能多地陪伴丈夫,两个人的感情让很多人羡慕。

2021年8月,正值事业巅峰期的于月仙在前往阿拉善的路上遭遇了车祸。

这个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一个这么有活力、这么坚强的女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她才50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

于月仙的突然离世,对张学松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两个人从年轻时就在一起,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好不容易生活刚刚好起来,妻子却永远离开了他。

那种痛苦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张学松在巨大的痛苦中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深情。

他没有选择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而是用实际行动来纪念妻子。

他开设了社交账号,专门用来发布关于于月仙的内容,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个优秀的女演员。

更让人感动的是,张学松承诺要照顾于月仙的家人。

于月仙生前最放不下的就是年迈的父母和身体不好的弟弟,张学松主动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他定期去看望老人,关心弟弟的身体状况,就像于月仙还在身边一样。

到现在,于月仙去世已经四年了,张学松依然没有再婚的打算。

有人劝他趁着年纪还不算太大,重新找个伴侣。

张学松总是摇摇头,他说于月仙就是他这辈子唯一的爱人,没有人能够取代她在自己心中的位置。

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的妻子虽然离开了,但她永远活在我心里。

我会用余生来践行对她的承诺,照顾好她最牵挂的家人。

这样的话语,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深情,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

张学松的行为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不仅仅是花前月下的浪漫,不仅仅是甜言蜜语的承诺,更是在对方离开之后依然能够坚守的那份情感。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使死亡将他们分开,这份爱依然不会消散。

结语

于月仙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意义。

她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了家人,用自己的才华给观众带来了欢乐。

而张学松在她离世后的选择,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深情。

这样的爱情故事,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显得格外珍贵。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爱情模样:不仅能够同甘共苦,更能够在生死离别之后依然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