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我提干失败相亲遭嫌弃,却被门卫大爷拦住:娶我女儿咋样?
发布时间:2025-09-17 07:46 浏览量:1
文:老王杂说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小子要是不愿意去相亲,回头我就把你那点事告诉你妈!"二叔掐灭手中的香烟,威胁似的瞪了我一眼。我忽然想起昨晚和战友老陈喝酒被他撞见的事,一阵头大。
那会儿我正在胡同口和老陈吹牛,说自己在部队里如何如何,二叔正好路过,听见我们说起提干的事,冷笑了一声就走了。这下可好,我只能点头答应去相亲。
谁能想到,这次相亲不仅让我遭受了奚落,也让我最失意时遇到了改变我一生的人。
那是1983年的夏天,我叫张建军,刚从部队退伍回来。
那会儿正是七月份,老家这边闷热得很,我穿着背心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用蒲扇不停地扇风。隔壁王婶见了就说:"建军啊,这大热天的,你也不找个正经事干,整天在家躺着,你爸妈都要着急死了。"
说起我的情况,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在部队时,我是个技术兵,负责通讯设备维修。那时候我对工作特别认真,经常加班到深夜,就为了把坏掉的设备修好。战友们都说我手巧,连指导员都夸我是个好苗子。
恰好那年部队里有提干名额,我的表现一直不错,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名额非我莫属。可谁知道在最后一轮考核时,我紧张得不行,手心直冒汗,答题时把好几个地方都写错了。就这样,名额与我失之交臂。
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叹气。回到老家后,我爸张大树和我妈李秀兰整天为我的婚事发愁。在他们眼里,我这个二十五岁的大小伙子,连个对象都没有,简直就是个笑话。
"建军啊,你看隔壁老王家的儿子,比你小两岁,孩子都会走路了。"我妈经常这样唠叨,"你说你在部队表现那么好,怎么就没提上干呢?要是提上干了,现在也不至于这样啊!"
每次听到这话,我就烦躁得不行。其实我何尝不急?可是那会儿我刚退伍,在机械厂找了份修理工的活,一个月工资才四十多块钱,住的还是单位分的集体宿舍,连个像样的自行车都买不起。
就这条件,我实在没底气去找对象。
这天一大早,我二叔张大鹏就来敲我宿舍的门。
"快起来!"二叔站在门口,手里还提着个塑料袋,"给你买了身新衣服,今天必须去相亲!"
原来二叔给我安排了个相亲对象,是他工厂里会计老徐的女儿,叫徐小玲,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
"人家姑娘条件多好啊!"二叔一边帮我整理衣领,一边说,"在百货公司上班,那是多少人都挤不进去的铁饭碗。你小子要是能成,这辈子就不愁了。"
我换上二叔买的白衬衫和西裤,照了照宿舍里那面裂了条缝的镜子。说实话,这一身确实比我平时穿的体面多了。
到了徐家,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花露水味道。门一开,就看见徐小玲坐在沙发上,穿着时髦的喇叭裤,头发烫得很漂亮。她斜眼看了看我,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似乎对我的样子很不满意。
02
"小伙子,听说你是退伍军人?"徐母端着茶杯问道。她手上戴着戒指,一看就是个讲究人。
"是的,阿姨。我是前年入伍,今年刚退下来。"我有些拘谨地回答。
"那现在在哪高就啊?"徐母放下茶杯,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我。
"在机械厂当修理工。"
"修理工?"徐母的表情明显变了,眉头皱得更深了,"我听说你本来可以提干的,怎么没考上啊?"
我正要解释,徐小玲突然插话:"妈,别问了,我看这事就算了吧。"她嫌弃地扫了我一眼,"你看看他那样子,连像样的表都没有。我们厂长的儿子,现在都提副科了。"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我双手紧握,强忍着尴尬。二叔在一旁也尴尬得直搓手,连忙打圆场:"小玲啊,建军这孩子虽然现在条件差了点,但人实在..."
"张叔,我妈还要做午饭,您带着他先回去吧。"徐小玲直接打断了二叔的话,起身就往厨房走。
我们灰溜溜地出了徐家的门。二叔一路上不停地叹气:"早知道他们这么势利,我就不带你来了。这些人,眼睛都长在头顶上。"
从徐家出来,我浑身发冷,二叔见我难过也不好再说,只得找借口先离开。我走到小区门口,正准备骑上自行车,忽然听见有人叫住了我。
"小伙子,等等!"
我回头一看,是个穿着褪色蓝制服的门卫大爷。他脸上布满皱纹,但笑眯眯的样子特别和善。
"是来相亲的吧?"老人问道,手里还拿着一把用来清扫门前小路的扫帚。
我点点头,有些诧异他怎么知道。
"我叫王德明,是这小区的门卫。"老人笑着说,"刚才看你进去的时候精神抖擞,出来就蔫了,肯定是相亲没成。老徐家那个丫头,我可是看着她长大的,眼高于顶,看不上咱们这种普通工人。"
我苦笑着说:"大爷您真是火眼金睛。"
"嗨,我天天在这门口站着,什么事没见过?"王大爷把扫帚靠在墙边,拍拍我的肩膀,"小伙子,我看你挺不错的,要不要见见我闺女?我闺女可比徐家那个强多了,人本分。"
我以为王大爷在开玩笑,礼貌地笑了笑:"大爷,您别逗我了。"
"我说真的!"王大爷认真起来,"老徐家那丫头啊,就是被他爹妈惯坏了。我闺女叫王淑芳,今年二十三岁,在纺织厂做工。她妈妈走得早,这孩子从小就懂事,一个人照顾我,还能上班挣钱。"
不知怎么的,我就跟着王大爷来到了他家。那是个平房小院,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院子里种着几盆月季,开得正艳。屋檐下挂着几个风铃,随风叮当作响。
"淑芳,快出来,有客人!"王大爷朝里屋喊道。
门帘掀开,走出来一个穿着蓝色碎花布衣裳的姑娘。她扎着麻花辫,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爸,这是?"她有些羞涩地问道。
"这是张建军,退伍军人,在机械厂上班。"王大爷介绍道,"我看这小伙子不错,让你们认识认识。"
我有些尴尬,但王淑芳却很自然地说:"张同志,请坐。我去倒茶。"
屋里摆设简单,但很整洁,桌上放着一盆文竹。王淑芳倒来的茶水是用玻璃杯装的,还配了几块糖果。
一番聊天下来,我发现王淑芳说话很实在。她告诉我,其实早就注意到我了。
"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都要经过机械厂,经常看见你在修理东西。"她不好意思地说,"有一次下大雨,我看见你冒着雨帮一个老太太修三轮车,连伞都不打。那老太太身上还带着菜,你就把自己的工作服脱下来给人家盖着。我就觉得你这人特别好。"
听她这么说,我心里暖暖的。原来在我不知道的时候,还有人这样默默地关注着我。
王大爷在一旁听着,突然说:"建军啊,我知道你今天的事。那个徐家看不上你是他们没眼光。"他顿了顿,"我闺女要是嫁给你,我一分钱彩礼都不要。我这辈子就当个门卫,也没啥大出息,但我把闺女教育得很好。"
"爸!"王淑芳红着脸喊道,"你说这些干什么。"
"我说真的!"王大爷接着说,"我就这一个闺女,我就希望她能找个踏实的好人家。提不提干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人靠不靠得住。你们年轻人,有手有脚的,慢慢来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我心里一热,眼眶有些发酸。这是我退伍回来后,头一次听到有人这么真诚地鼓励我。
临走时,天已经黑了。王淑芳送我到门口,小声说:"张同志,我爸说得对,提不提干真的不重要。能靠自己双手过日子的人,才最值得敬佩。你别把徐家的话往心里去。"
回到家后,我把这事告诉了父母。我妈一开始还担心:"门卫的闺女,条件会不会太差了?现在厂里好多姑娘都想认识你呢。"
我爸却说:"你懂什么?王大爷那闺女我见过,人老实本分,比那些眼高于顶的强多了!再说了,人家王大爷多正直的一个人,天天风里雨里的站岗,从来没听说过一句闲话。"
04
就这样,我和王淑芳开始交往。每天下班后,我们就在小区的杨树下散步聊天。有时候遇到下雨,我们就躲在她家屋檐下,听雨滴打在瓦片上的声音。
王淑芳告诉我,她其实也不容易。她妈妈在她十二岁那年就走了,从那以后,她就担起了照顾王大爷的责任。白天在纺织厂上班,晚上回来还要做饭洗衣服。
"那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命苦。"她靠在院子里的老柳树上说,"可是我爸总跟我说,人这一辈子,能做个好人就够了。他说当门卫虽然工资低,但起码心里踏实。"
王大爷值夜班的时候,我们就给他送晚饭。有时候看他一个人在门卫室里打盹,就陪他聊会天。
"建军啊,"有一次王大爷突然说,"我看你这人实在,就是太容易钻牛角尖。提干的事,过去就过去了,往后看。我那时候还想当会计呢,结果连初中都没读完。可你看我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
1984年春节前,我和王淑芳结婚了。
婚礼很简单,就在小区的礼堂里办的。王大爷真的一分钱彩礼都没要,反而把自己的积蓄都拿出来,给我们添置了些家具。
结婚那天,徐小玲也来了。她已经嫁给了一个副科长,穿着时髦的呢子大衣,没过两年,我们就听说她离婚了,原来那个副科长在外面有人了。
而我和王淑芳,虽然生活清贫,但日子过得很踏实。我后来通过自学,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王淑芳也当上了纺织厂的女工组长。
我们生了个儿子,王大爷高兴得不得了,天天背着孙子在小区里遛弯。每次来我们家,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我这眼光准不准?我闺女嫁给你,是找对人了!"
后来单位分了房子,我们把王大爷也接过来一起住。到了周末,我们一家人就在阳台上晒太阳,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群,感觉生活虽然普通,却充满了幸福。
日子就这样过着,转眼到了九十年代初。我在厂里通过考核当上了技术组长,工资涨到了一百八十块钱。王淑芳也在纺织厂当上了小组长,每个月还能拿些奖金。
我儿子张小军上小学后,成绩一直不错。王大爷虽然退休了,但每天还是雷打不动地送小军上学。他说这是他最快乐的事。
徐小玲后来又来找过我们。那是她离婚后,日子过得很不如意。她跟王淑芳说,她那个副科长丈夫不但在外面有人,还欠了一屁股赌债。后来听说她去了南方,再也没有回来。
我二叔张大鹏倒是经常来家里坐坐。每次来都说:"你看看,我这眼光差,差点耽误了你的终身大事。"
王大爷退休后,把他攒了一辈子的钱都拿出来,说要给小军补课。王淑芳不同意,说现在日子好过了,不能再用他的钱。但王大爷执意要给孙子找个好点的数学老师。
我们原来住的那个小区,后来拆迁了。王大爷值了二十多年班的门卫室也不在了。但每次路过那里,王大爷都会站在原来的位置看上好一会儿。
1995年的时候,单位又分了一套大一点的房子。王淑芳想把老房子卖了,王大爷却说留着给小军将来结婚用。
日子就这样平稳地往前走。我和王淑芳都觉得,这样的生活虽然平淡,但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