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人形机器人掀涨停潮!哪些股票还有大涨空间?(附名单)
发布时间:2025-09-16 17:44 浏览量:1
今日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大涨,资本市场正用真金白银为这个“下一代颠覆性终端”投票。
9月16日,A股三大股指震荡收涨,其中最亮眼的明星当属人形机器人板块。盘面上,安培龙、汉威科技、宏昌科技“20cm”涨停,日盈电子、北特科技、世运电路、均胜电子、大洋电机等多股涨停,江苏雷利、斯莱克、步科股份等多股涨超10%。
这场资本狂欢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产业爆发的前奏。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测,2025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首次突破1万台,同比飙升125%; 市场规模或达82.39亿元,约占全球半壁江山。
人形机器人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概念,而是正在快速走向现实的下一代智能终端。它们被广泛视为继PC、智能手机后的第三代颠覆性科技产品。
狭义上,人形机器人必须双足行走、双臂作业,拥有“机器大脑”决策和“小脑”运动控制,外形逼近人类; 广义上,只要带部分拟人特征(双臂+足/轮),靠大模型或具身智能驱动,可跨任务泛化,也可纳入阵营。
我国已经打通了“关键芯片—核心部件—整机”的人形机器人全链条,实现了里程碑式跨越。工信部部长李乐成也表示,中国具备人形机器人从关键芯片到部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今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板块掀起涨停潮,板块内多只个股表现强势。汉威科技、宏昌科技、安培龙、恒帅股份涨幅达20%,三花智控、万向钱潮等亦强势封板。
汽车零部件板块同样领涨,山子高科、万向钱潮、模塑科技等多股涨停。这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看好已经从单纯概念炒作向实质产业链机会扩散。
从资金动向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已达87起,披露融资金额高达109亿元。进入7月份,融资热潮有增无减,多家企业相继宣布完成超亿元新一轮融资。
通过对产业链的梳理,以下几类企业有望在未来持续受益:
核心零部件企业是人形机器人产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盈利空间最大的环节。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表示,生产3000台人形机器人,成本将较生产300台下降30%至40%; 而生产3万台,成本将达到生产300台的二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随着规模化生产,相关零部件企业将迎来订单增长和成本优化。
智能制造设备企业也同样受益。天永智能与柏奥尼克机器人的合作表明,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需要专业的生产线设计与制造。这将带动智能制造设备企业的业务增长,特别是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测试设备等领域。
AI算力及软件开发企业是人形机器人智能化的幕后英雄。宇树科技开源的UnifoLM-WMA-0架构表明,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持和软件开发。
消息面上,在近期举办的All-In高峰会上,马斯克谈及了Optimus(擎天柱)的最新情况。他表示,特斯拉正在敲定Optimus V3的设计,这款“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产品”将实现大批量生产。
特斯拉正在加速推进Optimus V3人形机器人研发,并重点解释其设计聚焦在三大核心挑战:类人级灵巧手、全栈自研执行器、AI5推理芯片。
Optimus V3的手部设计将突破传统机械结构,采用前臂集成驱动方案,以缩小体积并提升灵活性。每条手臂需26个执行器,年产量100万台时,执行器效率将直接影响边际成本(目标2万美元/台)。
对于投资者来说,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投资需要把握节奏和重点。东方证券发布研报称,市场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的未来的发展预期,多家整机厂对2026年的产业发展较为乐观。
在行业的快速发展预期下,市场对壁垒的聚焦程度会提升,因此看好扩产难度大的环节、制造和管理能力优秀的企业。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特斯拉机器人对供应商产能建设、海外建厂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开源证券判断,2026年国产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迎来10倍增长。
2025年四季度机器人板块有望在海内外共振下,开启面向2026年全年的大贝塔。
民生证券近期研报分析称,机器人板块在四季度将迎来重磅催化,T链将成为核心主线。资本维度上,
-宇树科技
将于今年四季度提交IPO申报材料,
-上纬新材
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乐聚机器人完成股改。
不仅仅是特斯拉,国内企业也在加速布局。 宇树科技宣布开源UnifoLM-WMA-0——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开源世界模型-动作架构,为开发者生态提供强力支持。
-多伦科技
计划三年内采购2000台人形机器人,应用于车管所、交通安全体验中心等场景;
-天永智能
与柏奥尼克机器人合作,推进人形生产线落地。
资本市场上,已有超过20家机器人公司开启了IPO征程。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的估值已经达到10亿美元以上。
机构预测,随着产业链成熟度提升,人形机器人价格将逐渐下降,2026年有望迎来放量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