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里到社会,有一样东西千万不要丢掉,丢掉后果很严重……

发布时间:2025-09-17 08:57  浏览量:1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人向来重视规矩礼仪。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社会上,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哪怕最简单的入乡随俗也是一种规矩。

所以,为人处世最基本的一条准则就是要守规矩。

不守规矩一般情况下都是会被人诟病的,当然,死守规矩也同样要不得。

今天,我们就深入聊聊中国人规矩背后的文化深意......

01
守规矩要阴阳调和

一个人实实在在、规规矩矩的,好不好?

答案是不知道,因为这种人没有应变能力。为什么有些人总吃亏?

就是因为不会应变,不会应变当然吃亏。这样看,你能说应变不好吗?

很多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希望别人都老老实实,他才可以应变。这是不好的一面。

做人要记住,该规规矩矩就要规规矩矩,该应变就要应变,这是高难度的。

一个人平常越规矩,当他不规矩的时候,比谁都不规矩。

英国的小孩儿在家,电灯暗暗的,不像美国人家的电灯亮亮的。

在英国,全家人挤在一起其乐融融、规规矩矩,可是这些小孩儿跑到外面去,什么东西都破坏。

你的孩子在家越规矩,在外面越可怕,因为这样才会平衡。

如果在家也规矩,出外也规矩,那你就会很烦恼:这孩子以后怎么办?

当你理解阴阳调和变动的时候,大概很多事情就通了。

当先生回家的时候规规矩矩,看电视看到那种太裸露的片段都赶快换台时,你就知道他心里有鬼,不然那么紧张干吗?

这根本不需要那么紧张的。当一个人再三跟你保证的时候,你就知道他在骗你。

02
没有了规矩,自由会很可怕

我倒问各位,为什么人性会这么坏?这个是我们今天应该去想一想的。为什么?人本善,怎么现在人性都坏?

我提供一个答案给各位做参考,但是我尊重各位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拥有无限制的自由。

你可以想想,人没有自由的时候,他只好照规矩去走,人只要稍稍有一点无限制的自由,他就想到自己的利害关系,这是必然的。

像我们小时候是没有自由的,妈妈给吃什么就吃什么。

现在的小孩有时候吃东西不乖,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给得稍微晚一点,他就骂了:坏妈妈,让我等这么久。

他没有自由他敢这样?我没有说自由不好,而是自由被我们误解得、滥用得非常可怕。

最根本那一点也是我想了很久才悟出来的,一旦有一点点无限制的自由,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私人的利益,这个是最糟糕的,这是对人类最大的伤害。

所以一个人一定要规规矩矩以后,才可以给他有限制的自由。

03
教育孩子要从立规矩开始

我们的每个弹性都是要慢慢来的,一个人要有弹性之前,先要把基本动作做好,你才可以有弹性。

基本动作还没有做好,你就开始叫他应变,这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有一句话叫作:“没有规矩,不足以成方圆。”就是告诉我们:要成方、成圆之前,先要有规矩。

你没有规矩,圆也画得不像圆,方也不像方。如果应变错误那就糟糕了,所以最好可以约法三章。

不要一下要求一大堆,那样小孩根本记不住,他也做不来。

父母要严格地要求孩子、要让孩子守规矩,这才是孩子自信心的来源。

一个人出去的时候规规矩矩,别人对他的看法就是他很有自信。

我对自信心的解释是“我出来不会引起大家一阵慌乱,不会让大家感觉我这个人很奇怪,不会让我自己也感觉到很慌张”。

大人不可以过分地迁就小孩,因为他是不懂事的。你一迁就整个规矩都搞乱了,将来要重新恢复是很难的。

从严到宽比较容易,从宽到严是很困难的。要打破建制比较容易,要恢复规矩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不要因为不要因为一时的高兴、一时的方便,就破坏便,就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这是非常重要,一点儿也不能马虎。


综上,规矩不仅是家庭和社会的一种伦理规范,更是做人做事的参考标尺;既要守住规矩的底线,又要把握好灵活进退的度。

作为父母,家庭教育的关键就是从立规矩开始。

只有从家里养成了守规矩的习惯,早早了解到规矩的意义,走到社会上才能行事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