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不会屈服,李在明对特朗普摊牌:答应条件,回去就得被弹劾!
发布时间:2025-09-19 14:09 浏览量:1
美韩贸易谈判陷入僵局,面对特朗普咄咄逼人的无理要求,韩国总统李在明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在接受美国《时代》杂志专访时,他毫不避讳地坦言:如果妥协,“很可能遭到弹劾”。这位一度被贴上“亲美”标签的总统,为何突然转向正面硬刚?背后原因既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说到底,特朗普这一次,是真的触到了韩国的底线。
自今年7月8日美韩贸易协定谈判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以来,双方始终僵持不下。七月初,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声明,坦言“虽经密集磋商,仍未在所有议题达成共识”——话虽委婉,但谁都看得出,谈判已陷入死局。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特朗普那边开出的条件越来越苛刻:他要求韩国必须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这还不算完,汽车关税直接从零涨到15%,还得承诺4年内买1000亿美元的美国天然气。韩国人一算账,这哪是谈判?分明是明抢啊!
最离谱的一幕发生在8月25日,李在明好不容易飞到华盛顿,想着坐下来好好谈谈,结果特朗普当着一堆记者的面,张口就要韩国把驻韩美军基地的地皮“送给”美国。他说得轻松:“我们希望取消租赁协议,直接拿到土地所有权。”
这话一出口,在场的韩方官员全懵了。按照1966年的《驻韩美军地位协定》,韩国不仅免费给美军用地,还掏了九成建设费。就说美军海外最大的汉弗莱斯营,108亿美元的建设费,韩国掏了90%以上。现在特朗普不仅要继续免费用,还想直接占有,这不是欺人太甚吗?
更令人不齿的是,为了逼韩国就范,美国人居然玩起了下三滥手段。借口“签证不合规”,一口气抓了300多个韩企员工。这些人本来是应邀去美国搞投资项目的技术骨干,好端端的就被扣了。消息传回国内,韩国民众彻底炸锅了,首尔、釜山多地爆发抗议浪潮。
李在明这时候是真的被逼急了,在9月18日发布的《时代》杂志专访中,当被问及美韩关税谈判时,他毫不掩饰地表示:“如果我按美国提出的条件达成协议,很可能被弹劾。”
这话听着像玩笑,其实是大实话。李在明去年大选只赢了0.73%,根基本来就不稳。前任总统尹锡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为在对日关系上让步太多,特别是在独岛和历史问题上的软弱表现,支持率一路下滑,最后败选下台。
韩国人对主权这事特别敏感,谁要是敢把军事基地的地皮“送”给美国人,别说在野党会疯狂攻击你,就连自己党内都会炸窝。共同民主党里那些强硬派早就看李在明有些表态不顺眼了,这要是真答应了特朗普,估计当天晚上就有人提弹劾案。
李在明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的应对也挺机灵。在专访里,他甚至开玩笑回击特朗普的土地要求:“美国已经免费用这些基地了,要是真把所有权给你们,你们还得交房产税呢——我们可没义务给你们免税。”这一句话,既化解了舆论压力,又狠狠打了特朗普的脸。
与此同时,李在明也在悄悄调整外交策略。9月初,韩国突然宣布对中国游客免签,这明显是在向北京示好。几天后,首尔明洞发生了反华集会,李在明立马严厉谴责,说这种行为“已经不是言论自由,就是闹事”。
这些动作背后的意思很明显:韩国不会完全听美国的话,也不会和中国彻底翻脸。李在明想在大国夹缝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既不能得罪美国老大哥,也不能把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推得太远。
当然,现实依然残酷。韩国在军事上离不开美国,经济上半导体、汽车这些支柱产业也深度绑定美国市场。他现在敢硬气几句,更多是做给国内人看的,本质上还是在和特朗普讨价还价。
但无论如何,他的这次发声既向特朗普表明了态度——韩国不是你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的,也向让国内民众看到自家总统有扛压的底气。
“美国优先”之下,盟友亦可明码标价。李在明暂时顶住了压力,但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