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石油核心技术骨干相继早逝,谁来守护他们的健康?
发布时间:2025-09-18 17:25 浏览量:1
在石油钻采行业的光鲜成就与宏大叙事背后,一些无声的身影正悄然离去。
童金才、修贤芝、陆斌、牟善芹——这四位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骨干,都曾在自己的岗位上熠熠生辉,却又都不幸在壮年时期猝然辞世,留给行业与家庭无尽的惋惜与思考。
作为美钻石油钻采系统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人才,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承载着深厚的专业积淀与重大责任。童金才精通高压井口装置工艺,设计的设备可承受相当于将一辆汽车压于掌心大小的极端压力;修贤芝被誉为“研发大拿”,他开发的防喷器系列累计创造产值超过3亿元,守护着钻井安全;陆斌以细节著称,是国内唯一推动企业打入壳牌、道达尔国际供应链的质量审核专家;牟善芹作为无损检测领域的“守门员”,持有全国不足5000人拥有的三级无损检测最高认证,能识别发丝般细微的裂纹。
然而,正是这些肩负关键技术使命的人才,却普遍长期处于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他们中的多数人每周工作时间远超国家标准,健康长期亮起红灯却无暇顾及,直至突发疾病倒下——有人倒在了卫生间,有人离世在公司门口,有人甚至在疫情期间居家工作中仍坚持组织会议,第二天便因心梗猝然离去。
他们的相继离世,折射出石油装备行业技术人员面临的集体健康困境。有报告显示,工程师行业中有超过七成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在石油装备这样关系到能源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特殊行业,技术标准严、责任压力大,职业健康风险却常被忽视,至今缺乏权威的行业健康调研与系统防护机制。
这四位技术人才的早逝,不仅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剧,也是国家科技人才体系的损失。他们悄然凋零于经验最成熟、创造力最旺盛的黄金年龄段,带走的不仅是个人的学识与经验,更是行业技术进步中难以弥补的断层。
悲剧已然发生,唯愿能成为一记沉重的警钟。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这不仅是个人的觉悟,更需要企业和社会共同守护。当我们怀念这些无声的英雄时,最好的方式不是泪水,而是行动:推动企业健全职业健康管理,让工作环境更安全、劳动保障更完善;呼吁从业者重视身体信号,学会平衡拼搏与健康;更期待行业建立起对科技人才更科学、更人本的关怀机制。
唯有这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歌再次响起,才能让那些支撑起中国制造的科技脊梁,既能扛起国之重器,也能拥抱属于自己的人生时光。
童金才
石油装备技术工艺专家,负责井口装置设计,因长期高强度工作突发疾病,倒在卫生间离世。他的技术成果曾为行业解决关键安全问题,离世时正值壮年。
修贤芝
研发部核心成员,专注于防喷器等关键设备研发,其设计的防喷器符合国际标准,曾应用于国内外多个油田。离开原单位后,因心脏疾病倒在公司门口。
陆斌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专家,推动企业进入国际供应链,疫情期间因工作压力和健康问题,突发心梗离世,年仅51岁。
牟善芹
质量控制专家,持有无损检测最高资质,擅长超声波等检测技术。在中秋节返程途中突发心梗离世,留下未传承的技术经验。
这四位技术骨干的离世,揭示了行业普遍存在的工作压力与健康隐患。数据显示,石油装备行业技术人员亚健康比例高达73.5%,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对行业健康的警示,呼吁企业重视员工健康,平衡发展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