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遭教师连续扇脸 校方处理遭家长质疑
发布时间:2025-09-16 17:03 浏览量:1
2024年12月9日上午,常州市新北区香槟湖小学一名一年级学生在语文课上因未学会标注自然段,被教师庞某用课本连续扇打面部5-10次。据家长描述,庞某在要求学生反复翻书并标注自然段的过程中,每不会一次便击打一次,期间孩子哭泣不止,但击打未停。课后,孩子左脸红肿,次日出现淤血紫斑。家长称,孩子自述被打时“耳朵一直在响”。
此前已有体罚:迟到遭棍打,被斥“聋子哑巴”
家长反映,此前庞某曾因学生“迟到”(校规上课时间为8:20,学生8:00稍过到校)使用教具棍击打孩子身体,并要求孩子口头认错。因孩子仅点头未开口,庞某斥其“聋子哑巴”,直至孩子哭诉“知道了”才罢休。后虽校方安排学生与庞某课堂分离,但仍因学生从后门进入教室遭其厉声责骂“立刻滚出去”,导致孩子惊恐大哭。
校方回应引争议:家长称遭威胁“可以转学”
事发后,家长向12345热线反映,要求换班或调整教师岗位,但校方约谈态度强硬。家长称,校领导提出“不可能换班换老师,可以转学”“除了庞某无人愿要你的孩子”等言论,并要求家长“原谅教师,勿揪错误”。最终校方仅对庞某作口头批评处理。庞某在事件发生前已被选为学校新教师代表,并在事后仍担任学校十周年庆典主持人。
身心创伤持续:孩子噩梦厌学,母亲抑郁失眠
事件对学生及家庭造成深远影响。孩子长期恐惧上学,夜间做噩梦惊醒,每晚担忧老师还会不会打他,不肯入睡,通过电话手表向母亲发送“庞某揍我了”的拼音消息,日常见到庞某时浑身发抖。原本学习兴趣浓厚的一年级学生,变得不敢举手、厌恶上学。母亲因事件长期失眠、抑郁焦虑,最终决定为孩子办理转学,导致母子异地分离。
多方处理结果:派出所未受理,涉事教师仍任教
家长曾带孩子就医并要求庞某承担费用,遭拒绝。派出所对此事未予受理。截至目前,校方未进一步回应,庞某仍正常任教。家长只求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让施暴者得到应有的惩处,可如今诉求石沉大海,孩子只能异地转学,这样的结果,何时才能有个公正答复?家长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彻查此事,公正处理涉事教师,杜绝类似体罚,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还所有学生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追问与反思:教育之伤,何以为愈?
当课本成为施暴工具,当哭泣换不来停止,当校方选择维护而非反思——我们不得不问:以教育为名的伤害,是否正在毁掉孩子对世界的信任?体罚屡禁不止,是惩戒的边界模糊,还是师德的彻底失守?当一个孩子的哭声被系统沉默,谁该为他的童年负责?
免责声明: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