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将新添一座“运动田野”,前身竟是鹿丹调蓄池

发布时间:2025-09-17 22:31  浏览量:1

占地2.2公顷的罗湖区鹿丹调蓄池,将上盖打造为鹿丹运动中心,变身各项球类运动、森林拓展、瑜伽、滑板、亲子童玩的“运动田野”。日前,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罗湖区政府联合发起的“罗湖·水聚场——鹿丹调蓄池公共化改造概念设计竞赛”圆满收官。优胜方案从59支设计团队参与、两轮专家评审遴选中脱颖而出,展现了城市“精细微小”空间治理的人本关怀与创新价值。

项目设计范围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鹿丹调蓄池作为深港城市界面关键节点,也是串联“山海连城”生态网络的重要支点。本项目回应市民对文体设施的期盼,通过“向存量要质量、用精微塑品质”的创新探索,实现上盖空间再利用,使“新市政”用地跃变为高品质公共空间,打造存量用地再生的“深圳范式”。

项目竞赛邀请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朱荣远、陈东华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陈东华担纲学术顾问。自2025年6月底启动以来,竞赛获得广泛关注,59份参赛概念提案展现了“远超预期的专业深度与创造力”,用“技术赋能的多样性”“城市联动的全局观”“社区融合的巧思力”,印证了项目从“任务解题”转向“价值创造”的范式升级。

“运动田野”方案

在现场踏勘答疑与方案评审环节,评审委员会综合考量设计是否融入城市格局、体现设计品质、展现工业美学、回归功能本质、注重经济可行、保持理性创新等意见,指导入围团队展开深化设计,并经两轮评审遴选出一二三等奖。

评审专家组认为,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各团队突破复杂限制提出创意独特的解决方案,专业水准高、创新活力足,代表了国内建筑设计先进理念,为城市微更新实践树立了标杆。该项目竞赛聚焦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回答了存量时代“轻介入”唤醒灰色基础设施公共基因的命题,证明通过简约技术手段和节制的设计语言,同样能实现高质量的空间体验与美学表达。

“运动田野”方案

其中,由嗯加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完成的“运动田野”方案获一等奖。该设计借鉴深圳河对岸的香港基堤鱼水围,以“路径+事件”方式,构建一个联系场地与城市、平衡公众与运动、解决地面复杂情况的“运动田野”。这里可以容纳多样运动,如运营区集中布置进阶场馆、各类羽毛球、网球等场地及地面停车场地;全民“轻运动田野”呼应“森林”主题融入景观,布局森林拓展、飞鸟瑜伽、森林庭院、滑板区。“高线公园”结合大树冠遮荫,打造生态休闲廊道,成为市民活动的绿色纽带,承载全民休闲、展览、发布等功能。“山谷服务器”利用“峡谷”意象嵌入特色服务带,涵盖“童玩峡谷”“车站峡谷”“休闲峡谷”等,既有公交、展览、童玩、洗手间等公共服务设施,也有自助台球/乒乓球/棋牌/咖啡/简餐等配套,将基础设施转化为活力公共空间。

“运动田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