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咖”暖胃更暖心 乌鲁木齐医院开出人文“新处方”
发布时间:2025-09-19 12:12 浏览量:2
9月17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护士站旁的茶歇区,患者家属正在喝茶休息。 (记者娜扎开提·柯尤木摄)
新疆网讯(记者娜扎开提·柯尤木)9月17日11时,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89咖啡馆”内,店员罗春荣在咖啡杯上贴好“今天也要加油!”的贴纸。门外,取药后的患者和刚下夜班的医生已排起队。消毒水的气味中,悄然融入了咖啡的醇香。
在乌鲁木齐,医疗空间不再是单一的白色世界。一杯暖饮、一处休憩角落,正为原本紧张的就医体验注入柔软温度。
一杯“院咖”,抚慰人心
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一隅,“789咖啡馆”安静伫立。复古风的桌椅、冷藏柜中整齐陈列的甜点,共同营造出一处温馨角落。小店提供三十余款饮品,定价亲民,并为早到的患者将营业时间提前至8:30。
每一个咖啡杯上都贴有一句温暖话语:“今天不拿手术刀,拿铁”“今天也要加油!”“生活没有咖啡苦”……“总有一些时刻,会被这些文字治愈。”该院门诊部主任顾晓芬是这里的常客。时间久了,她自己也分不清,究竟是想要一杯咖啡,还是在期待下一张字条上的话语。
在社交平台上,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大厅被网友评价“有种机场既视感”。大厅两侧依次排开咖啡厅、书吧、花店和超市。小红书用户“娜娜耶”在该院消化科工作,她的账号记录了许多医院日常,其中多次提到这处空间。“我太喜欢这里的氛围了,每天上班路过时,闻到鲜花与咖啡的香气都觉得心情特别好。”她说。
网友“momo”分享道,陪护病人时来到这里,在放松的环境中情绪也得到了缓解。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自助咖啡机和友谊医院的茶歇区也频频出现在社交平台,网友纷纷晒出打卡照。
“以前候诊是坐在冰凉的金属凳子上,现在候诊区有沙发茶几、配有自助茶水,四周摆放着绿植,体验感升级了。”在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门诊大厅,患者谭亚青说。
据了解,“789咖啡馆”日销量约400杯。除了提供饮品,店内每日还将未售出的餐点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患者家属,并为久坐的顾客提供免费续杯服务。同时,严格执行医院的消毒标准,对所有器皿进行消毒,并安排专人定期擦拭桌椅。
“治愈+”空间,重新定义医疗体验
如今,与超市、水果店一样,各具特色的咖啡馆、茶饮区正逐渐成为医院的“标配”,重新定义医疗服务的边界。
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利用传承创新楼一楼空间,打造了集中医药文化展示与咖啡茶饮于一体的休闲区域。
一位带着孩子看病的母亲说:“孩子做检查哭闹,买杯饮料哄一下,我自己也能喘口气,感觉没那么焦虑了。”
该院宣传教育基地负责人苏菲娅说,目前正积极研发兼具药食同源理念与时代特色的饮品。在确保配方科学安全的基础上,不断调试口感并进行市场调研,未来计划通过成果转化推向市场。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组护士站旁设有茶歇角,每日提供玫瑰花、红枣片、枸杞等养生茶饮,供患者和家属自助取用。护士长秦娜娜认为,医院是疗愈的场所,而疗愈的工具不仅仅限于医药。一方茶歇区成为很多人停下脚步的“驿站”,给予一点宽慰或片刻舒缓,便是医疗之外的治愈。
“为了让员工和病人的工作、就医时光能有醇香陪伴。”这成为多家医院设置饮品区的共同初衷。
“这里的咖啡馆、茶饮区是医院提供的一种柔性服务,契合新型医患关系需求。”顾晓芬说,尤其是许多外科医生,手术台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对他们而言,喝咖啡有时比吃饭还重要;对患者家属来说,舒适的环境也能让紧张情绪得到放松。
李先生的父亲曾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其间他常来“789咖啡馆”休息。父亲离世后,他仍偶尔回来坐坐:“这里能让我感到安慰。”
温度胜过利润,人文关怀成“新处方”
很多人好奇,开在医院里的咖啡馆赚钱吗?
“789咖啡馆”负责人卢靖坦言,相比商圈,医院里开咖啡馆收入较低,但这在预料之中。医院里的咖啡馆从不是纯粹的商业项目,盈利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环境与服务的优化,让医疗体验更温暖。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应加强医疗机构人文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与水果店、便利店、花店等传统配套商铺相比,咖啡馆、茶饮店代表了一种商业元素的升级,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将其引入医院,既是一种柔性关怀,也在无形中助推了新型医患关系的构建。
展望未来,乌鲁木齐多家医疗机构已规划好人文关怀服务的拓展蓝图: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计划将咖啡馆与健康饮食宣传相结合;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则致力于研发更多中药特色饮品,并引入中医药文创产品展示;新医大六附院等科室的茶歇服务也将进一步扩大推广。
乌鲁木齐的“院咖”“院茶”能否“出圈”,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医疗空间开始拥抱生活温度,当治愈不仅关乎病理、也关照情绪,这本身就是一剂跨越传统的温暖“处方”。在这里,香气正重新定义着医与患的连接方式。
□多说一句
一杯咖啡背后的医疗理念升维
当消毒水味与咖啡香自然地交融,那些贴在杯身上的“今天也要加油”,不只是标语,更是一种无声的陪伴。无论是深夜值班医生靠一杯拿铁提神,还是家属在陪护间隙短暂休息,这些空间提供的已远不止饮品,更是一处情绪缓冲地带。
多家医院管理者坦言,引入咖啡馆或茶歇区,本质是对“人文医疗”的实践。它回应了国家层面推动“有温度的医疗”的号召,也更细腻地关注到人的需求——不仅是治愈疾病,更是安抚情绪。
这或许意味着医疗服务的范式正在悄然转变:从单一的治病救人,扩展至对体验与尊严的重视。而当医院愿意为一杯咖啡“让渡”空间、为一句鼓励的话语“预留”位置,我们所看到的已不仅是一种设施升级,更是一种理念进步。医疗真正开始走向人本,走向更具温度的未来。 (娜扎开提·柯尤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