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直播谈预制菜,西贝被质疑贵且不透明,老乡鸡靠公开赢好评

发布时间:2025-09-14 13:27  浏览量:1

预制菜这个事儿最近真是热得能煮一锅西贝“古法馒头”了,不夸张。你说餐饮界大佬罗永浩一出手,地方连锁巨头西贝莜面村也跟着炸锅,网友们仿佛一夜之间都成了美食侦探。直播间那句“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场面像极了007探案,只不过这次主角换成了老罗,手里的证据是海鲈鱼,牛肉酱,还有那条能放24个月的羊排。翻了又翻,这锅到底是谁家预制的,谁又偷着往里加了水分保持剂,咱就慢慢说。

其实这场风暴最初就是一句吐槽:“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 一石激起千层浪,你说,大众都想吃个新鲜,结果端上桌的像冷冻很久,舆论一下子就膨胀了。罗永浩也实话实说——自己家直播间卖的预制菜,明码标价,张贴说明,谁买谁心里有数。他说句掏心窝子的:用预制菜没毛病,问题就在于你不能明明用了还想掩盖,那可就变味儿了。要是大家都像老乡鸡那么做,挂牌子公示加工等级,直接摊给顾客,这场风暴还用折腾到全国网友熬夜刷微博吗?

紧跟着,西贝这事就变得更乱了。宣传“没有预制菜,是100%撒谎”,罗永浩直接点破了痛点。他拿出官图和网友探店的图片,话都没绕弯——冷冻羊排保质期两年,海鲈鱼加料十八个月,牛肉酱、鸡肉、猪排烩酸菜能放九个月,这谁家厨房敢说不是预制菜?搁咱们普通人,保质期这么长的肉,想想都吓一跳。有段子手立刻跟上:“西贝预制菜的年龄可能比儿童餐的顾客还大呢!”这梗足够香辣,有意思,网友们一边吐槽西贝,一边为老罗的直播点赞。

可是,菜难吃是一回事,菜贵起来又是另一回事。罗永浩点名:西贝贵得离谱,一个古法馒头二十一块钱,十五个菜下肚,还是吃不饱,菜量直逼“小鸟胃”。你不如说这是在教人怎么少吃。要说卖得贵不算错,谁都有定价权,但你高价低配,预制菜当鲜菜卖,这口锅甩不掉,网友骂你都算温柔了。有些人本来对西贝评价不错,经过这么一折腾,心里立刻就起了疙瘩。

其实咱们挨个扒拉,这预制菜是不是恶魔,先别急着盖棺定论。罗永浩自己也坦白:“预制菜合法,关键是透明,不能拿着‘现做’幌子,转身卖‘复热’的老食材。”他举了乡村基、蒸功夫、吉野家这些品牌,说人家用预制菜没问题,价格便宜,服务定位对路,“一分钱一分货”在这儿没乱套。你要说老乡鸡,做得更漂亮。分工标注清楚,红黄绿三色标签,想吃快餐的人来就知道,什么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一眼明了。谁要在老乡鸡店里吃到复热预制的菜,肯定也不会大喊被骗——因为人家自己先说了。

但你再看西贝这边,冷冻区视频一出来,网友炸成爆米花。儿童餐原料堆成山,有的“肉龄”已经弯道超车正牌儿童。厨房开放欢迎参观,就怕你一进去发现全是半成品、真空包装。挺多人原本奔着西贝的儿童餐去,后来才懂了,这吃得可能不是青春味道,是年代感。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则气势汹汹地放话“三一定”:一定会起诉罗永浩,受伤害很大,一定要维权。现场修辞堪比法庭,网友乐了:“怕不是要凭这口气上热搜?”可罗永浩也不慌,反手评论:“好,来吧。”意思很清楚,“如果不是预制菜,我服你,能把现做菜做得这么像加热的,那是高科技。”你说这两个人像不像打牌,谁都不肯先认输。

不过事实真相在那摆着,谁都绕不过去。罗永浩直播背景板明确表态,“不反对预制菜”,也是借机推动行业透明。他发起网友悬赏十万元征集“法律可采信证据”,希望吃瓜群众、半路探店的神秘侦探们能提供有用线索。一时之间,社交平台的讨论量狂飙,西贝相关条目在好几个热搜榜上霸屏。罗永浩微博连发二十几条,全是围绕西贝打转,旁观者越来越多,大家火力全开,一边爆料一边输出段子。

直播当天,罗永浩开场就说:“你们没发现西贝公关团队特别不专业吗?和我们临时技术支持一样业余。”小半自嘲,小半调侃,画风一转,网友感叹:“这直播像热搜上的脱口秀。”在线人数分分钟破十万,弹幕刷得飞快,老罗自己吐槽:“我习惯一半人支持我,一半人骂我,现在都没人骂我了,不太适应。”

这场风波里,预制菜“合法却不透明”成为最大矛盾点。罗永浩话讲透了,“我直播间卖预制菜,我告诉你是预制的。”同样是卖菜,老乡鸡自2024年起主动分级公示,客服也大方回应:“感谢关注。”你说,大家都想做透明生意,都想维护顾客知情权,为啥西贝这波就栽了跟头?还不是因为它明里暗里搞遮掩,高价兜售,低质体验,谁不生气?

有意思的是,这一轮争论,不光是商家和名人的对峙,更像是消费观念的博弈场。快餐时代,本地餐企拼的是效率,加工提速就得用预制技术。你要说预制菜完全不能吃,那就把大半连锁都拉下马了。可消费者为啥不满?吃快餐可以忍受半预制,吃高级餐厅就想尝尝刚做的新鲜。西贝标榜细粮手工,结果端上来的都是提前加工的冷冻货,顾客心里能没落差吗?如果你花一两百块吃的是加热菜,体验堪比办公室便当,那品牌信任分数必然大滑坡。

行业标准又是个坑,大众不清楚,餐饮巨头也各玩各的套路。国家相关部门还没明确预制菜标准出台,西贝敢说“百分之百没预制菜”,这不等于下了“打赌”?保质期十八个月的鱼、两年的羊排,怎么看都不像现杀现烹。消费者想吃新鲜,按菜单点,结果吃的是库存货,谁还敢掏钱?

罗永浩还美言了一句,说老乡鸡是“行业表率”,把每道菜加了标签,现做、预制,写得明明白白。客服甚至说,红色复热预制菜其实也就两道。各地门店千家,一年服务六亿客人,这透明度已经算得上“良心制造”。同样的快餐,消费者可能不在乎是不是预制的,关键是愿意为信息公开和诚实买单。

眼下公众最关心的就是,谁能把最实在的食材和流程公示出来?谁敢把所有添加剂、保质期、制作方式都让顾客一目了然?老罗说得好:“透明化很重要,你吃什么,心里千万不能被骗。”他甚至发奖金征集证据,翻台做现场新闻调查,把餐饮业的秘密全端到明面上。谁家能做到就赢口碑,谁要继续遮掩迟早踩坑。

至于网友怎么看?大多数支持罗永浩,超过九成好评,直播成了大型助攻现场。老罗自己都感慨,“今天没人骂我,受宠若惊。”反观西贝,舆论压力山大,回应每一句都被细细拆解,公关部门明显跟不上节奏。“透明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卖高端菜、定位旗舰体验,那遮遮掩掩反而更容易被抓包。

这一仗,其实打得挺明朗的:不是打预制菜本身,是打虚假宣传和价格偏差。顾客买啥不重要,最忌讳买了假东西,还花冤枉钱。品牌要做大做强,还是要有点底线,有什么说什么,能不能把价格配上价值,不欺不骗,坦荡做生意。行业里又来了老乡鸡这样的“透明派”,自证清白,赢的就是信任和回头客。这一回,西贝要是真能痛定思痛,改个公示,可能还来得及。

说白了,吃的不是菜,是安全感,是诚意。预制与否虽不分优劣,但遮遮掩掩就吃不下去。你说,咱们以后是愿意花大头买现做,还是愿意明明白白吃预制,却省点钱?欢迎各位各抒己见,留言区开锅吧——你是“透明派”还是“管他呢,吃得饱就行”?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