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科技张铮:出海策略中,「主营业务是否可复制」是关键因素
发布时间:2025-09-19 14:18 浏览量:1
“万兴科技是一家做数字创意软件的公司,当AI跟我们的软件相结合时,一个巨大的市场正在诞生”。
9月16日至17日,以“智·向远大”为主题的2025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于深圳举行。AIGC创意软件A股上市公司万兴科技副总裁张铮,于16日下午“腾讯云国际出海峰会”中进行出海实践主题分享。
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创意软件出海企业,万兴科技2003年成立之初便积极布局海外,目前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设立包括东京、温哥华等运营中心,并通过品牌化策略打造了万兴喵影、万兴播爆、万兴脑图(原亿图脑图MindMaster)、万兴图示(原亿图图示)、Wondershare SelfyzAI等明星产品。
万兴科技(300624.SZ)2018年在A股创业板上市,被外界视为“中国版Adobe”。截至9月18日收盘,万兴科技报收72.66元,对应总市值140.48亿元,股价较今年最低点累计上涨超50%。
在AI领域,万兴科技近几年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AI刚兴起时,公司第一时间将原有产品矩阵全部接入AI,完成AI化升级改造;第二阶段,推出国内首个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万兴天幕”,今年已升级至万兴天幕2.0,推动AI视频迈入普惠和真实可控的新阶段;今年,公司推出旗下首个AI Agent产品“万兴超媒Agent”,可实现一句话生成一个完整视频。
“所以对于AI,我们觉得业务上面更多是机会,而不是挑战”。张铮坦言。
出海峰会论坛结束后,张铮与腾讯云副总裁许华彬与媒体进行了交流。以下为「明亮公司」对现场交流内容的精编:
张铮(来源:受访人提供)
Q:如果给一家企业全球化中的本地化打分,满分10分,万兴科技给自己打几分?
张铮:有句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给自己打多少分这个问题,我们真不好回答,只能说我们永远在路上,永远往10分去走。
实际上,与国际一流的世界五百强大型企业相比,我们和好多同伴包括腾讯一样,还都在路上,永远在追求更好。
Q:全球化中的投入产出比如何计算?你们是否有探索到一些提高效率的方法?
张铮:关于投入产出比的计算与衡量,牵涉到企业国际化或者出海战略的策略取舍。
我们认为,一开始判断哪个国家该不该投人、投钱、投产品的时候,最先考虑的不是投入产出比,而是基于业务形态,考虑主营业务能不能复制,这个很重要。
像腾讯跟万兴科技这种搞IT、搞数字的,被认为是这个世界上的好生意,边际成本比较少,方便复制,不像生产一瓶水,都有边际成本。所以,一定要考虑可以复制的地方。
我举个例子,东南亚有很多出海企业发展很好,如火如荼,但是万兴科技早期并没有大力去做。为什么?因为东南亚以前还不太具备软件付费习惯,用户不太愿意直接为软件付钱,他们更愿意看广告,也更能接受软件里面推很多广告。
这个就不太符合万兴科技的产品路线,我们会将软件做得更精品,但不愿意在里面塞广告影响用户体验,这刻在公司文化的基因当中。当这种公司文化和当地市场习惯有冲突时,我们的本地化推广就会有一定难度。
从这个案例再延伸至我们的全球化策略,投入产出比并非首要因素,我们的产品、服务能否在一个市场快速复制是关键。我们会先做能够快速复制、能最快见效的市场,再逐步进入其他市场。
比如,我们最开始进入了北美、欧洲等市场,因为当地市场很成熟,用户付费意愿较高,对我们的产品的接受度也较高。具备一定全球化基础后,今年我们也开始持续加大对东南亚、非洲等区域市场的关注和投入,通过本地化运营,推动产品契合本地用户和需求,来服务全球不同区域的用户。
Q:万兴科技如何看待AI技术驱动带来的下一波全球化机遇?
张铮:历史上IT发展中的每一次重大技术更新,都是给后来者弯道超车的很重要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很多中国IT企业面前。
对于万兴科技这样的公司来说,我是这么看的——我们是一家数字创意软件公司,致力于帮助用户创作视频、图片、音乐、文档等,当AI跟我们的软件结合时,一个巨大的市场正在诞生。简单来说有三点。
第一,它重塑了我们的整个生产流程。以前编视频很麻烦,要拍、要导,电脑配置差一点的还不行。现在只要输入一句话,AI即可自动生成完整的视频作品,这是范式重塑。
第二模态融合。不久前,大约去年、前年时,AI还是以生成文本、图片为主,到了今年,直接冲到视频领域,再往下走会不会往3D或者整个世界的生成走呢?有可能。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创意平权。未来我们每个人都不需要非常高深的编辑技术,普通人就可以做以前专业设计师才能做的事情。
Q:这波新浪潮中,中国企业的优势有哪些?
张铮:AI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将非常之大,这也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
同时,中国企业在AI领域的另一个优势是,由于大家基本都是后来者,身上没包袱,勇于尝试。All in全情投入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的优势和机会。
Q:其中又有哪些挑战?
张铮:挑战也是有的,比如最明显的合规问题。另外,还有产品本地化、国际用人本地化等一系列挑战。
合规方面我们有腾讯云的支持,不用太担心。产品本地化部分,万兴科技的经验主要是通过全球有7个地区的运营中心来洞察本地需求。运营本地化方面,我们也有一些实践和心得,每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工作习惯都不一样,需要因地制宜。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时面临的一个管理和文化方面的问题。
Q: 当前工具类、创意类产品出海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张铮:就我们公司的实践来说,有两个维度。
第一是基于对本地用户需求洞察建立起来的产品力,这种能力非常重要。工具类产品竞争很激烈,万兴科技的用户是准专业用户和普通用户,这部分用户体量大,需求大,但竞争也大。如何抓住这一波用户的使用习惯跟付费习惯,就需要依靠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把握。
第二个是技术。我们属于应用层,要与腾讯云这种基建结合起来,加上我们在音视频媒体编辑上沉淀下来的20多年经验,才能产生火花。尤其音视频跟普通的工具类产品还不一样,它需要编解码各方面的技术,有一定的门槛和难度。
Q:此前万兴的营收约九成来自海外,目前是否有开拓国内市场的计划?
张铮:2003年时我们出海是必然的选择。当时我们创始人首先尝试的是国内,但那个年代我们国民面对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付费意愿并不高,所以我们才转战海外。
但这几年,我们已经开始往国内发力了。当然我们在传统的美洲、欧洲跟日本市场,还是会保持关注跟资源投入。但是近几年崛起最快的三个地区分别是拉美、韩国跟中国。
AIGC没有兴起之前,中国市场崛起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国内的AIGC的应用浪潮迭起,非常受欢迎。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难跨的门槛——商业化,即面向个人消费者,在AIGC这个领域,我们用什么方式实现对消费者个人的商业化变现,这一块腾讯非常有经验,万兴科技未来也一定会加码国内这部分。
AI与软件结合正在为万兴科技这样的数字创意软件公司开创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机遇,尤其是在创意平权、生产流程重塑和模态融合方面。中国企业在此浪潮中凭借勇于创新的“激进”精神和深厚的技术积淀占据先发优势,然而,要真正实现全球化跃升,仍需智慧应对合规的复杂性及本地化运营的精细挑战。
作者:苏打
出品:明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