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机到一键爬坡│这家71岁老车厂比你想的更有故事

发布时间:2025-09-19 13:40  浏览量:1

“以制造农机起家,然后转型造车……”说到这样的故事桥段,可能有些朋友会想到兰博基尼,如果没想到也没关系,把2022年的电影《兰博基尼》找出来看看便知分晓。

但实际上,咱们中国也有一家这样出身的车厂,如今已经71岁!它就是……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顺应时代,科技领先

71年前,东风柳汽的前身──柳州农业机械厂诞生,对应上世纪五零年代那时共和国创建未久正需充实全国仓廪的时代背景,制造农业机械设备以助力农业发展。而至1969年,这家工厂研制出第一台“柳江”牌货车;1979年,更名为柳州汽车制造厂,并开发出中国第一款中型柴油货车;千禧年之际,更名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并推出首款自主品牌MPV东风风行菱智。

东风柳汽虽然不像兰博基尼那样从制造农机转型造超跑,但在其漫长的发展岁月里,其实都紧跟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制造最适合那个时代的产品。可以说共和国的成长,东风柳汽功不可没!

对于如此重要的车企,央视财经《硬核智造厂》也于日前报导了东风柳汽71年的造车脉络与蜕变过程,央视主持人陈伟鸿、陈蓓蓓与东风柳汽刘小平书记、展新副总经理一道,深入介绍了这家老牌央企的内涵与实力。

节目中展现了许多东风柳汽的最新科技与研发成果,例如由副总经理展新驾驶,带领央视主持人体验的乘龙翼威5纯电重卡,其具备“一键爬坡+恒速下坡”功能,并且有强劲的动力与可靠的制动性能。感觉如今的重卡越来越好开、越来越安全,充分考虑到重卡司机的工作场景,让司机开起来更轻松、路途成本更降低,安全保障也更高了!

乘用车方面,节目中还进行了东风风行星海V9的智能化测试:AEBS功能,其可识别横穿马路的行人并主动刹车,展现星海V9的智能安全与可靠操控性能。

而在此前的2024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中,星海V9也夺得最佳领航辅助奖和豪华智电MPV综合冠军,科技实力早有证明。

新能源与智能化方面,东风柳汽知道商用车智能化的核心价值在于降本增效,而封闭/半封闭场景(厂区、港口)正是最佳落地场景。

为此,东风柳汽将自研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电动物流车放在厂区运行,目前累计行驶已超2.5万公里、执行任务7000余次零事故,验证了智能商用车在封闭场景的运营可靠性。另外,乘龙领航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也在北海铁山港实现国内首次无人与传统集卡混跑,打破了无人集卡只能在封闭专属车道运行的限制,真正实现了与现有物流体系的融合,为国家“5G+智能驾驶”战略在商用车领域的落地树立了标杆。

蜕变,凭什么?

从传统的农机到最新的安全科技,东风柳汽如何不断进步,跟上时代发展甚至引领潮流?《硬核智造厂》接着走进东风柳汽的核心重镇,一探其中奥秘……

在研发方面,东风柳汽深知商用车最重要的就是可靠性,因此构建了“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发布”全流程闭环体系。以乘龙翼威5纯电重卡为例,整车设计时用户需求调研覆盖50余场景、收集1500多条反馈,最终实现车辆的轻量化、防水性、脱困性能三大亮点。这种以用户痛点为导向,以用户运营场景为核心的正向开发,既有助快速打开市场,更推动行业从技术参数竞赛转向用户价值竞赛,实现研发关键跃迁。

此外,东风柳汽以商乘并举战略为引擎,通过技术互通、资源共享构建竞争壁垒。例如在轻量化方面,首创“前钢后铝”车身架构、一体式铸造管梁,使得整车实现减重超500kg。

乘用车方面,则是透过大型一体热成型、2GPa超薄侧围外板技术进化,使得整车较同级轻约128kg。

东风柳汽比你想象的还厉害,对吗?但实际上在此之前,东风柳汽甚至遭遇过制造车架所需的千吨级重型压力机,核心技术被德国公司卡脖子的困境。

还好,当时由吴柳宁带队,耗时一年时间,终于攻克5000吨重型压力机平行计算机控制系统难题,并经上万次仿真模拟与现场测试,最终打破技术垄断,成功造出乘龙卡车的“脊梁”。而这新系统不仅节约技改费用600多万元,还将滑块平行度提升至±2毫米,升级车架加工质量,为商用车“关键制造环节自主化”提供良好范例。

另外,最早的东风柳汽如果要测试、校验新车,往往得人和车跑海南、襄阳去做。后来终于克服困难,建成了一座世界级标准的试验场,在此可模拟60万公里真实路况,搭配全国“三高”测试基地,确保车辆在-30℃高寒、40℃高温、4500米高原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

自建试验场不仅升级了企业研发能力,更填补了南方地区商用车全场景测试能力的不足之处,为行业技术自立提供了更好的支撑。

扬帆出海与社会关怀

除了不断提升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之外,《硬核智造厂》也报导了东风柳汽全球化布局的脚步――透过推出“乘风双擎计划”。以成熟市场整车销售为主体,大力推动KD项目建设及中资项目协同出海,预计至2030年将累计投入200亿元,在亚非共建9大海外智能制造基地,组建千人本地化团队,通过中国技术+本地伙伴的“双链融合”模式,打造从研发、制造、销售到能源补给的完整生态。

销量方面,目标是2030年实现海外年销30万辆,这其中包括以“乘龙”主攻低碳物流、工程运输;“风行”主打家庭出行、共享出行。

身为央企,除了自我成长,助力用户致富之外,更重要的是身上担负的社会责任。东风柳汽将社会责任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了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例如“望子乘龙”公益计划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全额资助23位卡友子女入读双一流大学,为1488名升学卡友子女提供奖学金。

这一举措精准切入了卡友群体“子女教育焦虑”的痛点,用教育帮扶为卡友家庭插上梦想翅膀。

还有,东风柳汽为帮扶广西贫困县马山县、融水县,透过发挥商用车优势,来助力当地产业运输,打通特色农产品物流链路,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环保方面,东风柳汽利用商用车生产基地屋顶的光伏板年发电量超5000万度,将生产耗电量的65%都转为绿电,而污水处理后更是用于绿化灌溉,将“双碳”责任转化为企业运营成本优势,形成“责任-成本-效益”的正向循环。

东风柳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通过创新举措和资源整合,不仅为用户和社会创造了价值,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透过《硬核智造厂》走进东风柳汽,我们确实看到了不一样的它,有历史积累、有突破创新、有先进科技、有人文关怀……。个人甚至认为,东风柳汽撑起了中国汽车文化的一片天,值得尔等关注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