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向国内知名大学下狠手这事,并没有表面上看这么简单?

发布时间:2025-05-23 20:55  浏览量:3

本文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143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2025年,还有特朗普这个人,对于长期在中美关系夹缝中求生获利的所有群体和行业来说,简直是现实里面的致命克星。

从特朗普上台以来,各路买办和中介的“好日子”,就没断过。

特朗普上任首日直接签署行政命令,立时终止非法入境者与非永居者子女自动获得出生公民权。

直接一棍子将赴美生子中介公司、孕期托管、月子中心等一众产业链的饭碗砸烂。

但是没想到,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并撤销了哈佛大学的学生和交流访问者认证。这意味着哈佛大学新学年里几乎无法招收留学生,而且现有的留学生也必须转学,或者直接离开美国,否则他们将成为“非法滞留人员”。

哈佛大学目前约有6800名国际学生和学者,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政府为何取消哈佛大学招国际学生资质?

哈佛方面作何反应?

哈佛留学生将何去何从?

特朗普政府这一出向国内知名高校重拳出击的动向,背后的真正逻辑和诉求,又该怎么看?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特朗普政府对国内知名大学一系列最新的政策动向详细梳理,结合当下美国国内经济维度的几个现实情况,从敬畏常识,尊重规律的角度,深入挖掘特朗普政府这一系列针对国内大学政策动向背后的因果逻辑和利益诉求,并对这个动向后续的可能走向和对应影响,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阅读提示: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美国东部当地时间周四(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Kristi Noem)宣布,美国政府将终止哈佛大学的国际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认证。这意味着,哈佛大学将无法再招收外国学生,现有数千留学生必须在转学和离开美国之间选择。

美国国土安全部22日发布声明,宣布撤销哈佛大学“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

根据最新数据,目前哈佛共有约6800名国际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27%。

这一“封杀令”引发全球广泛关注,也让万千国际学生的求学之路蒙上阴影:他们该何去何从?

针对国土安全部的声明,哈佛大学称此举“违法”,并表示正在努力为学生提供指导。

美国政府此番举动并非偶然。

长期以来,特朗普政府与美国精英大学矛盾不断,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猛烈抨击美国大学是“左翼意识形态的堡垒”。

此前,美国政府已对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60多所高校启动审查并暂停联邦拨款。

而且,这次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大学的出手,可能只是开始:

在过去一个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对哈佛的行动不断升级,他们从该校撤回的联邦资金总额已接近30亿美元。哈佛大学已就此提起诉讼,预计国土安全部本周的最新行动很快会引发第二次法律挑战。

在宣布取消哈佛录取国际学生的声明中后,诺姆警告美国其他大学,哈佛大学的命运可能很快就会落到他们的头上。

“这应该给其他大学敲响警钟,提醒大家要引起注意。”诺姆表示,“我们需要你们确保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够学习、安全的环境,确保他们不会因为种族或宗教而受到歧视。”

迄今为止,特朗普政府已将哈佛和另外六所大学列为打击目标,并对其实施惩罚性资金削减。

除哈佛外,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都将损失数亿美元的资金。

在这些名校中,哈佛大学所受的影响最为严重,特朗普政府威胁将冻结其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并冻结了一份价值6000万美元政府的合同。

这里,为大家梳理一下哈佛的遭遇:

哈佛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的大学。

3月底,打击反犹主义联合工作组表示将审查拨给哈佛大学及其附属机构的约90亿美元联邦资金。

4月11日,美国政府官员致信哈佛大学,要求学校进行“有意义的治理改革与重组”,否则联邦资金将被削减。

4月14日,哈佛大学拒绝了政府的要求。美国政府随即宣布,将冻结对该校总额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以及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

4月21日,哈佛大学将美国政府告上法庭,指控政府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操纵哈佛大学的学术决策。

5月5日,美国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表示,哈佛大学未能按照此前联邦政府提出的要求进行改革,联邦政府将不再对其提供新的资助。

5月12日,哈佛大学校长艾伦·迈克尔·加伯发表公开信回应美国政府所作指认,称哈佛不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站队”,已采取措施根除校园中的反犹主义。他表示,哈佛遵守法律,而政府试图控制哈佛基础运营的一系列举措违法。

5月13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在先前冻结对哈佛大学的22亿美元多年期拨款基础上,再取消4.5亿美元拨款。哈佛大学则在当天晚些时候向法院提交新的诉讼要求。

此外,美国政府还威胁剥夺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并对哈佛大学发起多项调查。

很明显,这就是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和美国一众高等院校的直接打压行动。

而且,这场行动,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有依有据,一目了然。

特朗普政府和美国顶尖大学的这场“战争”,背后是中东的一场战争。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10月7日,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杀死了1200多名以色列人,并带走了250余名人质。随后,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起军事行动,迄今已导致超过5万人死亡,加沙地带深陷人道主义危机之中。

加沙战争持续延宕,美国各地掀起了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持续的军事行动,同时也对美国政府对以色列的偏袒表示不满。在美国大学校园内,类似的抗议活动也不断蔓延,尤其是2024年春夏时期,各大高校抗议活动不断,一些抗议甚至还引发了暴力骚乱。有报道称,在美国大学校园抗议活动中,共有超过3000人被捕。

特朗普曾多次抨击校园内的抗议活动。2024年总统选举竞选期间,他就曾表示将削减大学联邦经费,尤其是那些“宣扬不适当的种族、性别或政治内容”的学校。特朗普和其他保守派人士还指责美国大学存在意识形态偏见,在校园内大肆宣扬自由主义议程,压制保守派声音。

2025年初重返白宫后,特朗普就提出,要打击美国高校内的“反犹主义”。今年2月3日,美国司法部宣布成立“打击反犹主义特别工作组”,其首要任务就是消除校园内的“反犹主义”。负责领导该工作组的美国司法部民权事务助理部长利奥·特雷尔说,该工作组的成立是“兑现特朗普总统再次承诺在我国校园内消除反犹主义的第一步”。

3月10日,美国教育部向超过60所大学致信,要求他们采取措施保护犹太裔学生,否则将面临“潜在的强力措施”。在这些被卷入的大学中,有七所被单独“点名”,包括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除西北大学外,其余六所都属于常春藤盟校——常春藤盟校共有八所,目前耶鲁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尚未被卷入。

哥伦比亚大学是第一所遭受严重冲击的大学。3月7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冻结哥大大约4亿美元的联邦资金,理由是该校在打击反犹主义方面做得不够。3月21日,哥大同意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部分要求,以寻求继续获得这部分资金。哥大宣布的新举措包括禁止在学术机构内外举行抗议、参加抗议不得佩戴口罩遮挡脸部,新增30名校园警察等。

在2024年的高校抗议潮中,哥伦比亚大学的抗议活动尤为受人瞩目,该校学生一度发起了“占领校园”活动。在争议声中,该校时任校长米努什·沙菲克于去年8月辞职。今年3月,哥大抗议活动中的学生代表马哈茂德·哈利勒也遭到拘捕,面临着被吊销绿卡、驱逐出境的风险。向特朗普政府妥协一周后,该校临时校长特丽娜·阿姆斯特朗也宣布辞职。

其他学校也面临着联邦资金被冻结的困境。据美联社报道,康奈尔大学有超过10亿联邦资金被冻结,西北大学为7.9亿美元,布朗大学预计将被冻结大约5.1亿美元的资金,普林斯顿大学大约为2.1亿美元。而在特朗普的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该校因为允许一名跨性别运动员参加游泳比赛,被冻结了大约1.75亿美元的联邦资金。

明面上的原因,就是这个,但是更深层次的来看,这事,或与当下美国政府面对持续膨胀的债务压力,密不可分。

当然,还有国内党争:在美国政坛、法律界、商界等,可谓遍布哈佛校友,尤其是不少“左派”民主党人的母校都是哈佛,甚至可以称为民主党政客“培训基地”。这也是特朗普这次要拿哈佛开刀的原因之一。

据统计,哈佛大学27%的学生来自国外,人数接近7000人,即使按照每年6万美元计算学费,这些学生每年为哈佛贡献的资金,至少是4.2亿美元,再算上一些其他的捐款、项目、费用等,哈佛大学每年从留学生中赚个几十上百亿美元没有一点问题。

而且,按照哈佛在美国的影响力和人脉,每年国家政府还要支出大量的政府拨款作为大学的研究费用,这一点其实无可厚非:作为全球顶级的高等学府,从自己的国家拿补贴培养人才,研发技术,再反哺国家,这不是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国家给全世界的示范么?

找个打压的借口,实际干着削减政府支出的打算,大家认为特朗普政府当下的债务和流动性压力应该多大?

特朗普的商人本色,再一次得到了现实的展示。

据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网站称,当一所大学的SEVP认证被吊销时,目前入学的国际学生必须在转学、改变移民身份或离开美国之间做出选择。如果国际学生未能转学,将被视为非法滞留。这场针对哈佛大学的“封杀令”将导致:

在读国际生被迫转学:哈佛大学招生数据显示,2024至2025学年该校有6793名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7.2%,其中许多人持有F-1或J-1签证。他们必须在数周内完成转学,否则将面临签证失效甚至遣返的命运。实验室停工、科研项目中断:国际学生是哈佛实验室与研究所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离开将导致科研项目瘫痪。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生而言,哈佛独特的研究资源难以替代,项目中断、签证危机将重创他们的学术生涯。访问学者亦受波及:外国访问学者(J签)同样受到波及,众多研究团队面临解体风险。国际招生冻结 新生无法入学:2025至2026学年即将来临,数千名收到哈佛录取通知的国际生如今面临无法入境、签证作废的窘境。这对哈佛而言,不仅是生源流失、盈利受损,更是一场全球声誉的危机。

主流的观点,都认为特朗普政府这是对教育一线赤裸裸的政治干预。

这样的操作让美国再次伟大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由卓越的研究成果、充裕的资金和最前沿的技术共同形成的良好研究环境,是美国得以吸引全世界人才的主要原因。如果失去了这种魅力,其吸引力也会被削弱。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将会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

英国一家科学杂志的调查也发现,随着特朗普政府上台,超过70%在美工作的科学家正在考虑离开美国。

欧洲和加拿大正积极着手吸收准备离开美国的人才。

中国无疑也会采取行动。这样一来势必会削弱美国的国际竞争力。

在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等硬实力之外,美国的优势还来自于吸引国际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等软实力。

目前作为支柱的对外援助已经被大幅削减,美国开始任由那些困窘的发展中国家自生自灭。如果美国只考虑本国利益、奉行排外主义,只会削弱自身的影响力。

短期来说,一旦“封杀令”范围扩大,以及学校的努力没有结果,这些学校的国际学生也将面临转学或身份危机,美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将遭受冲击。

无论哈佛大学最终采取何种立场,这一事件都反映了美国在国家安全与学术开放、经济利益与政治考虑之间的深刻矛盾。

在微观层面,这一危机暴露了国际学生在美国教育系统中的脆弱地位;

在宏观层面,这场博弈可能加速全球高等教育格局的重组,促使各国重新评估其国际教育战略。

中长期,特别是特朗普任期内,对美国重要的软实力会持续产生负面影响:

“当大学失去挑选全球最聪明头脑的权力时,美国失去的是未来。”

哈佛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的警告,似乎道破了这场“封杀”的结局。

哈佛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而对于普通留学生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审视局势:

当政策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多元化的教育规划已是必要选择。

美东当地时间5月7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宣布,学院前院长、“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于当地时间周二去世,享年88岁。

在去世前不久,约瑟夫·奈还多次通过媒体批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认为特朗普破坏了美国的软实力。

而从中国的角度,这岂不是特朗普为中国崛起提供的绝佳助攻行为?

妙,甚妙。

接下来一段时间,美国联邦政府与哈佛大学的斗争,或许还将持续。

特朗普一边打着“肃清教育”的幌子,一边又暗藏政治算计的干预教育体系,到底会让美国的教育“回归正常”、还是更加分裂,只有等待时间的检验了。

短期冲击影响不用多说,但是只要特朗普这么折腾下去,损失的,不仅仅是美国的软实力,更是美国这个国家能够给全世界提供的学术,科技等等维度的想象力。

不过,这些概念,对于一个注重自身利益的商人来说,恐怕并没有什么意思吧?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对于这个动向的思考和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1,这样的政策动向,凸显了特朗普及其团队明显的“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的管理特征。

特朗普这次出手整治哈佛,显然是“枪打出头鸟”。

只不过,强行对这样的名校出手,“反噬”也会非常明显,特朗普的打压迅速让世界震惊,连法新社都感叹,这真的是现在发生的事么?

不少美国人表示,特朗普这招是利用政府打击政敌、排除异己,是对美国“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的严重打压,这让美国已经“不自由”了,甚至上升到“动摇美国国本”的程度。

从利益角度,特朗普可能只是找个借口,来削减原本要给大学的各项资金,但是美国这个国家,冠绝全球的科技和开放形象,这点钱恐怕不算什么?

商人就是商人,还是特别注重眼前利益,睚眦必报小心眼的商人。

这样的人物作为中国的对手盘,肯定是好事。

2,国际学生对美国研究生教育和科研至关重要。

据央视财经报道,仅去年一年,国际学生就为美国经济注入了近440亿美元,创造了37.8万个就业岗位。政策收紧势必会导致该收入大幅减少。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的这项决定对美国创新生态系统将产生巨大冲击,对美国科研和技术领导地位的影响难以估量。美国持续收紧国际学生政策可能加速全球教育格局重组,促使更多学生转向其他国家。

这个动向其实是给不仅仅中国的学子和家庭,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都敲响了警钟。

毕竟以特朗普的行事风格,谁知道下一个被禁国际学生的大学是谁呢?这些被特朗普挡住的留学生,未来很可能分流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加拿大等国的高等学府,对只想“镀金”的留学生影响不太大,但对那些真想去国外学校“深造”学东西的留学生,则是个巨大的冲击。

特朗普的做法,明显是想让美国和全世界脱钩?

3,对于这个动向折射出来的美国国内经济和债务问题的困境信号,值得重视。

美国政府冻结和停止向高校提供研究资金这事儿,从特朗普的角度出发,是一门赢两次的好生意:

一方面,在政治层面,打压了对手,哈佛大学,是民主党的传统势力范围,90%以上的教职工全都是民主党人,崇尚的是精英主义、有钱人天下第一。

特朗普想打破旧秩序,让大学服务美国白人,打破精英阶层对教育资源的垄断,为自己和支持者开辟新道路,因此,你别看他做的事情很离谱,在美国国内可是有一批铁粉的,很多美国底层白人长期被精英阶层遗弃,被多元文化边缘化,你看看这些美国大学,动不动每年就收几万美元的学费,把门槛堆得高高的,只给精英和贵族机会,越来越多的底层白人却成了连二两位加减法都算不明白的文盲,看到特朗普向哈佛“挥刀”,这些人恨不得站起来鼓掌叫好。

另一方面,通过对哈佛的研究经费的禁令,还能缓和一些当下美国政府所面对的债务压力,岂不美哉?

在特朗普的指示下,美国政府各部门轮番上场,教育部、卫生部和公众服务部都表示,正在审查哈佛大学及其附属机构与联邦政府之间,价值2.556亿美元的合同,以及87亿美元的拨款承诺。国土安全部又发出警告,要限制哈佛大学招揽外国学生。

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哈佛大学不改革治理结构,终止多元、公平和包容项目等,就要撤销对哈佛大学近90亿美元的拨款。

这钱,不就省出来了?

不得不说,美国政府当下的债务问题,可能比表面上看到的都要严重,连这种国家对外竞争“软实力”级别的刚性支出都不想出了?

别看特朗普挺能搞事,按照当下的情况来看,好戏,可能还在后头。

对于中国来说,其实教员很早就给出过策略: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以上,就是对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国内知名大学出狠手的最新动向,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很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