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淫残暴的江都王刘建,与父争妻,与妹乱伦,害得女儿远嫁乌孙
发布时间:2025-09-15 19:10 浏览量:1
文:水木史记
编辑:水木史记
——《前言》——
西汉有个江都王刘建,做出的事比想象的疯狂。
他与父亲争夺美女,与亲妹妹乱伦,草菅人命如儿戏。
最终害得自己的女儿远嫁西域,成为政治牺牲品。
——《壹》——
很多人不知道,江都王族曾经是汉朝的军功贵族,刘非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的哥哥,前154年,年仅15岁的刘非主动请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那一年,大汉王朝面临建国以来最大的内乱。
七个诸侯王联合造反,声势浩大,少年刘非却毫不畏惧,他上书给父皇:"让我去打吴国!"景帝被儿子的勇气感动,赐给他将军印,派他领兵出征。
战争的结果证明了刘非的能力。
吴国被他打得大败,七国之乱迅速平息,论功行赏时,刘非被改封为江都王,管辖原本吴国的全部领土,这是何等的荣耀。
一个15岁的少年,凭借军功获得了比父王更大的封地。
江都国位于今天的江苏扬州一带,土地肥沃,商贸发达,是汉朝最富庶的诸侯国之一,刘非在位27年,治理有方,他招纳四方豪杰,江都王府成为人才荟萃之地。
匈奴入侵时,他又主动请战,展现了军人本色。
这样的父亲,按理说应该教育出同样优秀的儿子,刘建从小生活在王宫里,养尊处优,父亲的赫赫战功,反而成了他堕落的温床。
他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承受过生活的磨砺。
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享乐,第一次暴露本性,是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邯郸人梁蚡想把女儿献给江都王刘非,这本来是很正常的政治联姻。
但刘建听说梁蚡的女儿很美,竟然私下派人把她找来。
强行留在王府不让出去,梁蚡愤怒了,他到处宣扬:"这个儿子竟然和他老子争女人!"正常人听到这话,应该感到羞耻。
但刘建的反应是什么?他派人杀了梁蚡。
杀人灭口,这就是未来江都王的处事方式,梁蚡的家人上书朝廷申冤,但正好遇上大赦,案子不了了之,刘建逃过了第一次惩罚,这让他更加肆无忌惮。
——《贰》——
前127年,江都王刘非病逝,按照礼制,儿子应该在父亲的灵柩前守孝,以示哀思,但刘建做了什么?父王的尸体还没下葬,刘建就在居丧的住室里。
召来父王生前宠爱的美人淖姬等十个人,与她们通奸。
十个女人,一个个都是他父亲的妾室,按照当时的伦理,这些女人相当于他的庶母,更令人发指的是,他连亲妹妹都不放过。
刘建的妹妹刘征臣嫁给了盖侯的儿子,因为父王去世回家奔丧。
这本来是亲情的体现,但刘建竟然趁机奸污了自己的亲妹妹,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刘建眼里竟然成了发泄兽欲的工具。
他经常游玩章台宫,有一次,他让四个年轻女子乘坐小船在水中游玩。
看起来很浪漫,但刘建突然用脚把船踹翻了,四个女子全部落水,其中两人当场淹死,刘建在岸边看着,面无表情。
对他来说,这些人的生命就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
刘建还有一个异母弟弟刘定国,被封为淮阳侯,定国是江都王刘非最小的儿子,他的母亲希望立他为江都王的继承人。
这位母亲知道刘建的所作所为,花钱买通了一个叫荼恬的男子。
让他上书朝廷举报刘建淫乱,不配做江都王,事情败露后,廷尉判定荼恬接受贿赂代人上书,判处死刑,刘建逃过一劫,但他的仇恨记住了。
后来刘建多次派人到长安接刘征臣回江都。
明面上是兄妹情深,实际上是想控制妹妹,继续施暴,连鲁恭王太后都看不下去了,写信给刘征臣:"国内议论很多,你不要再去江都了。"
刘建派人去见太后,太后哭着说。
"告诉你们王,他以前太胡来了,以后要小心点,难道没听说燕王、齐王的下场吗?"太后的话传回来,刘建不但不反省,反而大怒,痛打了传话的使者。
一个连长辈都不敬重的人,还能指望他有什么底线?
——《叁》——
做尽坏事的人,内心往往充满恐惧,刘建知道自己罪恶累累,担心被朝廷发现,开始变得疑神疑鬼,他和王后成光一起,让越地的女巫施展"魔胜"之术,诅咒汉武帝。
在古代,诅咒皇帝是死罪。
但刘建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他对手下的郎中令说:"如果汉朝派使者来治我的罪,我绝不会一个人死!"这句话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同归于尽。
刘建还听说淮南王、衡山王有谋反的计划。
担心他们起事后自己被吞并,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刘建开始了称帝的疯狂准备,他私下制造兵器,数量巨大。
称王后的父亲胡应为将军,中大夫疾这个人力气很大。
善于骑射,被封为"灵武君",刘建制作了黄屋盖,这是皇帝专用的车盖,他还私刻皇帝玉玺,铸造将军、都尉的金银印信。
制造汉朝使者的符节二十个,各种绶带一千多条。
他甚至设置了完整的官员品级,准备起事后分封功臣,收集天下地理图和军队部署图,这是准备打天下的节奏。
刘建还派人联络各地诸侯王。
他给越王送去锦帛奇珍,越王也回赠荃草、葛布、珠玑、犀甲、翠羽、猿熊等奇兽,双方使者往来频繁,约定有紧急情况时互相支援。
一个地方诸侯王,竟然敢和皇帝分庭抗礼,刘建的野心已经膨胀到了极点。
前121年,淮南王谋反案发,朝廷在审理同党时,很多线索都指向了刘建,刘建多次用金钱贿赂相关人员,暂时没有入狱,但汉武帝已经起疑。
派丞相长史和江都相前去调查。
在刘建的住处,他们搜出了大量兵器、印玺、绶带、旌旗等造反器具,铁证如山,有司请求逮捕诛杀刘建,汉武帝下诏:"和列侯、二千石官员、博士们讨论。"
讨论的结果一致,天诛不容,应该以谋反罪处死。
汉武帝下诏派宗正、廷尉前去审问刘建,刘建知道末日来临,在使者到达之前,用衣带自缢而死,王后成光等同党全部被处死。
江都国被废除,改为广陵郡,一个延续了40多年的王国,就这样因为一个禽兽的疯狂而灭亡。
——《肆》——
刘建死了,但他的罪恶还在延续,最无辜的受害者,是他的女儿刘细君,刘建自杀时,刘细君年仅九岁,母亲作为同谋被斩首,整个江都王族几乎被连根拔起。
小女孩因为年幼,侥幸逃过了死刑,但从此成了罪臣之女。
在古代,罪臣之女的身份意味着永远抬不起头,意味着随时可能被利用,意味着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前117年,刘胥被封为广陵王。
他找到了侄女刘细君,看到这个美貌聪慧的女孩,决定好好培养她。
刘细君学习礼仪、典章、歌舞和音乐,逐渐成长为一位才艺双全的女子,但她不知道的是,叔父培养她并不是出于疼爱,而是为了将来的政治交易。
此时的汉朝,正面临着匈奴的巨大威胁。
汉武帝采取了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的策略,在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中,乌孙国实力相对强大,是理想的盟友。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乌孙王猎骄靡表示愿意与汉朝通婚。
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机会,但问题是:派谁去和亲?真正的公主们,汉武帝舍不得,平民女子,又不够分量。这
时候,罪臣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她有皇室血统,父亲是汉武帝的侄子,她是罪臣之女,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前105年,年仅20岁的刘细君被汉武帝封为江都公主,远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
刘细君的和亲之路,注定是一场悲剧。
乌孙王猎骄靡已经70多岁,而刘细君还不到20岁,两年后,猎骄靡去世,按照乌孙习俗,刘细君必须嫁给新王,猎骄靡的孙子军须靡。
刘细君不愿意,上书请求回汉。
但汉武帝的回复是:"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为了大汉的战略利益,刘细君必须继续牺牲,她嫁给了军须靡,生下一女,名叫少夫。
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中,刘细君写下了著名的《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前101年,26岁的刘细君在思乡的痛苦中病逝。
她用短暂的一生,为父亲的罪恶付出了代价,也为汉朝的外交政策献出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