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同一民族、同一语言,为何阿拉伯世界的22个国家无法统一?

发布时间:2025-09-19 16:34  浏览量:1

9月的多哈凌晨还带着凉意,市区边缘的外交公寓突然响起刺耳的防空警报,紧接着是震得窗户发颤的爆炸声。

以色列战机越境而来,“精准打击”正在这里和卡塔尔谈判的哈马斯代表,6条人命当场没了,其中还有两名卡塔尔安全人员。

消息传到阿拉伯各国,民众上街抗议,领导人纷纷发声谴责,可等到6天后近60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聚在多哈开紧急峰会,最后也只拿出了一份谴责声明。

说起来,这22个阿拉伯国家同根同源,都说阿拉伯语,大多信伊斯兰教,人口加起来4.2亿,怎么面对共同的敌人,连一次像样的联合行动都搞不起来?

要搞懂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得往回翻1300多年。

当年阿拉伯帝国能从阿拉伯半岛冲出去,横跨亚欧非,看着是靠伊斯兰教凝聚人心,其实骨子里还是部落联盟那套。

各个部落跟着穆罕默德打仗,不是真的全信教义,更多是因为打胜仗能分好处,打不过就臣服,这是老传统了。

穆罕默德一去世,麻烦就来了,到底该谁接班?支持他堂弟兼女婿阿里的,成了什叶派;支持其他哈里发的,成了逊尼派。

这还不算完,公元680年卡尔巴拉那场仗,把矛盾彻底钉死了。

逊尼派军队杀了阿里的儿子侯赛因,什叶派把侯赛因当成殉道者,每年过阿舒拉节都要哭着纪念,这种仇恨一代代传下来,到现在都没断。

现在也门的内战,就是这事儿的翻版。

胡塞武装是什叶派分支,背后有伊朗支持;沙特牵头的联军是逊尼派,非要把胡塞打下去。

2025年8月,以色列炸了萨那,胡塞立马说要“血债血偿”,对着以色列发射导弹,可沙特这边却没怎么呼应。

不是不恨以色列,是更怕胡塞借着反以壮大,最后反过来对付自己。

部落那套规矩也没消失,阿联酋到现在还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每个酋长国的酋长说了算,中央政府管不了太多。

沙特的重要职位,不是王室成员就是大部落首领,普通老百姓想往上走,难。

这种以部落、家族为核心的圈子,让各国很难真心实意合作,你帮了别的部落,自己部落的利益就可能受影响,谁愿意干这种事?

就连那些所谓的“圣训”,很多也是部落用来控制人的工具,这些把阿拉伯社会绑在老路上,想往前走一步都难。

毕竟老规矩是“先知定的”,谁改谁就是“异端”,这种思想上的枷锁,比什么都重。

千年前的文明基因让阿拉伯世界带着分裂的底色,可真正把这种分裂钉死在现代的,还有殖民时代留下的烂摊子,彻底改变了阿拉伯国家的格局。

1916年那纸《赛克斯-皮科协定》,把阿拉伯世界坑得够呛。

当时英法打赢了仗,坐在办公室里拿尺子在地图上划边界,根本不管下面的人怎么生活。

赛克斯-皮科协定地图

库尔德人本来是一个族群,硬生生被拆到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四个国家,现在每个国家的库尔德人都想独立,天天闹矛盾。

逊尼派和什叶派的聚居区也被硬凑在一块,伊拉克后来的教派冲突,根子就从这来。

一百多年过去,这些被划出来的国家,慢慢有了自己的“小算盘”。

库尔德人分布

埃及不怎么提自己是“阿拉伯国家”了,反而天天讲法老文明,开罗博物馆里,金字塔模型、木乃伊展览占了大半,学校课本里先讲图坦卡蒙,再讲阿拉伯帝国,就是想让老百姓觉得“我们首先是埃及人”。

摩洛哥更直接,把柏柏尔语定为官方语言,街上的招牌、电视节目都有柏柏尔语,摆明了要突出自己的本土文化,和阿拉伯半岛拉开距离。

经济上的差距更让统一成了空话,2025年的数据一出来,明眼人都能看明白:阿联酋去年人均GDP快4万美元,靠的是金融、旅游这些非石油产业。

沙特虽然有钱,但石油占GDP40%左右,日子随着国际波动而变化,没那么稳;可埃及呢,人均GDP还不到4000美元,失业率快25%,老百姓连工作都难找。

你让阿联酋跟埃及谈统一经济政策,阿联酋想搞高科技,埃及想先解决吃饭问题,根本聊不到一块去。

政治上的分歧也摆上台面,2025年5月阿盟峰会,本来是要商量巴勒斯坦问题,结果沙特、阿联酋这些海合会国家的首脑都没去,就派了个外长应付。

伊拉克提议成立“阿拉伯高级别委员会”,协调各国行动,可开会的时候,埃及说要先停火,沙特说要先制裁以色列,卡塔尔说要找伊朗合作,吵来吵去,最后什么都没定下来。

说到底,每个国家都想保自己的主权,不愿意把权力交出去,怎么可能统一?

内部的认同鸿沟和经济差距已经够棘手了,可阿拉伯世界的命运,还总被外面的大国牵着走,全球棋局里的博弈,让他们想团结都难。

美国在中东掺和了几十年,一边跟沙特、阿联酋卖军火赚大钱,一边又无条件支持以色列。

2025年多哈袭击后,美国立马给以色列送了20亿美元的“铁穹”系统,却跟阿拉伯国家说“要克制”,这种双标谁看不出来?

沙特每年花几十亿买美国武器,想靠美国保安全,可真出事了,美国连句公道话都没有,时间长了,沙特也寒心了。

如今以色列越来越大胆,2025年9月,72小时内就对6个阿拉伯国家动手,炸了加沙的医院,还袭扰了黎巴嫩边境,甚至敢动卡塔尔的外交公寓。

阿拉伯国家虽然生气,可真要联合反击,又怕了。

9月15日,卡塔尔多哈,2025年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现场

埃及怕以色列报复,炸苏伊士运河;沙特怕伊朗借着反以壮大,抢自己的地位;卡塔尔虽然敢发声,可没多少军事实力,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现在又多了些新玩家,中国帮沙特和伊朗复交,2025年又跟埃及签了“新苏伊士运河经济带”的协议,想帮着搞经济。

俄罗斯在叙利亚驻了军,也想插一脚;土耳其更不用说,天天想当“中东老大”,跟埃及、沙特都有矛盾。

这些国家在中东,有的是真想帮忙,有的却是想捞好处,可不管怎么说,阿拉伯世界的局势因为各方的角逐更复杂了,本来内部就不团结,外面再一搅和,更难拧成一股绳。

多哈峰会那几天,阿拉伯社交媒体上全是“团结”的口号,老百姓举着“一个阿拉伯”的牌子上街。

可现实是,峰会结束后,没有一个国家派兵去加沙,也没有一个国家切断跟以色列的贸易。

不是阿拉伯人不想团结,是拦路的东西太多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教派仇、殖民者留下的烂摊子、现在大国在背后的算计,哪一个都不好解决。

其实阿拉伯世界不是没试过统一,几十年前哈希姆家族想搞君主制统一,被英法搅黄了;纳赛尔想搞共和制联合,最后也散了;现在连反以联盟都搞不起来。

说到底,统一不是靠喊口号,得有共同的利益、一致的认同,还得能顶住外面的压力。

现在的阿拉伯世界,就像一群兄弟,明明流着一样的血,却因为老辈的恩怨、各自的家底,还有外人的挑拨,天天各过各的。

要真能走到一起,还得先放下仇恨,少算点自己的小账,多想想整个阿拉伯人的未来。

可这条路,看着还很长很长。