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里有时终须有,命运早有安排,都是注定好的,别不信

发布时间:2025-05-23 13:22  浏览量:3

你终其一生,奋斗的终点,可能还没达到人家的起点,这就是个扎心的事实。

所以,你会发现,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很多时候,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不得不承认,努力可以改变生活,但似乎改不了命数。

有时候你越想争,越争不过,似乎命运早就写好了剧本,你只是按部就班的演。

但是认命不是放弃,而是看清真相后的清醒,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而是“知命”后,依然敢和生活过招,依然热爱生活。

有的人前半生没有存款,所赚的钱也只够温饱,但是人家偏偏赶上拆迁,一夜之间,有了房子收租,有了存款。人家还是该干啥干啥,但这已经是有些人一辈子奋斗的终点所不及了。

人生算计太多,也未必是好事。人算不如天算,个人的算计比不上上天的安排。你怎么知道老天让你这个时候没有能力不是在保护你呢?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强调的就是命运与天意的安排。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端什么碗,吃什么饭,赚多少钱,享多少福,经历什么事,什么时候和谁结婚,都是定数。时也命也,慎始善终,尽人事,听天命。

北宋文豪苏轼被贬黄州时,在江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看透荣辱皆是天意。年轻时他立志辅佐君王治国平天下,却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暮年时他笑谈:"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份通透,正是悟透了人间福分自有定数。

就像明代首富沈万三,从贩丝绸起家富可敌国,修建南京城墙时却因一句"代天子劳军"触怒朱元璋,最终流放云南。他给子孙留下家训:"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富贵如烟不可执。"

碗中餐饭皆是天赐,人,赚多少钱,都是有定数的,命中十钱,难求百金。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却在夜航船上醉酒捞月而亡。他早看透"钟鼓馔玉不足贵",碗中酒肉多寡早有安排。

想起老家祠堂门联:"粗茶淡饭长流水,薄酒清歌小洞天。"村里九叔公种了一辈子地,每天晌午蹲在田埂上,捧着粗瓷碗吃咸菜配糙米饭,活到98岁无疾而终。他常说:"吃饭七分饱,留得三分给子孙。"

反倒是镇上的王老板让我警醒。他开酒楼顿顿山珍海味,去年查出三高后突然戒荤吃素,结果在寺庙吃斋时被豆腐噎住,急救都没来得及。街坊都说:"阎王爷要收人,金碗银筷也拦不住。"

人,能吃多少饭,都是有命数的,人,享多少福,都是有气数的。

敦煌壁画里的商人本生故事最有意思:前世在沙漠埋下黄金,转世成骆驼想找回宝藏,却困死黄沙中。壁画题记写着:"黄金枷锁重,不如粗布衣。"

这让我想起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他手握半个江南钱庄,却因与洋商斗法破产,临终前让管家把算盘劈了当柴烧,叹道:"白手起家挣下金山银山,终究要还给老天爷。"

前年回乡遇见初中同学大刘更感慨。他在工地意外挖到古董,转手卖了300万,买房买车好不风光。谁料去年炒股赔光家底,现在开摩的维持生计。他总念叨:"命里八尺,难求一丈。"

结语

禅宗六祖惠能圆寂前,弟子问:"师傅可还有未了之事?"他指着案上油灯说:"灯油将尽时,莫要再添油。"人生如灯芯燃烧,长短自有定数。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尽心耕耘自己的三分薄田。正如寒山寺钟声千年不变——该响时自会响,该停时终须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